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949 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极具纪念意义的一年,70 年前,伴随着毛主席铿锵有力的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束了中国人民受压迫奴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揭开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章,也让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上了国际政治的舞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2019 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70 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一步步朝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进。与此同时,当今的中国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2]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系列“差”的存在,西方的涉华话语所带有自己阶级的或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色彩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形象构建带来了挑战,也为我国国内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949 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极具纪念意义的一年,70 年前,伴随着毛主席铿锵有力的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束了中国人民受压迫奴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揭开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章,也让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上了国际政治的舞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2019 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70 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一步步朝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进。与此同时,当今的中国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2]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系列“差”的存在,西方的涉华话语所带有自己阶级的或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色彩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形象构建带来了挑战,也为我国国内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现如今已经强起来的中国的对外话语表达仍处于“逆差”地位,更不论 70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回溯 70 年前的今天,整个世界体系正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之中,两极对立正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而善做“离岸平衡手”的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对于新中国的关注丝毫不逊于国际上的任何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电视在当时还处于发展初期,新闻记录片也许要经过数天时间才能进入美国的电影院”,[1]报纸成为了美国公民最直接的消息来源,美国的报业系统之发达完善程度在当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这当中,《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和《洛杉矶时报》(The Los Angeles Times)作为美国报业的巨头,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1.2 研究意义
现如今,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挡之势,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之时,西方对我国的关注与日俱增,再加上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也为我国国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我国做好对外宣传、争夺国际话语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发表的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对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进行研究,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七个主要领域之一,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的研究著作仅有 28 部,占著作总数的 5%。[1]由此可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言,继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国内形势紧密关联的学科,对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进行研究,亦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正如陈立思所言,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哪一个阶级的“专利”,而是人类阶级社会中一项普遍的实践活动。虽然其他国家并不一定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绝对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2]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外的交往也日益频繁,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也更加开放,我们也应当加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进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一步便是实事求是地了解,通过对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行研究,可以透过媒介镜像了解其向国民传输的意识形态性,也可为我国意识形态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
2 合法之论: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新政权的报道
3 主权之论: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边疆的报道.......................................... 29
..............................
1.2 研究意义
现如今,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挡之势,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之时,西方对我国的关注与日俱增,再加上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也为我国国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我国做好对外宣传、争夺国际话语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发表的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对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进行研究,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七个主要领域之一,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的研究著作仅有 28 部,占著作总数的 5%。[1]由此可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言,继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国内形势紧密关联的学科,对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进行研究,亦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正如陈立思所言,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哪一个阶级的“专利”,而是人类阶级社会中一项普遍的实践活动。虽然其他国家并不一定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绝对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2]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外的交往也日益频繁,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也更加开放,我们也应当加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进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一步便是实事求是地了解,通过对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行研究,可以透过媒介镜像了解其向国民传输的意识形态性,也可为我国意识形态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
2 合法之论: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新政权的报道
2.1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
关于中国新政权的报道内容新政权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围绕巩固和建设新政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方面,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思想多元并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必须抓好意识形态教育,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增强群众对共产党政权的认同,以凝聚共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也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巩固新生政权奠定思想基础,这亦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就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如果不尽快提高党的执政绩效,“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1]而作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之首的美国,通过其主流媒体对新生的共产党政权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在这当中也极其重视对于新政权是否合法的报道。从新政权建立之前的国共和平谈判、到新政权建立前后国内的各方面的情况,再到国际上关于新生政权的认可情况,都涉及在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中占首位的政权“合法性”。
关于中国新政权的报道内容新政权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围绕巩固和建设新政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方面,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思想多元并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必须抓好意识形态教育,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增强群众对共产党政权的认同,以凝聚共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也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巩固新生政权奠定思想基础,这亦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就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如果不尽快提高党的执政绩效,“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1]而作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之首的美国,通过其主流媒体对新生的共产党政权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在这当中也极其重视对于新政权是否合法的报道。从新政权建立之前的国共和平谈判、到新政权建立前后国内的各方面的情况,再到国际上关于新生政权的认可情况,都涉及在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中占首位的政权“合法性”。
2.1.1 对和平谈判的报道
和平谈判作为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次重大政治协商活动,对于接连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后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更事关即将建立的新政权走什么道路。对于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之首的美国来说,事关新生的中国是其“同盟”还是“对手”。在此之前,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政权的报道更多的是解放战争以及国共两党为争取政权所做的努力,而和平谈判作为新中国成立前最大的一个事件,美国主流媒体对此有诸多报道。
.............................
和平谈判作为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次重大政治协商活动,对于接连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后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更事关即将建立的新政权走什么道路。对于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之首的美国来说,事关新生的中国是其“同盟”还是“对手”。在此之前,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政权的报道更多的是解放战争以及国共两党为争取政权所做的努力,而和平谈判作为新中国成立前最大的一个事件,美国主流媒体对此有诸多报道。
.............................
2.2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
关于新政权的报道的意识形态性分析细读这些报道,在美国主流媒体向美国公民构建中国形象的过程中,既有现实成分,也渗透着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丑化了新政权的形象,唱衰新政权统治的前景;在新政权的承认问题上,美国主流媒体所呈现的镜像也与美国切身利益高度重合,自始至终都在试图否认新政权的合法性。
2.2.1 极力丑化中国形象,唱衰新政权的前景
关于新政权的报道的意识形态性分析细读这些报道,在美国主流媒体向美国公民构建中国形象的过程中,既有现实成分,也渗透着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丑化了新政权的形象,唱衰新政权统治的前景;在新政权的承认问题上,美国主流媒体所呈现的镜像也与美国切身利益高度重合,自始至终都在试图否认新政权的合法性。
2.2.1 极力丑化中国形象,唱衰新政权的前景
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有大量关于新政权的报道。从和平谈判开始,美国主流媒体就向公众大力宣扬“和平谈判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在和平谈判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压迫着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并非真心实意地谈判等拔高南京政府贬低北平政府的言论,忽视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谈判所做的努力,将中国共产党塑造成一个为自身利益主导和平谈判的霸凌者。
在和平谈判破裂之后,美国主流媒体宣传的内容更多地涉及新政权的各项国内情况:政治上专制、压迫人民、领导人素质不高、党内个人色彩严重;经济上极度困难、对名门望族和外国企业强取豪夺;文化上严格控制宣传、实施严格控制的教育从而控制民众的思想,剥夺其言论自由;社会方面民生凋敝、饥荒泛滥、治安不好、失业严重……在美国主流媒体的镜像中,新政权可谓是积贫积弱。在美国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中,中国共产党是置人民疾苦于不顾,剥削压迫人民的暴政集团。政治的落后、经济的凋敝、文化的专制、社会的衰败……美国主流媒体在其报道中亦多次明确宣传了新政权的前景,认为其好景不长,并不看好。

在和平谈判破裂之后,美国主流媒体宣传的内容更多地涉及新政权的各项国内情况:政治上专制、压迫人民、领导人素质不高、党内个人色彩严重;经济上极度困难、对名门望族和外国企业强取豪夺;文化上严格控制宣传、实施严格控制的教育从而控制民众的思想,剥夺其言论自由;社会方面民生凋敝、饥荒泛滥、治安不好、失业严重……在美国主流媒体的镜像中,新政权可谓是积贫积弱。在美国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中,中国共产党是置人民疾苦于不顾,剥削压迫人民的暴政集团。政治的落后、经济的凋敝、文化的专制、社会的衰败……美国主流媒体在其报道中亦多次明确宣传了新政权的前景,认为其好景不长,并不看好。

...........................
3.1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边疆的报道内容............................. 29
3.1.1 关于中国新疆的报道.......................................29
3.1.2 关于中国海南的报道.........................................31
4 和平之论: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新中国外交的报道...................................... 41
4.1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新中国外交的报道内容....................................... 41
4.1.1 对中苏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的报道..................................41
4.1.2 对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报道....................................43
5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评析............................. 52
5.1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特点...................................... 52
5.1.1 美国主流媒体使用“哈哈镜”,歪曲中共形象..........................................52
5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评析
5.1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性特点
在美国,虽说媒体有“第四权力”之称,但“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不存在绝对的毫无限制的‘新闻自由’。”[3]正如著名学者张巨岩在《权力的声音》一书中所提到的:“在对外关系中,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美国的媒体和和政治权力一般都保持着密切的‘情人’或‘共生’关系。”[4]1949 年前后,在美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中,因意识形态的影响,媒介镜像也并不是正常的“平面镜”,其涉华报道也呈现出各种镜面,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美国主流媒体使用“哈哈镜”,歪曲中共形象;美国主流媒体使用“放大镜”,鼓吹中国威胁;美国主流媒体使用“有色镜”,塑造中美形象反差。
5.1.1 美国主流媒体使用“哈哈镜”,歪曲中共形象
媒介镜像,就是把媒体比喻为镜子,但镜面不仅只有平面镜,一旦镜面凹凸不平其所反映的现象难免有折射、扭曲或变形。正如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指出的:“许多美国议员是通过美国媒体来看中国的,而美国媒体并不是很清楚的反映现实的平面镜,有时是一个哈哈镜,镜像是变了形的。”[1]哈哈镜是利用曲面镜引起的不规则光纤反射与聚焦,其所呈现的镜像是被歪曲变形了的,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就放佛是戴上了哈哈镜。
................................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美国虽无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其所重视的公民教育实则是一种政治性非常突出的政治教育。1949 年前后,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美国主流媒体成为了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回顾 70 年前的今天,整个世界处于两极对峙之中,两极对峙是两种制度的对峙,也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峙。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便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然与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美国背道而驰。通过研究发现,美国主流媒体作为美国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在涉及新中国的报道时,戴着“哈哈镜”“放大镜”和“有色镜”,试图将新中国塑造成不合法的、具有侵略性和威胁性的、反对和平的反面形象,极力宣扬反共主义意识形态,让新中国成了一个失语挨骂者,对我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以史为鉴,结合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和现今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三点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美国虽无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其所重视的公民教育实则是一种政治性非常突出的政治教育。1949 年前后,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美国主流媒体成为了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回顾 70 年前的今天,整个世界处于两极对峙之中,两极对峙是两种制度的对峙,也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峙。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便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然与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美国背道而驰。通过研究发现,美国主流媒体作为美国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在涉及新中国的报道时,戴着“哈哈镜”“放大镜”和“有色镜”,试图将新中国塑造成不合法的、具有侵略性和威胁性的、反对和平的反面形象,极力宣扬反共主义意识形态,让新中国成了一个失语挨骂者,对我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以史为鉴,结合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和现今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美国主流媒体是美国统治阶级的“喉舌”,是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虽说美国媒体有着“第四权力”的美誉,但 1949 年前后美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的内容却与美国官方主张的反共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高度一致。新时代的今天已然进入“思想就是子弹”的时代,虽然世界格局早已不是冷战时期的两极对峙,但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仍然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错综复杂。从轰动一时的英国货车藏尸案到新冠肺炎的有关报道,美国主流媒体都习惯于在事件之初便将抨击的矛头对准中国。美国主流媒体所宣扬的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和反共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作为美国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一以贯之地被保留了下来,这和美国官方的意志高度一致。
第二,我国要严守意识形态防线,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70 年前的美国主流媒体虽以架构体系之完整、操作之熟练、在全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但除了美国公民之外,能够接触美国主流媒体报道的其他群众还是少数,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媒体的声音可谓是传遍全球,再加上影视等传输渠道,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途径可谓是愈加多样。此外,美国不仅在 70 年前关注我国的边疆问题和外交行为,至今大打“台湾牌”和“西藏牌”,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行为仍然不止。对此,我国必须加强媒体交流的审查和监管,守好意识形态防线,与此同时也要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个领域和多种渠道对内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强我国公民对外来媒体信息的辨识力,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凝心聚力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略)
第二,我国要严守意识形态防线,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70 年前的美国主流媒体虽以架构体系之完整、操作之熟练、在全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但除了美国公民之外,能够接触美国主流媒体报道的其他群众还是少数,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媒体的声音可谓是传遍全球,再加上影视等传输渠道,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途径可谓是愈加多样。此外,美国不仅在 70 年前关注我国的边疆问题和外交行为,至今大打“台湾牌”和“西藏牌”,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行为仍然不止。对此,我国必须加强媒体交流的审查和监管,守好意识形态防线,与此同时也要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个领域和多种渠道对内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强我国公民对外来媒体信息的辨识力,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凝心聚力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