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通过分析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特点,得出旅游业中小企业容易引发信贷风险的原因,从增强创新和提升风险防范两个方面实现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质量安全的双赢局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融资难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国内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虽然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却迟迟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为了能够缓解这一问题,党中央先后推行了多项政策,例如降低贷款申请条件、提高贷款额度上限等。在 2018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此同时,习近平主席还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我们国家的金融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服务质量和产品类型远远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所以要求我们的金融业要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力度和风险防控能力。”如今,我国旅游业中小型企业发展速度之快,不但可以为国家增加经济收入,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可见,旅游业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大型企业相比,旅游业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发展快、效率高、周期短、经营成本低等优势。但同时,旅游业缺乏抵押物品,乡村休闲旅游更是地处偏远、交通通信设施不健全,致使乡村旅游没有形成规模化,站在银行的角度来看,为旅游企业融资缺乏安全保障,因此,银行是极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旅游企业的。但是,如果连银行都不能够给旅游业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那么旅游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度限制。为了能够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银行应当结合旅游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创新个性化、差异化的信贷产品,来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特征的旅游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真正提高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深蒂固,不是一日两日就能解决的问题,旅游业中小企业其在规模上同样属于中小企业范畴内,同样存在抵押物不足、经营风险高等困扰。但是,习近平主席说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我们要秉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构建出一个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适合旅游业中小企业有效发展的融资环境。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推动金融创新;还能够提高旅游中小企业的经营能力,促进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比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于旅游业内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创新,文章一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文章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现状,信贷产品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等;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的现状分析,包括国内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的创新发展情况、旅游业中小企业发展潜力的分析、旅游业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需求与现状和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内容为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的理论创新,包括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发展情况,旅游业中小企业发展潜力的分析和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也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对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进行实证分析,包括信贷产品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树立创新理念设计授信评分模型,针对旅游业差异化的融资需求设立特色贷款模式以及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渠道的创新等内容;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
论文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资料搜集法。通过搜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资料并作出归纳总结,研究了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证实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藩篱;同时,搜集了近些年来的旅游数据作为支撑,分析了旅游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取其中之精华,然后对我国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接着结合旅游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3)对比比较的方法。首先,文章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业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比分析了中小企业与旅游业中小企业二者之间性质的不同,发现旅游中小企业严重缺乏抵押物品,提出了商业银行在对旅游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中存着的问题。(4)经验借鉴法。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并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旅游中小企业的创新框架,包括渠道创新、理念创新、担保方式创新、授信模型创新等,旨在解决旅游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
2 相关文献评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Chomsisengphet S , Murphy T , Penningtoncross A (2008)引入美国次贷危机,指出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很多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而无法获得贷款,而次贷作为信贷产品创新有着巨大的前景,也让很多美国企业成功获得了贷款,然而,由于没能严格把控好风险,最终导致次贷演变成了一场金融灾难。
Siguaw J A , Simpson P M , Enz C A (2006)利用创新导向提出了创新框架,例如创新形式、类型和速度,进而影响到银行的绩效,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技术、员工、运营和市场领域。同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创新结果。
S Cosci(2015)通过对欧洲旅游业相关的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通过区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短期合作关系、长期合作关系),可以发现短期合作关系的双方积极效应非常强,而长期合作关系的积极效应则较弱,同时,短期合作关系减少了信贷配给,而长期合作关系似乎更有利于通过其他关系进行渠道创新。
Spanjol J , Tam L , Qualls W J , et al(2011)研究了个人和领导的动机如何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文章指出企业的高管依赖产品开发团队来执行产品创新,然而,管理层所制定的产品创新决策是否会成功实现呢?为了证实这一点,作者们选择了 124 名大四本科生,将他们分成两个团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当团队内部人员调节焦点匹配时,领导所规定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只有在团队人员调解焦点不匹配时,才会做出符合领导规定的目标来做出产品创新。
Dalla Pellegrina L , Frazzoni S , Rotondi Z , et al(2017)利用 2011 年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进行的第八次调查收集的大量小企业样本数据,调查了不同规模的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的能力,包括获得贷款的渠道和发放信贷的数量,利用工具标量技术
..........................
2.2 信贷产品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金融产品创新相关理论
对于金融创新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解释。目前影响较大、引用较多、相对权威的金融创新定义主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表述。
广义金融创新,它将金融创新与金融领域的重大变革相等同。金融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金融领域出现问题的时候,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金融创新”顺势而生。在金融产品创新时,应当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便捷性、规避金融风险为主,在创新方法上,主要有六种,分别是基本衍生工具的创新、基本要素改变型的金融创新方法、静态和动态复制型的金融产品创新方法、基本要素分解型的金融产品创新方法、条款增加(组合)型的金融产品创新方法、技术发展型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方法;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角度上,主要有四种,分别是从时间角度、从产品的角度、从条款的角度、从技术的角度。绝大多数的金融产品都可以通过六种方法和四个角度来进行创新,例如债券创新,普通的债券中的合约要素包括本金、利息、到期日,将这些要素进行改变,就可以创新出新的产品,如图 2-1。
............................
3 国内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的现状分析....................... 12
3.1 国内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的创新发展情况 .............................. 12
3.2 旅游业中小企业发展潜力的分析 ...................... 13
4 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的理论分析............................. 20
4.1 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特征 ...................... 20
4.2 旅游业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信贷产品的创新 .................. 21
5 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的实证分析..................... 23
5.1 信贷产品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 ...................... 23
5.1.1 RAROC 定价模型概述 ............................ 23
5.1.2 旅游业中小企业违约概率的度量 ............................. 24
5 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的实证分析
5.1 信贷产品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
5.1.1 RAROC 定价模型概述
在日渐竞争的商业银行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对于业务经营风险的判定和合理的规避越来越重视,而 RAROC 作为一种基于银行真实盈利水平的绩效考核指标,因其对贷款风险的衡量比较准确,更容易科学合理的为银行判断贷款的最低利率,从而被我国商业银行广泛应用于各项业务的决策中。RAROC 模型能够在保障商业银行股东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以及效率有明显的提高,所以说该模型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RAROC 模型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两种方法来对规避风险,第一种方法是针对预期损失来制定的,商业银行通过提取贷款准备金的方式对其当期收益进行冲减,从而抵御预期风险的发生及扩大。而对于一些不在预期内出现的损失部分,商业银行会通过经济资本缓冲等方式来进行弥补。
......................
6 结论与展望
旅游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况且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将着重改善经济结构,去化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企业,扶持知识型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中,必定是以这种固定资产匮乏的企业结构为主,银行也应该具有前瞻性,将此类型的产业作为未来的主要业务发展对象,调整目前的信贷结构。淡化对传统抵押物的偏好,丰富非物质抵押类型信贷产品,针对不同的产业周期阶段,设计不同的信贷产品,根据产业性质的不同创新不同的信贷产品,例如旅行社具有固定资产占用少,流动资金周转快的特点,因此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创新无抵押的短期信贷产品;而交通产业固定资产占用较多,因而可以创新抵押大额贷款或是长期信贷产品等。通过分析旅游业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特点,得出旅游业中小企业容易引发信贷风险的原因,从增强创新和提升风险防范两个方面实现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质量安全的双赢局面。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旅游企业以及银行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的旅游行业将会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在丰富国民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能够为国家、旅游企业以及银行带来不菲的收益。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