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网”:俄罗斯主权互联网法研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4445 论文编号:sb2021050521270035396 日期:2021-05-18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笔者认为学习俄罗斯研发自主操作系统攻坚克难的精神,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核心技术可控。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全球第二,但对外有着较强的依存度,核心科技市场占有率低,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因此,我国需要优化科研环境,加大研发攻关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尽早解决核心科技受制于人的难题。

第一章 主权互联网法规出台背景

第一节 立法的国际背景
俄罗斯主权互联网法出台的直接原因,是俄罗斯在全球网络空间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霸权对俄罗斯实施打压。美国的互联网霸权体现在基础设施资源优势,威慑性的网络安全理念、战略、行动等方面,另外,美国还在诸多领域对俄罗斯发起制裁。俄罗斯认为自身有极大可能遭受美国的“断网”打击。
一、美国的互联网霸权威胁俄罗斯网络安全
当前全球所使用的国际互联网正是当年美苏争霸的产物。1957 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国防部为在信息通讯领域和苏联展开全面竞争,于20 世纪 60 年代末组建了高级计划署(ARPR),并资助了“高级研究计划网”的创建,即日后被称为现代互联网雏形的“阿帕网”(ARPRNET)。阿帕网是在冷战和核威胁的幽灵下,为满足美军的通信需要而设计的。在 1990 年退役之前,20 年来阿帕网一直是美军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阿帕网作为第一个实现TCP/IP 协议栈的网络,为当前因特网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随着美国政府的持续投入,美国计算机网络发展逐渐与欧洲拉开差距。在网络国际互连的过程中,又恰逢美国电信业市场化变革的大背景,于是互联网在拓扑过程中迅速演变出一个在地理上偏重于美国的国际互联网基础架构。首先,主根服务器和 12 个辅根域名服务器中的 9 个部署在美国(其余也都位于美国的盟国:3 个分别部署于英国、瑞典和日本)。1其次,域名系统解析不仅采用了美国的技术方案,同时其运行和管理也长期处于美方的管控之下,先后历经了技术社群、私营企业、美国政府、西方国家主导的社群以及美国的司法管辖等不同阶段。第三,美国及其盟友长期主导国际互联组织的话语权,在技术标准和数字贸易规则中至今仍处于优势地位。
......................

第二节 立法的国内背景
网络空间的国际形势是促使俄罗斯主权互联网法出台的直接原因,但其立法的国内背景也不容忽视,最突出的是俄罗斯的数字威权政治。自 1998 年起,俄罗斯就对国内互联网实行监控,并将其合法化,还进一步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本地化存储的要求;再者是俄罗斯遭受西方互联网霸权国家的威胁,对内也有维护信息安全的需要。
一、俄罗斯数字威权政治
俄罗斯数字应用在早期发展阶段相对自由,而且是免费的,但是到了 1998年,政府开始将苏联时代的监控技术 Sorm 用于数字领域。为了补充技术监视,俄罗斯政府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法律,不仅将批评政府定为刑事犯罪,还将对公民在线活动的监视合法化,并加强了国家对俄罗斯互联网 RuNet 的控制。
Sorm 最初是由苏联情报机构(KGB)开发的,用来监控电话通讯。后来,被扩展到互联网,用以监测电子邮件流量、网页浏览活动等。到 2015 年,更新版 Sorm-3 涵盖所有电信领域。根据俄罗斯法律要求,网络服务供应商(ISP)必须安装 Sorm 设备,如此一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可以访问线上平台的所有数据。Sorm 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复制互联网和电信网络上的所有数据流,将副本发送给政府。2
自 2012 年普京再次就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俄罗斯国家机构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权限,能够以公共安全、反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名义进入 Sorm 监控。俄交通部计划到 2020 年将 99%的互联网数据本地化,这将要求 ISP 在俄罗斯境内存储公民的个人数据。3可见俄罗斯的监视技术更多地依赖于压制性的法律制度,再加上对 ISP、电信供应商、私营公司的控制和威慑。
......................

第二章 主权互联网法规出台过程与核心内容

第一节 从网络主权倡导者到践行者
“网络主权”理念是俄罗斯主权互联网法的理论支撑,主权互联网法旨在通过立法保护俄罗斯的网络主权不受侵犯。俄罗斯也是最早在国际社会提倡网络主权的国家之一,并在 2014 年就有意通过实际举措维护国内互联网免遭“断网”威胁。
一、网络主权倡导者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新体现,它是国家主权的新要素、国家利益的新维度、国家安全的新领域。国家网络主权享有对本国网络主体、网络行为、网络设施、网络信息、网络治理等的对内最高管理权和对外的独立权。1网络主权问题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成为诸多问题树的树根,其它问题由此衍生。在这一问题上理清分歧、达成共识,才有国际合作的基础。
俄罗斯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领域坚定提倡和支持网络主权原则,并且多次在国际社会强调“网络主权”原则。俄罗斯以主权国家为中心原则,积极推动新的国际规则制定,还通过开展双边、多边合作,或发表联合声明的方式,与新兴互联网国家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的治理。
2011 年 9 月 12 日,俄罗斯曾与中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一同向联合国提交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此准则认为,各国不应将包括网络在内的信息通信技术用以实施敌对行径、侵略行为和制造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各国有责任和权利保护本国信息和网络空间及关键信息和网络基础设施免受威胁、干扰和攻击破坏;充分尊重在遵守各国法律前提下信息和网络空间的权利和自由,各国主权的完整性应得到保障;主张联合国在国际互联网治理中居主导地位,并建立一个多边、透明和民主的国际网络管理机制。
.......................

第二节 相关战略与法规
如前所述,主权互联网法规的出台并非横空出世,它是近年来俄罗斯关于互联网治理认知、理念和实践逐步累积的结果。它与俄罗斯之前发布的新版《信息安全学说》《数字经济规划》《数字经济国家项目》等战略规划的理念一脉相承,目标高度一致。
一、《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
2016 年 12 月 5 日,普京签署了第 646 号总统令,批准新版《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生效。《学说》旨在加强俄罗斯防御网络攻击的能力。它指出了俄罗斯面临的主要信息威胁和信息安全现状,并指出了信息安全领域的国家利益的内涵,同时也阐述了信息安全的战略目标和优先发展方向。俄罗斯试图通过新的战略构建网络主权、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的国家战略发展体系。为此,俄罗斯于2017 年推出了多项从技术层面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法规,如《关键数据基础设施法》《VPN 法》《即时通讯服务法》等。
二、《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规划》
总统普京在 2016 年度国情咨文中提出的关于“启动制定发展新一代技术经济发展规划”的建议。2017 年 7 月 28 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正式批准了第 1632号文件,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制定由通讯部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分析中心负责牵头,协同工贸部、财政部、外交部、科教部、开放政府专家委员会、世界银行代表,以及国际专家等共同组成工作组。《规划》指出信息通讯系统的复杂化、虚拟化、脆弱性、多样化,使俄罗斯数字经济面临日趋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本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外部技术风险凸显,且信息技术竞争力落后于发达国家,高端信息技术的研发水平和人才资源有限。
基于此,《规划》首次提出要通过立法手段提升网络关键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水平,进而彻底消除被西方断网的威胁,体现了俄罗斯对应对外来网络威胁,特别是断网威胁的高度重视。此外,还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保护、数字经济利益保障、科技出口、流量管理等确立为俄罗斯信息安全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
.....................

第三章 主权互联网法规实施——“断网”演习.......................25
第一节 前期准备.............................25
一、“断网”的涵义..................................25
二、相关政策储备与推进....................................25
第四章 主权互联网法规的反响与评价.................................32
第一节 国内外反响............................32
一、国内民意...............................32
二、官方宣传.........................32

第四章 主权互联网法规的反响与评价

第一节 国内外反响
俄罗斯是第一个通过立法实施互联网主权维护的国家,因此,从主权互联网法规颁布,到断网测试付诸实践,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一、国内民意
2018 年,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曾对 2000 名受者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 23%的受访者希望在俄罗斯境内有本地的互联网;有接近 60%的俄罗斯民众支持“建立金砖国家内部独立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提案。其中 49%的受访者认为,建设金砖国家独立的互联网将有助于提高俄罗斯的信息安全水平,类似网络对防止外国黑客的攻击有一定帮助。但也有 41%的俄罗斯人担心,这类举措会对访问全球网络资源带来障碍。此外,有 13%的受访者支持在几个友好国家境内建立互联网,除了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个邻国外,中国被认为是俄罗斯的重要伙伴之一。这些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主权互联网法规的推进。
但与此同时,对俄罗斯加强互联网管控影响人们言论自由的担忧和争议也从未停止。2019 年 3 月 10 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一读通过主权互联网法规后,莫斯科举行了大规模集会。当天有超过 15000 人参加了集会。参与者表示,法案的修改是为了方便俄罗斯政府加强审查,压制异见,政府可以利用它来控制和暂时中断抗议期间网络通讯,这将对言论自由和媒体的专业性构成严重威胁。还有反对派议员认为,这项法案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控制互联网,从而控制人民的自由思想。因此,尽管政府极力推进法案付诸实施,但是国内舆论反响并不乐观。
..........................

结语


当下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和挑战性或显或隐都在变得更加严峻,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可以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因而,充分分析参考俄罗斯的主权互联网法规,对我国维护网络主权、国家安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尽管俄罗斯的主权互联网法尚存在诸多缺陷,但其对网络主权的深刻认识、不断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积累的断网演习经验,以及维护国家主权与网络安全的意志与决心,值得学习借鉴。
第一,大国的网络安全博弈,不可忽视理念和话语权博弈的重要性。鉴于美俄的“信息安全”理念产生分歧,中国也需要避免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偏差,造成对核心概念的误读,从而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网络空间治理形势的误判。中国是网络大国,有必要通过互联网治理的国际会议和组织等平台,对外诠释中国的“网络主权”和“信息安全”等理念。
第二,美国在网络空间中同样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加之中美贸易摩擦的刺激。那么,随着互联网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率不断增加,美国通过网络战的形式对中国经济实施打击不无可能,我国应借鉴俄罗斯网络主权方面的理论和政策资源,研究我国应对美国网络攻击的举措,避免陷入被动境地。
第三,中俄同为金砖国家,针对俄罗斯关于“建立金砖国家内部独立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提议,学界应进行充分分析,评估这一提议之于中国的可行性,倘若这一提议付诸实践,研判中国在金砖国家内部独立互联网建设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从而及早做出决断,抢占先发优势。
第四,俄罗斯通过数字技术出口和信息理念输出,加强邻近其他国家对俄的依赖。我方应对这种趋势提高警惕,由于这些国家部分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俄罗斯的科技出口将会转化为其在政治领域的优势,或将对我国周边关系的稳定性产生冲击。因而,我国在信息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应注重信息理念和数字技术上的输出与宣传,加强区域合作。
第五,相较于俄罗斯主权互联网法对互联网内容审查“一刀切”的方式,我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在互联网企业的内容审查政策与技术上推陈出新,确保在维护网络平台生态健康有序的同时,不影响互联网企业的良好发展,使数字经济的红利惠及更多民众。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