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2 年 11 月召开的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求“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相较于管制型政府与公众单一的“命令——服从”式关系,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结构重心在于社会服务,提倡公民参与,并健全公民参与机制,与公民间存在平等、合作的新型互动关系。1服务型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施政目标首先须要得到服务对象,即民众的同意,且是施政过程须经过一定的民主法定程序,使民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通过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交流互动来达成一致。在管理方式上,服务型政府则要求政府优化工作流程,使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等原则为民服务。
1.2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目前学界对政府网站的研究著述极为丰富。截至 2013 年 10 月,将“政府网站”作为主题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文献总库可搜索到 11245 篇相关文献,主要来源于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报纸消息等。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这些文献多集中于对政府网站的功能服务、布局设计、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国外先进建设经验、发展对策和网站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
……………
第二章 国内外政府网站建设观察
2.1 政府网站研究的理论基础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互动性的增强,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和权利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受众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同时也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对于一个服务型政府来说,受众是政府提供服务的对象,是与政府共同决策、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公众。从这个角度来讲,受众拥有各种正当权利。一是传播权。传播权传统称之为言论自由,社会公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表现出来,并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从立法上保障了公民的传播权。
2.2 我国政府网站发展阶段
我国政府网站的起步阶段主要以技术为导向,重点是解决网站基础设施“有”和“无”的问题。政府通过技术手段加快网站平台建设,主要内容有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等软件产品、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系统的选型和部署,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的投资和建设以及网站应用系统的开发等。同时,政府还不断发展和保障网站发展的“软环境”,构建确保网站持续发展的责任体系,明确主办与承办单位,落实运行维护人员的责任。除了网站维护人员之外,政府其他公务员的电子政务服务意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也应不断提高,因此各级政府还定期在全员范围内开展各种信息技术培训课程。
在这一启蒙阶段政府网站实现了从无到有,各级公务员的信息化素养也得道显著提高,为日后政府工作信息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阶段的政府网站主要提供政府基本职能和工作动态信息,其他功能尚未得到开发,信息资源并未实现整合。这一阶段政府网站建设的重心从技术开发转移到了内容梳理和策划,开始解决信息和服务项目“多”与“少”的问题。首先不断完善网站的框架内容、体系,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保证内容的全面和丰富,把政府网站打造成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其次采用子网站建设模式提高部门网站拥有率,认真梳理各部门的业务,整合本部门政务处理系统,围绕具体业务提供细致全面的服务项目,最大限度扩充服务数量;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从用户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对象搭建不同服务框架,同时完善互动交流、咨询投诉的渠道,用制度保障官民互动交流的效果。
…………….
第三章 我国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观察 ...........................20
3.1 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概述...................................20
3.2 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分析要素构建...............................20
3.3 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22
第四章 我国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评析 ...........................31
4.1 优秀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点评...............................31
4.2 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问题评析...............................36
第五章 我国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策略探讨 .......................40
5.1 从政府管理角度探讨网站发展策略.................................40
5.2 从媒体属性角度探讨网站发展策略.................................41
5.3 从行业改革角度探讨网站发展策略.................................43
结 语 .................................45
第五章 我国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策略探讨
5.1 从政府管理角度探讨网站发展策略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逐步认识到政府网站建设的重要性,将政府网站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推动。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近年来做出了一系列指示和要求,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政府网站领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单独的中长期规划。对于目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更加明确的规范,如政府网站的定位、服务内容、技术要求以及运维的职责、流程和标准都应作出明确的要求。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使各个网站在建设过程中都能有一个标杆来参照,有利于节约成本,统一整合行业资源。
5.2 从媒体属性角度探讨网站发展策略
作为一个有着官方背景的网络媒体,新闻出版政府管理部门在对其网站进行运维时必须把握好上述网络传播的特点,掌握同广大公众的交流技巧,以获取更好的传播效果。目前许多政府网站在公共事件中始终处在被动应对状态,就是因为对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缺乏认知,从关注点到话语体系都出现了错位。这是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在今后建设中首先应该意识到的。网络时代,注重受众的感受,针对重大热点事件及时、快速做出反应非常必要,以合理的语言方式与受众沟通,可以起到化危机于平时,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
结 语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媒介形态和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这要求媒介使用者必须及时跟上时代变化潮流,及时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传播原则,适应其所形成的媒介环境,并在基础上对舆论进行引导。政府网站作为具有官方背景的网络媒体,运行时也应遵循互联网的传播特点,把握新舆论环境的特征,在政民互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研究对象细化至新闻出版这一特定行业的政府网站。目前对这一具体行业的政府网站建设情况研究较少。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不仅使政府网站的使用者,还是国家整个传媒行业的管理者,更加熟悉新闻传播的制度。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新闻出版政府门户政府网站的建设,研究价值明显。
通过对国内外政府网站建设总体情况的梳理,笔者结合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型的要求,构建了对新闻出版政府门户网站的分析框架,从不同维度对其建设情况进行了评析,其中包括已经成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最后,笔者还主要从政府管理和媒介属性两大方面对日后网站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挖掘。由于笔者个人学术研究能力的单薄和精力的限制,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网站分析的要素构建以及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难免存在不准确的疏漏之处,对结果的分析也是基于对行业经验的总结和个人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