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也迈向了更高的台阶。曾经移动互联网仅仅被当做是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但随着移动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驶入快车道,席卷了各个行业,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无缝覆盖使得移动端成为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这不仅改变了新闻阅读的方式,还推进了媒体格局和新闻舆论生态的重塑。党报作为政党的机关报,是最具代表意义的纸质媒介,它的改革创新对传统媒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如何适应现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及碎片化阅读习惯,满足当下读者对高质量信息的渴求,更好的履行舆论监督职责,一直以来都是新闻学者讨论的话题。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也迈向了更高的台阶。曾经移动互联网仅仅被当做是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但随着移动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驶入快车道,席卷了各个行业,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无缝覆盖使得移动端成为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这不仅改变了新闻阅读的方式,还推进了媒体格局和新闻舆论生态的重塑。党报作为政党的机关报,是最具代表意义的纸质媒介,它的改革创新对传统媒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如何适应现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及碎片化阅读习惯,满足当下读者对高质量信息的渴求,更好的履行舆论监督职责,一直以来都是新闻学者讨论的话题。
在信息多元化、获取方式多样化、互动沟通频繁的移动互联传播生态下,移动端媒体用户数量激增,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首当其冲。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调查性报道是拯救纸媒的利器,也是媒体的核心报道力,是新闻媒体担当守望者的集中体现,因其制作成本高,广告收入少,许多媒体对调查性报道的投入并不多。然而在最近几年的媒体竞争中,一些媒体开始意识到,以调查性报道的“深度”去应对自媒体的“速度”,以全面严谨的事实追寻去应对后真相时代的众媒狂欢,对于自身发展和为公众提供高质量信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当下传播环境的深刻变化,也使得各类媒体不得不重新审视这颗“新闻皇冠上的明珠”。
.....................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黑幕运动可以说是调查性报道的开端。这是 20 世纪初美国媒体发起的一场揭露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贫富差距、假货泛滥等社会弊病的运动。一批被称为“扒粪者”立志改革的记者、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新闻和文学作品,广泛地揭露了社会丑恶现象,活跃了公众话语,对新闻舆论起到了监督作用。
1975 年,美国学者大卫·安德森和皮特·本杰明首次提出“调查性报道就是报道那些被刻意隐藏的信息,是一种对国家官员行为的调查,调查对象也包括腐化的政治家、政治组织、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和外交机构以及经济领域中的欺骗活动。”①他们认为,调查性报道要以揭露真相为核心,调查的对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机构,且这些机构存在故意隐瞒违法犯罪的行为。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黑幕运动可以说是调查性报道的开端。这是 20 世纪初美国媒体发起的一场揭露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贫富差距、假货泛滥等社会弊病的运动。一批被称为“扒粪者”立志改革的记者、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新闻和文学作品,广泛地揭露了社会丑恶现象,活跃了公众话语,对新闻舆论起到了监督作用。
1975 年,美国学者大卫·安德森和皮特·本杰明首次提出“调查性报道就是报道那些被刻意隐藏的信息,是一种对国家官员行为的调查,调查对象也包括腐化的政治家、政治组织、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和外交机构以及经济领域中的欺骗活动。”①他们认为,调查性报道要以揭露真相为核心,调查的对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机构,且这些机构存在故意隐瞒违法犯罪的行为。
1972 年到 1976 年,《华盛顿邮报》记者罗伯特·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水门事件进行的一系列报道极大刺激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1999 年埃德温·埃默里在其著作《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中将调查性报道解释为“利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事实和文件,就事情的意义向公众提供一种强有力的阐释。”②威廉·盖恩斯则认为“调查性报道并非是公共机构的产品,而是记者原创的作品。”其在著作《调查性报道》中强调,调查性报道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对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影响上。人物虽然不是其重点,但在报道中的作用会随着调查的深入逐渐凸显。
综上所述,西方新闻界所理解的调查性报道呈现出以揭丑为核心、以披露损害公共利益的机构所掩盖违法行为为手段,以记者调查的原创新闻内容为文本,调查过程艰难、耗时长等特点。
...........................
第三章 《人民眼》专栏调查性报道特色...........................14综上所述,西方新闻界所理解的调查性报道呈现出以揭丑为核心、以披露损害公共利益的机构所掩盖违法行为为手段,以记者调查的原创新闻内容为文本,调查过程艰难、耗时长等特点。
...........................
第二章 《人民眼》专栏发展概况
2.1 《人民眼》专栏诞生的背景
2.1.1 传统党报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冲击
传统媒体由于传播介质的局限性造成了新闻传播的有限性,使得一些新闻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在特定的区域进行传播。传统新闻在可读性、可视化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传播力也相对较弱。新媒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被时代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是由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所决定的。在以百度、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阶段,用户可以从中获取海量的综合性信息,但是门户网站依然是信息的发布者,其与用户的传授关系并未发生改变。随后进入到的社交媒体阶段,用户可以发布信息、参与生产内容,尤其是微博和微信集媒体属性与社交属性于一身,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交流需求,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强、立体化的网状传播模式。
如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推送等应运而生,新媒体由此进入智能传播阶段,不断地消解着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凯文·凯利在 1994 年就指出,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行为是联结,任何事物都会在多个层面上被接入庞大网络中,缺少了网络,就会失去活力与生命、也就没有智能和进化。①这个网络打破了原有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受众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共同网络空间,新闻可以瞬间传播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新闻的时效性得以充分展现,呈现出新闻生产多元化、传播即时化、信息交流个性化、新闻互动高频化等特征。
2.1 《人民眼》专栏诞生的背景
2.1.1 传统党报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冲击
传统媒体由于传播介质的局限性造成了新闻传播的有限性,使得一些新闻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在特定的区域进行传播。传统新闻在可读性、可视化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传播力也相对较弱。新媒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被时代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是由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所决定的。在以百度、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阶段,用户可以从中获取海量的综合性信息,但是门户网站依然是信息的发布者,其与用户的传授关系并未发生改变。随后进入到的社交媒体阶段,用户可以发布信息、参与生产内容,尤其是微博和微信集媒体属性与社交属性于一身,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交流需求,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强、立体化的网状传播模式。
如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推送等应运而生,新媒体由此进入智能传播阶段,不断地消解着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凯文·凯利在 1994 年就指出,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行为是联结,任何事物都会在多个层面上被接入庞大网络中,缺少了网络,就会失去活力与生命、也就没有智能和进化。①这个网络打破了原有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受众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共同网络空间,新闻可以瞬间传播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新闻的时效性得以充分展现,呈现出新闻生产多元化、传播即时化、信息交流个性化、新闻互动高频化等特征。
据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19 年 6 月,我国的网民规模为 8.94 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到 61.2%,每天花在移动端的时间接近 6 小时。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 6.86 亿,占网民整体的 80.3%,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 6.60 亿,
占手机网民的 78.0%。②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手持革命”时代,网民在移动端的悦己性越发明显,微博、微信、数字杂志、网络客户端等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可视化强、顺应当前碎片化阅读习惯等优势使移动互联网媒体用户呈爆炸性增长,这对传统党报冲击巨大。

..............................

..............................
2.2 《人民眼》专栏的创办过程及影响力概述
作为中国第一党报,《人民日报》始终牢记使命,积极履行舆论监督的媒体职责。《人民眼》专栏围绕中心、找准定位、服务大局,实现了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有机统一。专栏创办于 2015 年 1 月,于 1 月 9 日发表第一篇报道《淘宝村》。该专栏是人民日报为应对新的传播环境、顺应新媒体格局、统筹资源开设的记者调查板块,是深度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重武器”。
专栏由张忠、牛一兵、费伟伟、王斌来、禹伟良、孔祥武等人联合发起创办,由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和 31 个国内分社集中优势资源采编,坚持实地采访,深入基层调研,推进扎实写作,挖掘典型人物,致力于把新闻写在大地上。践行“走、转、改”,近 5年走过了国内各个省份,推出了众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调查性报道优秀作品,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专栏创办以来,除在人民网、《人民日报》刊登以外,还被《新华文摘》《读者》《报刊文摘》等多个杂志、报刊转载。部分新闻报道还被各地方政府网站、各地日报首页转发,澎湃新闻等多个新锐客户端都曾推送过相关报道,在设置话题、引导舆论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
作为中国第一党报,《人民日报》始终牢记使命,积极履行舆论监督的媒体职责。《人民眼》专栏围绕中心、找准定位、服务大局,实现了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有机统一。专栏创办于 2015 年 1 月,于 1 月 9 日发表第一篇报道《淘宝村》。该专栏是人民日报为应对新的传播环境、顺应新媒体格局、统筹资源开设的记者调查板块,是深度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重武器”。
专栏由张忠、牛一兵、费伟伟、王斌来、禹伟良、孔祥武等人联合发起创办,由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和 31 个国内分社集中优势资源采编,坚持实地采访,深入基层调研,推进扎实写作,挖掘典型人物,致力于把新闻写在大地上。践行“走、转、改”,近 5年走过了国内各个省份,推出了众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调查性报道优秀作品,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专栏创办以来,除在人民网、《人民日报》刊登以外,还被《新华文摘》《读者》《报刊文摘》等多个杂志、报刊转载。部分新闻报道还被各地方政府网站、各地日报首页转发,澎湃新闻等多个新锐客户端都曾推送过相关报道,在设置话题、引导舆论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
3.1 选题:兼顾社会热点与冷门话题,具有大局意识........................14
3.2 导向:以建设性视角探讨问题,重在举一反三......................16
第四章 《人民眼》专栏的实践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报调查性报道的启示...............35
4.1 引导多维度平衡,增强理性精神气质........................35
4.1.1 政治高度与平民视角的平衡..................................35
4.1.2 揭露力度与正向引导的平衡............................36
第四章 《人民眼》专栏的实践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报调查性报道的启示
4.1 引导多维度平衡,增强理性精神气质
4.1.1 政治高度与平民视角的平衡
党报作为指导各项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和传递党的声音、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载体,它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政治宣传的权威性,拥有其他报纸无法具备的高度。调查性报道作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要时刻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在调查国家政策落实情况的时候要弄清楚三个问题,首先是报道什么即报道内容,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报调查性报道应该选择老百姓最关心,最想明白的内容去开展调查。其次是采访人物的选择,要注意采访对象的平衡性以保证采访的客观真实。最后是怎么报道,除了使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和具体鲜活的事例外,还可以使用漫画、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呈现,让读者在相对轻松的阅读过程中产生深刻的理解,满足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认知需求,充分发挥新闻宣传主阵地作用,彰显党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对于公众来说,国家的各项政治政策固然重要,但是在深刻变革社会中自身的处境是否会变化、自身的利益是否会受影响、有没有表达自身观点、是否提供了各方利益博弈的机会,是每一个成熟的个体都要考虑的问题,且其重要性往往是排在第一位的。①由此可见,党报调查性报道不仅要拥有政治高度还要坚定民本取向,围绕群众关心的新闻话题,大胆对报道进行新尝试,吸引受众眼球。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办报,习惯传达党和政府的亲民之情。多刊登表现老百姓喜怒哀乐的人和事,多使用老百姓习惯的语言,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表达真切凸显人民情怀。能够让读者看后情有所动,契合其对新闻媒体的心理期待,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局面。
4.1.1 政治高度与平民视角的平衡
党报作为指导各项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和传递党的声音、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载体,它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政治宣传的权威性,拥有其他报纸无法具备的高度。调查性报道作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要时刻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在调查国家政策落实情况的时候要弄清楚三个问题,首先是报道什么即报道内容,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报调查性报道应该选择老百姓最关心,最想明白的内容去开展调查。其次是采访人物的选择,要注意采访对象的平衡性以保证采访的客观真实。最后是怎么报道,除了使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和具体鲜活的事例外,还可以使用漫画、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呈现,让读者在相对轻松的阅读过程中产生深刻的理解,满足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认知需求,充分发挥新闻宣传主阵地作用,彰显党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对于公众来说,国家的各项政治政策固然重要,但是在深刻变革社会中自身的处境是否会变化、自身的利益是否会受影响、有没有表达自身观点、是否提供了各方利益博弈的机会,是每一个成熟的个体都要考虑的问题,且其重要性往往是排在第一位的。①由此可见,党报调查性报道不仅要拥有政治高度还要坚定民本取向,围绕群众关心的新闻话题,大胆对报道进行新尝试,吸引受众眼球。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办报,习惯传达党和政府的亲民之情。多刊登表现老百姓喜怒哀乐的人和事,多使用老百姓习惯的语言,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表达真切凸显人民情怀。能够让读者看后情有所动,契合其对新闻媒体的心理期待,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局面。
..............................
结语移动互联网给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传播形式、生产模式、话语走势等诸多方面。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已经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微博、微信、APP 等技术的成熟,受众群体的大量流失和社会影响力的逐步减弱引发的传媒行业巨变,让党报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新媒体的发展虽然是挑战,但更是机遇。调查性报道作为拯救纸媒的最后利器和核心报道力,要抓住这一机遇,从移动互联网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出发,切实探索党报调查性报道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寻找创新思维,更新报道视角、创新表达方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发展浪潮中稳住脚跟,找好定位,跟紧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提升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闻事件充满了戏剧化色彩和不可预知的复杂性,反转新闻层出不穷,调查性报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其承载的职责是呈现新闻事件真实性,是启迪民心和解答困惑,这契合了社会变革对新思想的追求,也符合我国当下的国情。
《人民眼》始终认同并一直贯彻把调查性报道做到百姓乐得看、看得懂、讲得明。合理运用新闻写作技巧,提炼生动语言,用贴近人民生活的话语把新闻表达好,做到精心讲好中国故事,立体传播中国声音。这些举措让调查性报道贴近群众,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真正把政策传递到人民心里,彰显党报风采。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报调查性报道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新闻资源优势和媒介公信力,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注重内容的同时加快与新媒体平台融合,提升政治高度的同时关注平民生活,积极正向引导的同时加大揭露力度,丰富表现形式才能充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态势,坚守住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阵地,实现新闻报道的“裂变式”传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