导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县级政府治理转型是国家治理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政府治理转型是国家治理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纵向的政府层级来看,县级政府在政府层级中处于重要一级,对于边疆民族自治县县域内诸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县级政府既是国家宏观管理的代表,执行国家和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同时又是完整意义上的基层政府,需要根据县域实际灵活管理县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因此,县级政府处于承上启下,连接城乡,沟通条块,上下结合的关键位置,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结合中枢。县级政府集管理、服务、协调、引导和推动功能于一身,就县级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特点而言,由于其主要面对是乡村,所以其不仅管理范围大,而且服务对象多涉及内容广。县级政府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载体,也是一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构。县级政府治理能力是县级政府治理水平和质量的总体反映。边境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这一治理环境,对县级政府治理模式具有明显的特殊要求,边疆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不但要履行一般县级政府治理的职责,协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界定好、管理好、服务好市场和社会,更需大力引导和推动边疆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着力提高边疆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的治理能力,是顺利实现治理转型的关键,也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县域贫困问题,改变县域治理环境的关键。
…………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状态,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不断加剧,政府的福利功能开始下降,其干预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开始呈现,巨额的福利支出与自身机构膨胀使得政府支出不断扩大,形成财政赤字。政府的效率及合法性受到质疑,“社会自我保护运动“愈演愈烈,政府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政府再造"活动。理论界针对此幵始反思传统公共治理理论的弊端及缺陷,提出了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等理论,治理理论借鉴和吸收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加强与NGO、第三部门的合作。在政府改革、重塑与再造的背景下,以“治理”为核心的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且受到理论界青睐及热捧,自此以来,“治理”一词-开始成为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各个学科研究的焦点之一。回顾研究治理历程,治理一直以来多数用于与政府公务相关的法律问题的执行上。运用在政府治理起源于1989年,世界银行在1992年发表的“治理与发展”的年度报告中首先使用“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词。据统计,全球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治理概念不下200个。治理理论创始人之一的罗西堪将治理界定为"虽然没有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格里.斯托克(GeiryStoker)对当前治理概念作了梳理及综述,他指出,目前各国学者们对治理理论理主要提出了五种观点:一是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二是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三是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四是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五是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
………………
一、边礓民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理论阐述
(一) 政府治理的内涵
治理认为政府在发挥其作用时有其局限性。要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政府需要市场、公民和第三部门合作,动员和引导社会成员、公民积极参与。这就是说,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由传统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变更为平等合作的友好关系。治理理论指导下,将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更大程度的开放,和非政府部门及社会协同治理。在治理理论指导下,公民与政府应当是委托代理关系。从公民作为委托人的角度看,公民应当拥有并行使其监督权,通过设计科学的机制来监督和激励作为代理人的政府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减少政府不作为或乱作为等情况发生。从政府层面看,政府应当履行好被委托人的角色,进行内部改革,将传统的官僚科层制逐步改进为委托代理机制运行,使政府组织机构设置更科学,运行更有效率。政府治理是政府改革建设的过程。通过精简机构和提升效率等手段,去除传统意义上政府机构庞杂、效率低下的弊病,提升政府从管理理念到实践之上的革新。改革政府管理及运行机制,由传统的一元管理变更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市场机制在人类社会资源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称作“看不见的手”,一度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如自发、盲目、之后等原因,导致"市场失灵’’的问题。这时,政府就开始干预“市场失灵”的影响,发挥其‘‘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但也因为政府自身利益和局限性,例如官僚科层制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及行政手段调节滞后等原因,政府也会出现“政府失灵”的问题。为了克服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影响,寻求在日益复杂的形势中人类如何走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道路,治理应时而生。治理认为,政府、市场、NGO等第三部门及公民社会应相平等协作,共同应对。
…………
(二) 政府治理能力
政府治理理论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促使社会公共管理从传统的新公共管理转变,政府的官僚科层制也尽可能地向治理转变。当下,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们开始越来越注重或使用“政府治理能力”这一概念,逐渐不再使用“政府能力”等概念。例如,楼苏萍认为当前政府的新目标也应当注重并且改变为寻求和改善“政府治理能力”,王敬亮认为“政府治理能力是判断政府治理绩效的重要指标。面对目前国内外学者由于研究的方向及认知不同,对政府治理能力还没有一个统一且明确的界定及定义。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学界对治理理论、治理能力和政府治理能力的认知理解还停留在较为广泛及浅显的层面上。例如简单认为“政府治理能力的建设很重要”,"当前政府治理能力还无法回应治理时期政府应具备的能力要求”等等。本文试图从诸多对于政府治理理论的界定和发展中来界定政府治理理论。例如施雪华把政府治理能力定义为“政府综合治理能力’’,认为“处于特定的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政府,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管理社会事务,服务大众需要,平衡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所有潜在的或现实的能量或力量的有机整体。李瑞从治理视角分析,认为政府治理能力是政府依照法律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履行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管理公共事务,从而实现公众福利最大化的能量与力量;政府治理能力还意味着政府与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能力。楼苏萍分析了治理能力与政府能力的区别,从目标、资源、管理工具的角度认为治理能力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对政府能力的关注,但又特别强调政府在治理背景下新的能力要求。
……………
三、宁蒗彝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 23
(一)宁蒗彝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的缺陷.......... 23
(二)宁蒗彝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30
1.经济发展水平關约 ..........30
2.县政府:冶理指导思想偏差.......... 31
3.政府间利益博弈 ..........31
4.县域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 32
四、提升宁蒗彝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的路径.......... 34
(一)建设县政府的政府协调协调整合能力.......... 34
1.±音育政府雜核心理念.......... 34
2.建立县政府协调协调整合机制.......... 35
3.明确相..........41
3县政府和县政府部门的责任.......... 35
4.健全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培养管理机制.......... 36
二)建设宁蒗彝族自治县政府发展经济能力.......... 37
1.县政府县域发展经济规划能力 ..........37
2.培育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能力.......... 38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能力.......... 38
4.促进县域经济科学持续发展的能力.......... 40
(三)建设宁蒗彝族自治县政府社会服务..........41
四、提升宁痕彝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的路径
(一)建设县政府的政府协调协调整合能力
在治理理论指导下,县政府的治理是指县政府在对县域政府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目标,通过协调整合市场、社会的力量参与县域治理。对于宁范县来说,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发展滞后,以政府作为县域治理的主导是现实环境的客观要求。因此,县政府要切实发挥治理过程中主导作用,协调整合政府间纵向、横向关系,引导各治理主体参与其中,发挥各自作用,促进县域治理科学有效开展。其中,县政府的协调整合治理能力建设是主要因素。县政府要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承担自身责任,对县域进行科学治理最重要的就是确立指导自身治理的核心理念。从治理理念的核心理念来看,强调治理核心主体的多样性,例如政府、市场、社会都应当是治理过程中的主体;治理是一种双向的良性互动。
……………
结论
从宏观角度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大量的资源,在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中市场、政府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这两种“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自身缺陷,都导致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社会出于自身利益和弥补市场、政府失灵也主动被动参与其中。在三种力量博弈过程中开始产生了治理理论。治理理论提倡多元治理、协同治理等治理模式,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参与协同治理是值得借鉴的。边疆民族自治县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民族问题、边疆治理问题都要求要提升边疆民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在治理理论视域下,本文选取宏观视角,以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对边疆民族县的政府治理能力建设进行研究,从分析宁蒗县政府治理能力现状入手,分析了其治理能力的滞后并提出了建设宁蒗县政府治理能力的对策。虽然分析不够详尽,但本文希望能给边疆民族自治县政治治理提供一些参考,从宏观层面构建县政府领导治理县域的宏观架构,简单的从市场、政府和社会角度分析是有启迪意义的。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