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短视频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兴起
第一节 短视频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
短视频新闻进入大众视野得益于梨视频的出现,梨视频是一家主打资讯类短视频的应用平台。伴随着 2017 年媒体转型的浪潮,主流传统媒体对短视频的发展开始重视起来。依据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不同出处,本章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短视频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进行梳理。
一 资讯类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
2016 年 11 月上线的梨视频,内容主打时政和突发类新闻事件,开创了资讯类短视频平台的先河,改变了以娱乐立身的短视频平台占据绝大多数市场的格局。梨视频创办者邱兵以及总编辑李鑫都是专业媒体人出身,其“专业编辑+全球拍客”的原创内容生产模式为传统媒体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梨视频的崛起,靠的是一个个优秀的短视频作品。上线之初,梨视频凭借在微博发布的一则名为《心酸!为成全女儿幸福,老父亲谎称打工去流浪》的视频,播放量迅速破亿,引起了社会热议和极大的关注,视频也获得@人民日报的连续转发,不少电视新闻也纷纷给予关注,央视 2 套黄金档也署名播出了此视频。至此,梨视频一炮打响,上线不到两周便迅速进入公众视野。随后的“美国总统大选”、“罗一笑事件”、“常熟童工”、“宁波老虎伤人”等事件,都因为梨视频独有的一手视频素材让其变得炙手可热。即便没有任何官方数据能够证明梨视频的用户规模,但几乎每个人都应该被活跃在微博和各社交平台的大鸭梨标刷过屏。①时至今日,可以看到微博上面的短视频资讯大部分都来源于梨视频,不少权威主流媒体援引的视频资料也是来自于梨视频。
梨视频迅速挤入资讯类短视频平台头部梯队。梨视频旗下拥有数量庞大的拍客团队,平台方会依照传统媒体的判断和操作模式对视频内容再进行筛选。有数据显示,梨视频的拍客遍布全球七大洲,超过 6 万,遍布 525 个国际主要城市和 2000 多个国内区县。②与此同时,梨视频还会选择与其他机构合作,扩充资源,以建立全球最大的拍客体系。
短视频新闻进入大众视野得益于梨视频的出现,梨视频是一家主打资讯类短视频的应用平台。伴随着 2017 年媒体转型的浪潮,主流传统媒体对短视频的发展开始重视起来。依据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不同出处,本章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短视频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进行梳理。
一 资讯类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
2016 年 11 月上线的梨视频,内容主打时政和突发类新闻事件,开创了资讯类短视频平台的先河,改变了以娱乐立身的短视频平台占据绝大多数市场的格局。梨视频创办者邱兵以及总编辑李鑫都是专业媒体人出身,其“专业编辑+全球拍客”的原创内容生产模式为传统媒体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梨视频的崛起,靠的是一个个优秀的短视频作品。上线之初,梨视频凭借在微博发布的一则名为《心酸!为成全女儿幸福,老父亲谎称打工去流浪》的视频,播放量迅速破亿,引起了社会热议和极大的关注,视频也获得@人民日报的连续转发,不少电视新闻也纷纷给予关注,央视 2 套黄金档也署名播出了此视频。至此,梨视频一炮打响,上线不到两周便迅速进入公众视野。随后的“美国总统大选”、“罗一笑事件”、“常熟童工”、“宁波老虎伤人”等事件,都因为梨视频独有的一手视频素材让其变得炙手可热。即便没有任何官方数据能够证明梨视频的用户规模,但几乎每个人都应该被活跃在微博和各社交平台的大鸭梨标刷过屏。①时至今日,可以看到微博上面的短视频资讯大部分都来源于梨视频,不少权威主流媒体援引的视频资料也是来自于梨视频。
梨视频迅速挤入资讯类短视频平台头部梯队。梨视频旗下拥有数量庞大的拍客团队,平台方会依照传统媒体的判断和操作模式对视频内容再进行筛选。有数据显示,梨视频的拍客遍布全球七大洲,超过 6 万,遍布 525 个国际主要城市和 2000 多个国内区县。②与此同时,梨视频还会选择与其他机构合作,扩充资源,以建立全球最大的拍客体系。

...........................
第二节 短视频的应用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
移动短视频具有低门槛化的交往特性、泛娱乐化的媒体属性和去中心化的网络赋权。④短视频应用于新闻报道,给新闻传播也会带来一定的改变。今日头条商业产品副总裁刘思齐在演讲时提出,短视频给传媒行业带来了行业巨变、体验质变以及连接智变三方面的转变。本文认为,关于短视频新闻的出现和发展给媒体传播环境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新闻评判标准的改变
短视频新闻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大量使用,给传播环境带来的改变首先体现在新闻评判标准有所改变。梨视频总编辑李鑫提出,传统媒体的评价体系一般是报道的深度、资讯覆盖的广度、舆论监督的力度。资讯短视频兴起以后,目标上更重视社交取向,例如梨视频的评价体系是人性、现场感和用户获取资讯效率。
传统新闻报道以图文形式传播为主,新闻网站中偶尔会辅之以电视新闻报道画面或是视频新闻的形式。在电视新闻受众有限的情况下,受众接触较多的仍是网络上传播的图文信息。然而,短视频新闻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主流传播形式,让短视频成为一条独立的新闻。短视频集合了图文信息,又比图文传播更为生动。短视频结合声、画的使用,图文能表达的信息和形式被短视频简单囊括,图文不能够表达的东西短视频也能够呈现,并且效果更好,信息更为丰富、直观。有学者预言短视频很快就会完全替代图文,也是不无道理的。
因此,短视频新闻对新闻评判标准的改变首先体现在,生动性、互动性、现场性等因素被考虑到短视频新闻制作当中。这不仅是对短视频新闻制作的要求,对整个新闻生产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李良荣教授认为,生活化、人性化、社交化的新闻适合用短视频表达。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的挤压,让传统媒体不断改变新闻生产方式,并且主动或被动地将新闻传播渠道推向更多受众的社交平台上去。这就意味着,在传统新闻评判标准的基础上,信息传递是否高效,是否利于多平台的信息传播,是否便于用户分享互动,是否符合移动传播要求等,都将成为新传播环境下衡量新闻报道方式的重要指标。
.........................
第二章 传统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短视频传播案例及特点
第一节 传统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短视频传播案例分析
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短视频新闻的表现更为突出。有时候一个几十甚至几秒钟的现场视频,比几百字的文字描述带来的传播效果会更好。
一 时政新闻的短视频报道——“十九大”
研究选取了作为主流传统媒体的人民日报客户端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十九大主题的短视频作品,分析其在话题分布、表现形态、受众互动、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特点,以此为例探究传统媒体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短视频传播规律和经验。十九大于 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24 日在北京召开。研究主要选取了 10 月 13日到 10 月 27 日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关于“十九大”主题的短视频作品为样本进行梳理发现,短视频成为“十九大”主题报道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 数据特点
举国关注的“十九大”新闻报道,是一次展示媒体融合最新成果的一个大舞台,是一场涉及前、后方,涵盖了广电、互联网、媒体平台、AR/VR 等图文、视频、沉浸、声音等全部媒体形式的新闻盛会。十九大召开期间有多家媒体聚焦,直播、图文专题、H5 手机交互产品、VR 微电影、微视频,力求用可视化手段,多角度、全方位解读十九大。
数据截至 10 月 27 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关于十九大主题的短视频作品共计 131 个(注:数据只统计出现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的短视频)。包含了“党报天天读”、“海外看中国”、“寄语十九大”、“我是共产党员”、“十九大聊天指南”、“两分半钟速懂十九大”、“十九大,开讲啦”、“为新时代打 call”8 个系列和其他单组视频报道。视频最短 43 秒,最长为“党报天天读”系列中的《新时代,世界抱以新期待》,时长为 00:13:47,其中 2 到 3 分钟的视频居多。
...........................
第二节 传统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短视频传播的特点
1948 年,拉斯韦尔提出了“5W”传播模式,即传播 5 要素:谁(Who),
1948 年,拉斯韦尔提出了“5W”传播模式,即传播 5 要素:谁(Who),
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基于此理论,通过对时政新闻“十九大”以及突发新闻事件台风“山竹”在不同平台的短视频传播作品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发现作为传播者的传统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短视频传播具有新闻报道平台优势明显的特点,在渠道方面拥有强大的视频传播矩阵,同时有专业的短视频制作能力以及制作手段“下沉”的内容制作特点。
一 短视频传播平台优势明显
一 短视频传播平台优势明显
媒体抖音号的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在内容传播上表现优异,点赞和转发都名列前茅。①这与媒体自身的平台优势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传统媒体信源优势明显。这一优势在“十九大”等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诸如“十九大”、每年全国“两会等”等重大时事新闻的报道,历来是主流媒体集中展现自己的舞台。打开腾讯新闻客户端,关于“十九大”的报道有转载自澎湃新闻以及一些政务网站的几条新闻,原创短视频作品更是没有。主流传统媒体垄断着一手信息,掌握最新发展情况,并及时做出反映。如十九大会场上午的会议内容,人民日报立马反应,中午就能做出最新的短视频产品。一些关于党代表通道的短视频,几乎是同时就能够录制和发布。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由于长久积累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能够获取较为可靠的信息。
首先是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传统媒体信源优势明显。这一优势在“十九大”等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诸如“十九大”、每年全国“两会等”等重大时事新闻的报道,历来是主流媒体集中展现自己的舞台。打开腾讯新闻客户端,关于“十九大”的报道有转载自澎湃新闻以及一些政务网站的几条新闻,原创短视频作品更是没有。主流传统媒体垄断着一手信息,掌握最新发展情况,并及时做出反映。如十九大会场上午的会议内容,人民日报立马反应,中午就能做出最新的短视频产品。一些关于党代表通道的短视频,几乎是同时就能够录制和发布。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由于长久积累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能够获取较为可靠的信息。
..............................
第一节 媒体属性影响短视频传播............................ 30
一 缺乏“用户思维”.................................... 30
二 内容分发模式单一................................... 31
第四章 传统媒体布局短视频的优化策略.............................. 38
第一节 “平台+用户”打造新型媒体机构............................... 38
一 媒体+用户(PUGC),重塑媒体品牌...................................38
二 引入“算法+人工”的智能分发机制...........................39
第四章 传统媒体布局短视频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平台+用户”打造新型媒体机构
短视频应用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区。不管是“媒体平台化,平台媒体化”时代,还是“社交媒体化,媒体社交化”时代,其反映的实质都是传播环境的急遽变化给媒体带来的冲击。转变短视频制作思维,构建平台型媒体,提高传播效率,是传统媒体布局短视频的应有之意。
一 媒体+用户(PUGC),重塑媒体品牌
短视频新闻制作主要是以 PGC(专业内容生产)为主,这与短视频的新闻属性有很大关系,新闻性决定了它必须以专业媒体生产为主。但是,信源的不断扩大和商业短视频平台对资讯市场的挤压,让传统媒体不得不通过引入 UGC(用户内容生产)来扩大信源,掌握更多信息以及增加个性化内容生产,PUGC 内容生产模式成为必然。
面对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新闻媒体不可能总是第一时间拍摄到第一现场,这时就要充分发挥 UGC 的优势,利用好普通用户上传的海量信息和资料。②UGC 在新闻界早已不是新鲜事,不少传统媒体已有引入 UGC 的先例,如北京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北京时间”中的“北京拍客”、人民日报“人民号”、新华社“现场云”等。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终端的普及,UGC 成为新闻消息来源甚至成为新闻内容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如梨视频遍布全球的拍客,台风“山竹”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用户上传的手机拍摄的台风视频等。UGC 不仅可以扩大信源,由“现场目击者”到“新闻发布者”的身份转变,让受众直接参与到与媒体的互动当中,成为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直接渠道。
对于 UGC 的引入,传统媒体要采取大力鼓励和严格把控的态度。通过奖励、扶持等方式吸引优质 UGC 的进入,同时协调好与 UGC 之间的关系。“UGC 不可能在主流媒体主导的权力体系获得主流媒体的赋权。”①因此,传统媒体短视频生产要以 PGC 为主,UGC 为辅。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的“人民号”,吸引了大量优质传统媒体、政务号和自媒体人的入驻,但是对于引入优质 UGC 用户群的探索仍是缺失的。在发掘和利用 UGC 的同时,对 UGC 内容的监管和加工必不可少。用户新闻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媒体平台对 UGC 严格把控,必要时可进行后期加工和人员培训。

..............................
短视频应用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区。不管是“媒体平台化,平台媒体化”时代,还是“社交媒体化,媒体社交化”时代,其反映的实质都是传播环境的急遽变化给媒体带来的冲击。转变短视频制作思维,构建平台型媒体,提高传播效率,是传统媒体布局短视频的应有之意。
一 媒体+用户(PUGC),重塑媒体品牌
短视频新闻制作主要是以 PGC(专业内容生产)为主,这与短视频的新闻属性有很大关系,新闻性决定了它必须以专业媒体生产为主。但是,信源的不断扩大和商业短视频平台对资讯市场的挤压,让传统媒体不得不通过引入 UGC(用户内容生产)来扩大信源,掌握更多信息以及增加个性化内容生产,PUGC 内容生产模式成为必然。
面对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新闻媒体不可能总是第一时间拍摄到第一现场,这时就要充分发挥 UGC 的优势,利用好普通用户上传的海量信息和资料。②UGC 在新闻界早已不是新鲜事,不少传统媒体已有引入 UGC 的先例,如北京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北京时间”中的“北京拍客”、人民日报“人民号”、新华社“现场云”等。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终端的普及,UGC 成为新闻消息来源甚至成为新闻内容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如梨视频遍布全球的拍客,台风“山竹”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用户上传的手机拍摄的台风视频等。UGC 不仅可以扩大信源,由“现场目击者”到“新闻发布者”的身份转变,让受众直接参与到与媒体的互动当中,成为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直接渠道。
对于 UGC 的引入,传统媒体要采取大力鼓励和严格把控的态度。通过奖励、扶持等方式吸引优质 UGC 的进入,同时协调好与 UGC 之间的关系。“UGC 不可能在主流媒体主导的权力体系获得主流媒体的赋权。”①因此,传统媒体短视频生产要以 PGC 为主,UGC 为辅。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的“人民号”,吸引了大量优质传统媒体、政务号和自媒体人的入驻,但是对于引入优质 UGC 用户群的探索仍是缺失的。在发掘和利用 UGC 的同时,对 UGC 内容的监管和加工必不可少。用户新闻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媒体平台对 UGC 严格把控,必要时可进行后期加工和人员培训。

..............................
结语
传统媒体拥有着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在信源和优质内容供给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 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市场上专业性新闻资讯供给与需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李良荣教授也指出,“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将成为未来新的竞争高地”。因此,传统媒体在资讯短视频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5G 时代的到来将给短视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持,封面新闻总编辑方埜曾言,“5G 时代,视频流将成为主流的信息流传播方式。”。BAT、微博等布局视频社交的举措,让短视频的热潮短期内不会冷却。传播环境的改变和传播实践的进步,让传统媒体对媒体融合的追求不能只是停留在形式的“融”,而是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做出改变,真正放下身段去“融”。尤其在短视频新闻领域,传统媒体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短视频新闻进行一些突发性的、时政性的新闻报道,适应当前碎片化、浅阅读、视频化、生活化的移动传播环境,在保障时效性的同时,辅之以专业的视频处理手段,给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提供权威的声音,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同时,传统媒体要善于抓住短视频这一媒体转型的重要节点,利用优质短视频的传播来提高曝光率和影响力,给复杂的舆论场提供权威的声音,重塑新的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
传统媒体拥有着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在信源和优质内容供给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 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市场上专业性新闻资讯供给与需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李良荣教授也指出,“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将成为未来新的竞争高地”。因此,传统媒体在资讯短视频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5G 时代的到来将给短视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持,封面新闻总编辑方埜曾言,“5G 时代,视频流将成为主流的信息流传播方式。”。BAT、微博等布局视频社交的举措,让短视频的热潮短期内不会冷却。传播环境的改变和传播实践的进步,让传统媒体对媒体融合的追求不能只是停留在形式的“融”,而是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做出改变,真正放下身段去“融”。尤其在短视频新闻领域,传统媒体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短视频新闻进行一些突发性的、时政性的新闻报道,适应当前碎片化、浅阅读、视频化、生活化的移动传播环境,在保障时效性的同时,辅之以专业的视频处理手段,给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提供权威的声音,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同时,传统媒体要善于抓住短视频这一媒体转型的重要节点,利用优质短视频的传播来提高曝光率和影响力,给复杂的舆论场提供权威的声音,重塑新的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