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电视台7·19洪灾新闻媒体报道舆论引导力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0854 论文编号:sb2018072110230522200 日期:2018-08-0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以邢台电视台对于 7·19 洪灾的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为邢台电视台在报道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提高舆论引导力提出对策,为研究邢台电视台舆论引导能力,特别是研究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力对于社会稳定、媒体发展等方面提供思路。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环境破坏现象严重,各类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给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巨大影响。2016 年 7 月 19 日起,邢台地区遭遇96·8后最大洪水,突如其来的暴雨给邢台低洼地区造成巨大人员和财产的损失。由于事件的突发性、群体性等特点,邢台电视台在报道时理应既要迅速真实地反映事件客观情况、向受众再现事实真相,同时又要扮演好社会瞭望者的角色,合理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正能量。因此 7·19 洪灾系列报道正是考验邢台电视台作为邢台地区传统主流媒体应急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时候。作为“环境监测”的社会工具,大众传媒如何面对风险信息与自然灾害成为考验其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邢台电视台在 7·19 洪灾发生后处在灾难第一线,与受灾区域和受到群众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其舆论引导能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总之,当地电视台的报道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能力的高低,本文以邢台电视台对于 7·19 洪灾的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为邢台电视台在报道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提高舆论引导力提出对策,为提高地市级电视台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建言献策。
2016-2017 年本人在保证学校课程的前提下,在邢台电视台实习一年,并参与邢台7·19 洪灾期间新闻报道与制作,特别是通过对邢台地区 2016 年 7 月 19 日暴雨事件的报道,了解了邢台电视台应对 7·19 洪灾的报道模式。在研究生第三学期选修了舆论学课程,积累了舆论学知识,对于媒体的舆论引导角色有了自己的认识。因此,本人选择以研究邢台电视台 7·19 系列报道为个案,分析其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对策。
.......................

1.2 文献综述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在 CNKI 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搜索并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以确定本研究命题的价值。截止到 2018 年 5 月 1 日,根据题目搜索关键词“邢台电视台”,在 CNKI 中国知网平台有 29 篇相关文章,搜索关于 7·19 洪灾事件的主题有 5 条结果,由此可见,目前学界对于邢台电视台关于 7·19 洪灾报道研究较少。
从媒体舆论引导的概念进行有关文献的检索,在 CNKI 中国知网上键入“舆论引导”这一关键词,通过主题搜索后出现相关文章有 13732 篇,最早的文献可以追溯到1985 年。这说明我国学界对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持续关注。
综上所述,目前从 CNKI 中国知网上所呈现出的数据来看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一直是我国学界的研究重点,尤其是在 2008 年以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舆论引导力的关注度提高,研究成果和文章数量每年递增。但是对邢台电视台的研究和 7·19 洪灾报道的研究较少,这也体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撰写本文的必要性。
........................

2 邢台电视台的观众群及引导舆论的方式

2.1 邢台电视台观众群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您平时每天会花多少时间观看邢台电视台?”问题确定是否为邢台电视台受众,再根据基本信息进行分类。如果“您平时每天会花多少时间观看邢台电视台?”选择 D 选项为非受众,经过筛选后有效数据为 587 份。经过数据分析,其中男性被调查者为 268 位,占 45.69%,女性为 319 位,占 52.31%(见图 1)。

年龄 18 岁以下被调查者 6 位,占 1.07%;18 岁-25 岁被调查者有 39 位,占 6.76%;26 岁-35 岁有 154 位,占 26.33%;36-45 岁有 89 位,占 15.31%;46-55 岁有 128 位,占 21.81%;55 岁以上有 171 位,占 28.83%(见图 2)。

........................

2.2 邢台电视台引导舆论的方式
传统电视媒体新闻的权威性和信息的可靠性具有强大的社会引导力,是党和政府能够有效掌控的主流媒体。邢台电视台在报道社会事件的同时,也发挥着监测社会舆情、整合社会资源、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具体来说,邢台电视台的舆论引导方式有主动性舆论引导、监测性舆论引导和被动性舆论引导三类。
2.2.1 主动性舆论引导
主动性的舆论引导是电视台常见的一种舆论引导方式,包括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道德等内容的宣传,以及在突发事件中掌握主动权、使社会舆论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邢台电视台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特点,及时主动地向社会传播事实真相,传递正面信息,以对抗社会中的谣言和不良风气。例如:公益广告是电视台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的手段之一。7·19 洪灾发生后,邢台电视台通过公益广告的制作以及播出,在社会开展募捐活动。邢台电视台充分利用地域接近性的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议程设置,利用电视媒体声像效果的优势,将现场直播、滚动信息、深度调查等报道方式与舆论引导需求相结合,针对 7·19 洪灾的第一线情况进行实时报道,并将重要信息和新闻进行反复发布,设置专栏节目,保证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给观众。电视媒体的视频和图像可以使观众增强对信息真实性和公开性的信任,观众也可根据措辞表情语调等因素明确自然灾害性质,对于电视媒体引导舆论也有极大帮助。
2.2.2 监测性舆论引导
媒体的监测性舆论引导就是根据舆论动向侦查事实真相并监督相关部门,同时也是对社会舆论走向的把控。对于电视媒体来讲,监测性舆论引导主要依赖于一套完善成熟的采编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信息采集,从而对社会舆情进行准确的监督。具体来讲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几个过程进行考量。在自然灾害发生初期,电视台调动专业的采编队伍,对舆论的来源和自然灾害事实真相进行挖掘和传播,抢占话语主动权。特别是可以运用现场直播等传播手段,为观众再现事实真相,提供一手资料。
........................
3 邢台电视台在 7·19 洪灾报道中引导舆论的优势和有益探索...................20
3.1 邢台电视台在 7·19 洪灾报道中引导舆论的优势.....................20
3.1.1 地域属性明显,能够准确分析舆情................20
3.1.2 信息具有接近性,能够为公众释疑解惑.................21
4 邢台电视台在 7·19 报道中舆论引导力的欠缺及原因...........................24
4.1 邢台电视台在 7·19 报道中舆论引导力的欠缺.......................24
4.1.1 互动机制不健全,并未随势而变.............................24
4.1.2 报道角度片面,不够客观公正.................25
5 邢台电视台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提升舆论引导力的路径............................29
5.1 以提高报道能力为突破口提升舆论引导力.............29
5.1.1 发挥优势,健全舆论引导机制......................29
5.1.2 补足短板,完善舆情监测系统.................30

5 邢台电视台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提升舆论引导力的路径

5.1 以提高报道能力为突破口提升舆论引导力
通过之前的的分析得知,邢台电视台在报道自然灾害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和诸多不足。提高舆论引导力的基础是提升报道能力,制作出内容丰富、质量精良、且有人文关怀的节目。提高报道能力主要从发挥优势和补足短板两部分着手。
5.1.1 发挥优势,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1)充分发挥直播优势,构建应急处理机制。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的一种制播方式”。现场直播有着及时性、真实性、参与性等特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迎合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体现出电视媒体强大的生命力,现场直播也是电视媒体具备的优势之一。7·19 洪灾这类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通常是突然爆发的,这正是考验电视台新闻业务水平的关键时刻。邢台电视台制作的直播节目不仅可以提供给本地观众使其了解事实真相,也可以给相关政策制定者和技术人员救灾等工作提供信息。直播节目可以真实地再现现场情况,有利于消除谣言,传播事实。此外,优化直播类节目质量还应该做到抓准选题,挑选合理的采访对象和镜头,既要真实还原现场,又要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安抚受灾群众,弘扬正能量价值观。而构建舆论应急处理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直播节目的优势,在 7·19 洪灾这样的自然灾害突然爆发之时,迅速组织人员到达一线现场进行直播,抢得先机,赢得受众。邢台电视台的舆论引导力对政府和观众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充分发挥直播优势制作质量优良的节目,有利于提高邢台电视台的舆论引导力。
......................

结论
7·19 洪灾发生时,邢台电视台的报道对于社会舆论引导以及社会稳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在处理这次突发性事件中,邢台电视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消除信息误差做出了努力,但也存在如客观性不足,民生新闻较少等问题。研究邢台电视台对 7·19 洪灾的系列报道,目的在于进行个案分析,为邢台电视台今后开展相关类型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报道建言献策,也为我国其他地市级电视台在报道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提升舆论引导力提供借鉴。
邢台电视台在 7·19 报道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地域接近等;也有劣势和不足,如反馈机制不完善等。但邢台电视台处在 7·19 发生的最前沿,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邢台电视台在自然灾害报道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策略要从内外两部分齐头并进:内部是指邢台电视台自身的报道能力和议程设置能力;外部是指邢台电视台与党政机关等外部部门的合作能力以及与新媒体的融合能力。邢台电视台需要改变传播策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提升传播力;地方党政机关要为邢台电视台在自然灾害爆发后探求事件真相等环节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加强与邢台电视台的沟通和交流。
本文的问卷调查工作是笔者在邢台市三个区发放完成的,数据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受到时间、空间以及样本数量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今后类似的调查结果可能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会有所不同。此外,本文的调查主要是关于邢台电视台受众群以及对自然灾害中观众对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调查,虽然对现状、原因、对策作了进一步探究分析,但理论深度还是远远不够。这是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