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4454 论文编号:sb2021030414410734817 日期:2021-03-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在从宏观经济层面和公司微观层面分析影响融资租赁公司经营效率理论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面板 Tobit 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速度、成本管理、负债水平、盈利能力、所有权性质及标准融资占比五类指标对融资租赁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融资租赁是以融物为形式、以融资为目的的创新型融资方式。1952 年,融资租赁在美国经济“军转民”大潮下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融资租赁成功解决了当时美国制造商设备滞销、中小企业购买设备资金匮乏且难以筹到贷款的问题,在美国税务当局的支持下,成为刺激经济的措施之一。20 世纪 60 年代,为促进战后经济复苏,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纷纷借鉴美国经验,融资租赁在欧洲、日本等国家迅速发展。70 年代,融资租赁开始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发展。1980 年,融资租赁进入中国。
目前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被誉为为“朝阳产业”,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一起构成现代金融的五大支柱。然而融资租赁在中国直到21世纪后,伴随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才进入正式发展阶段。融资租赁在中国的应用,已延伸至能源开发、交通运输以及基础建设等多个重要领域。作为供需资金的桥梁,融资租赁可以盘活社会闲置资金。从需求角度看,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资金,并且由于信用评级低于大型企业而不易取得贷款。采取融资租赁相比传统融资方式有两方面优势。其一,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比如中小企业贷款时,银行会对其经营、财务以及信用状况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查,企业信息不对称将会增加企业贷款难度,而融资租赁信息要求相对宽松,更适合中小企业融资(帅晓林,2016)。其二,降低融资门槛。银行信贷程序复杂,且需要抵押品,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资产少、规模小,难以满足条件,而融资租赁不需要抵押品,程序更为简单。从供给角度看,中国的投资结构比较单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吸纳闲置资金,高效利用资金,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优化。根据《2019 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①,融资租赁业的规模仍处于增长阶段。截止 2019 年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为 12130 家,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达到约66540 亿元人民币。
......................

1.2 选题意义
作为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融资租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和发展方向研究意义重大。国内对于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研究分析并没有涉及到新兴成长起来的融资租赁业,这是一个亟待弥补的缺口。研究我国现阶段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融资租赁业长远发展、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推进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本文的研究在实践上对 QC 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自身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 1- 1 本文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融资租赁的基本理论
融资租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渗透率较高,已成为金融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在中国,作为引进外资时的舶来品,融资租赁的社会认识度还存在不足。为进一步认识这一新型融资方式,下文将从概念和特征两方面介绍融资租赁。
2.1.1 融资租赁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融资租赁暂无统一的定义,通常指:承租人由于缺乏设备或资金,与出租人签租赁合同;出租人根据合同,按照承租人的要求和选择确定供货人并出资购买设备给其使用。承租人需按照合同分期支付租金。如果供货人属于第三方,就称之为直接租赁,出租人则被称作独立第三方租赁公司;如果供货人是承租人本身,则称之为售后回租形式。如果供货人是出租人,出租人称为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租赁物件在出租期间所有权属于出租人,使用权属于承租人。融资租赁通过物权分离从而降低承租人违约的风险。
融资租赁是传统租赁基础上的创新。从两者区别来看,在定义上,对照融资租赁,传统租赁是“2+1”模式,即两方当事人一个合同。承租人和出租人直接签订租赁合同,通过交付押金或是质押物租用设备等租赁物件,期满后交还租赁物并取回定金或质押物。融资租赁在这个基础上将出租人和供货人分开,以此盘活闲置资金及促销设备从而提高融资效率。从特点上看,经营租赁通常是短期交易,类似于一般的工商企业,经营租赁企业不需要特殊的监管,而融资租赁通常由于涉及金额高、交易周期长而需要特殊监管。
融资租赁与金融租赁:关于融资租赁能否等同金融租赁问题,学界尚存争议。在文献中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的直译为金融租赁,在这里“金融租赁”和通常意义上的融资租赁并无不同,均阐述融资融物这一模式。但在实践中金融租赁往往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即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这一类公司的名称,相比融资租赁范围较窄,即在实践中与英文名称相差甚远。融资租赁通常被作为一种交易名称,也可作为机构名称、会计处理名称及税目名称等(简建辉,2015)。后文中金融租赁均指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
..........................

2.2 效率的基本理论
效率在经济学上用于描述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包括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Farrel,1957)。前者是指企业一定投入下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后者指企业在一定价格和技术水平下合理利用各项投入的能力,二者结合可衡量企业综合经营效率。
2.2.1 融资租赁公司效率的概念与内涵
融资租赁公司的效率,在本文中定义为融资租赁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效率高低可以反映出融资租赁公司某个时期内的经营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制定有效合理的经营策略,提高自身经营效率。
融资租赁公司经营效率是指在其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经营活动中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之间的比值,主要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即企业综合经营效率。综合经营效率包括技术进步效率和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又可细分为规模效率:衡量企业经营规模扩大时产出增加的能力;纯技术效率:衡量管理、技术等要素的投入使得产出增加的能力。
2.2.2 效率的测算与评估
目前关于企业效率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两种:财务指标分析法及前沿边界法,其中后者又可以分为基于统计方法的参数法和基于数学规划方法的非参数法,两者测算技术效率的原理相同:首先构建生产前沿面,其次测算样本中某企业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该企业的技术效率。目前测算企业效率时被广泛使用的方法 DEA(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非参数分析方法。
图 2-1 CCR 模型图解
.............................

3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17
3.1 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程 ....................................17
3.1.1 融资租赁在世界的发展历程......................17
3.1.2 融资租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9
4 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经营效率综合评价.......................25
4.1 样本及投入、产出指标选择...........................25
4.2 融资租赁公司 MALMQUIST 指数测算及分析.......................26
5 融资租赁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40
5.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0
5.1.1 宏观影响因素........................40
5.1.2 微观影响因素.............................41

6 QC 融资租赁公司及其经营效率评价

6.1 QC 融资租赁公司发展历程
QC 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QC 公司”或“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6 月,由 A、B、C 和 D 四家公司发起设立,初始注册资本 0.50 亿美元。2015 年,公司实行股权变更及增资扩股事项,注册资本增至 2.07 亿元美元。截至 2019 年 3 月末,公司注册资本为 2.0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3.12 亿元),E 出资 0.89 亿美元,占总股本的 43.15%;F出资 0.25 亿美元,占总股本的 12.30%;G 出资 0.53 亿美元,占总股本的 25.58%;H出资 0.27 亿美元,占总股本的 13.18%;I(原名为 D)出资 0.12 亿美元,占总股本的5.80%。其中,E 和 F 均为 A 的全资子公司,故公司的控股股东为 A,实际控制人为×市国资委。
截至 2019 年 6 月末,QC 公司共有两家并表子公司,分别为 J 公司和 K 公司。其中,J 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1 月 12 日,注册资本 1.7 亿美元,QC 公司和 ZJ 公司分别持有 J 公司 75%和 25%股份。
截至 2018 年末和 2019 年 6 月末,QC 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 123.80 亿元和 142.32亿元。2018 年和 2019 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 9.46 亿元和 5.46 亿元,净利润 3.31 亿元和 1.57 亿元。
........................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 DEA-Malmquist 模型,结合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特点,选取资本金、企业员工人数、营业成本及借款与应付款项作为投入指标,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为产出指标,测算了我国 29 家融资租赁公司 2015-2018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即企业经营效率。得出结论如下:
(1)2015-2018 年,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综合经营效率呈逐年上涨态势,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态势。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技术效率指数同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波动趋势大致相同,表明 2015-2018年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经营效率的提高更多依靠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效率改善可能由于:近年来政府对融资租赁的重视和支持,鼓励并引导企业使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设备更新或企业扩建;另外,在全球经济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下,我国融资租赁公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了业务服务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组合,逐渐增强了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2)根据股东背景的不同,将 29 家融资租赁公司分为金融租赁公司、厂商系及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两类。对比分析两类企业发现,厂商系及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金融租赁公司,原因之一可能是前者相比之下具备一定优质客户资源和技术优势,能够保障设备的维修等其他专业服务,因此更受企业青睐;独立第三方租赁公司由于灵活度高,可以通过创新模式、优化产品组合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并且独立第三方租赁公司在租赁物上给予承租人更大的选择权;金融租赁公司由于受银行控股,很多时候只是信贷的一种补充形式,因而经营效率不及前两类公司。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