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如今,保险债权投资计划作为一种新兴的保险资金融资的方式,被广泛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保险债权计划是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投资产品,通过发行投资计划受益凭证,向保险公司等委托人募集资金,投资主要包括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或其他不动产项目,并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预期收益的金融工具。2015 年-2018 年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注册数量连续四年增长,逐渐成为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新型融资工具,是实现“银保企”三赢的新路径。“中信国安棉花片危改项目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募集的 25亿资金用于中信国安棉花片危改项目土地拆迁、归还股东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是早期较典型的保险债权项目。而中信国安未能按期偿还 2019 年一季度利息,北京银行作为责任担保方,提供本息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于3 月 15 日已代还 2019 年第一期约 3945.38 万元。据了解,该债权投资计划还附有加速到期条款,若中信国安于首个付息日起六个月内仍未支付投资资金利息,则该债权投资计划将提前到期,到期日为 2019 年 9 月 3 日。该事件使得北京银行代为承担了该保险债权计划的全部风险,也是此类保险债权计划产品首次违约风险的暴露。
1.1 研究背景
如今,保险债权投资计划作为一种新兴的保险资金融资的方式,被广泛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保险债权计划是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投资产品,通过发行投资计划受益凭证,向保险公司等委托人募集资金,投资主要包括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或其他不动产项目,并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预期收益的金融工具。2015 年-2018 年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注册数量连续四年增长,逐渐成为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新型融资工具,是实现“银保企”三赢的新路径。“中信国安棉花片危改项目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募集的 25亿资金用于中信国安棉花片危改项目土地拆迁、归还股东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是早期较典型的保险债权项目。而中信国安未能按期偿还 2019 年一季度利息,北京银行作为责任担保方,提供本息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于3 月 15 日已代还 2019 年第一期约 3945.38 万元。据了解,该债权投资计划还附有加速到期条款,若中信国安于首个付息日起六个月内仍未支付投资资金利息,则该债权投资计划将提前到期,到期日为 2019 年 9 月 3 日。该事件使得北京银行代为承担了该保险债权计划的全部风险,也是此类保险债权计划产品首次违约风险的暴露。
本文基于保险债权计划快速发展的背景现状,先后对保险债权投资计划产品的定价、信用增级形式、产品分布情况等进行介绍。然后以中信国安保险债权计划为例,从北京银行的角度出发,分析北京银行担保的利益驱动因素,剖析北京银行应如何评价偿债主体中信国安集团对保险债权计划的违约风险,以便为商业银行对保险债权计划投资担保、更好地开展银保合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于 2017 年 8 月在宁夏银川召开,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会议中指出,要切实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建设,保有服务意识并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资金稳定的优势,积极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枪资弹药”。保险资产配置任重而道远。针对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银保监会也深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在守住风险标准的前提下,实施改革创新的举措以打破阻碍、疏通融资渠道,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审批流程,降低资金成本,对于“一带一路”项目设立绿色通道。保险债权计划有助于推动保险资金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本文从商业银行新型融资工具——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角度出发,将保险债权投资计划与信用风险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分析、评价了保险债权计划产品的现状、发展、设计、定价水平,并从违约案例出发,深度分析了北京银行担保保险债权计划中应注意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探讨该保险债权计划违约事件发生的原因,设计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对商业银行为保险债权计划的担保的风险测算提供参考,为银保合作保险债权计划创新业务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于 2017 年 8 月在宁夏银川召开,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会议中指出,要切实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建设,保有服务意识并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资金稳定的优势,积极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枪资弹药”。保险资产配置任重而道远。针对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银保监会也深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在守住风险标准的前提下,实施改革创新的举措以打破阻碍、疏通融资渠道,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审批流程,降低资金成本,对于“一带一路”项目设立绿色通道。保险债权计划有助于推动保险资金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本文从商业银行新型融资工具——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角度出发,将保险债权投资计划与信用风险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分析、评价了保险债权计划产品的现状、发展、设计、定价水平,并从违约案例出发,深度分析了北京银行担保保险债权计划中应注意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探讨该保险债权计划违约事件发生的原因,设计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对商业银行为保险债权计划的担保的风险测算提供参考,为银保合作保险债权计划创新业务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
第 2 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保险债权计划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逐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展保险公司资产的投资渠道,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许元达(2012)[1]对保险债权计划发展历史、业务结构和实施流程进行了概况介绍,对当时公开披露保险债权计划信息和市场现状的整理分析,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保险债权计划作为新兴的项目融资工具给商业银行提供的业务机会以及相应建议。厉无畏、许平(2014)[2]提出可以以保险债权计划为主、信托计划为辅的债权计划吸引保险资金等长期稳定的资金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于宁、李康(2014)[3]对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现状、交易结构、监管政策转变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商业银行或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可以参与进这种融资方式。苏晓东和马楠(2015) [4]认为应积极推动债权和股权双投资轨道的协同发展模式,选择优质的海外资产投资资源,布局海外资产模式,实现保险资金的风险分散化,资源配置的多维化。从这些研究来看,保险债权投资计划近年来得以较快的发展,是保险资金青睐的投资方式。
我国商业银行与保险业也进一步加强了银保合作,叶青(2020)[5]指出了银保合作的相关概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促进银保合作发展提供了对策和建议。杨旭东(2020)[6]探讨了银保合作过程中的渠道转型和发展,为本文探讨保险债权计划银保合作业务提供了思考。王雷廷(2019)[7]分析了保险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主要模式与实践现状,分析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任洁(2015)[8]分析了在保险债权计划现状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借助险资的利益驱动和比较优势,为银行和地方政府平台参与保债计划提供了政策建议。刘蓓(2016)[9]分析了保险债权计划作为银保合作的新型融资工具,商业银行借助险资满足客户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维护银企客户关系、实现共赢,为本文研究商业银行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参考。
.........................
第 2 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保险债权计划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逐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展保险公司资产的投资渠道,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许元达(2012)[1]对保险债权计划发展历史、业务结构和实施流程进行了概况介绍,对当时公开披露保险债权计划信息和市场现状的整理分析,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保险债权计划作为新兴的项目融资工具给商业银行提供的业务机会以及相应建议。厉无畏、许平(2014)[2]提出可以以保险债权计划为主、信托计划为辅的债权计划吸引保险资金等长期稳定的资金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于宁、李康(2014)[3]对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现状、交易结构、监管政策转变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商业银行或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可以参与进这种融资方式。苏晓东和马楠(2015) [4]认为应积极推动债权和股权双投资轨道的协同发展模式,选择优质的海外资产投资资源,布局海外资产模式,实现保险资金的风险分散化,资源配置的多维化。从这些研究来看,保险债权投资计划近年来得以较快的发展,是保险资金青睐的投资方式。
我国商业银行与保险业也进一步加强了银保合作,叶青(2020)[5]指出了银保合作的相关概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促进银保合作发展提供了对策和建议。杨旭东(2020)[6]探讨了银保合作过程中的渠道转型和发展,为本文探讨保险债权计划银保合作业务提供了思考。王雷廷(2019)[7]分析了保险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主要模式与实践现状,分析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任洁(2015)[8]分析了在保险债权计划现状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借助险资的利益驱动和比较优势,为银行和地方政府平台参与保债计划提供了政策建议。刘蓓(2016)[9]分析了保险债权计划作为银保合作的新型融资工具,商业银行借助险资满足客户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维护银企客户关系、实现共赢,为本文研究商业银行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参考。
.........................
2.2 相关理论背景
2.2.1 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最早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施耐德(Schneider)教授于 1955 年提出的。该理论系统地介绍了风险的种类、成因及风险管理等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于银行而言,任何金融服务的核心都是风险管理,即运用科学、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步骤,对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度量、评价与控制,从而保证自身经营安全、风险可控、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2.2.1 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最早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施耐德(Schneider)教授于 1955 年提出的。该理论系统地介绍了风险的种类、成因及风险管理等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于银行而言,任何金融服务的核心都是风险管理,即运用科学、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步骤,对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度量、评价与控制,从而保证自身经营安全、风险可控、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保险债权计划是银行参与的一种创新性金融产品,同样也离不开风险管理。保险债权计划的风险特征跟传统融资业务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借助风险管理理论对融资主体的信用风险展开评价,识别影响信用风险的基本因素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度量各个因素的权重并运用恰当的模型对信用风险予以评估,最后为信用风险的控制提出一些见解。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反例也可能存在。

............................
第 3 章 保险债权计划的运作模式及现实分析 .......................... 13
3.1 保险债权计划的运作模式 .................................... 13
3.1.1 保险债权计划的定义 ............................... 13
3.1.2 信用增级的方式 ................................. 13
第 4 章 北京银行参与保债计划的案例背景分析 .......................... 19
4.1 中信国安集团保险债权计划的基本情况介绍 ................................... 19
4.1.1 人保投控-中信国安棉花片危改项目保险债权计划介绍 ........ 19
4.1.2 该保债计划的交易结构 ........................... 20
第 5 章 北京银行参与保债计划的风险评价与防范 ....................................... 34
5.1 风险评价与防范的必要性分析 ........................... 34
5.1.1 项目本身的风险 .............................. 34
5.1.2 北京银行承担全部风险转移 ......................... 34
第 5 章 北京银行参与保债计划的风险评价与防范
5.1 风险评价与防范的必要性分析
5.1.1 项目本身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这是关键风险之一。通常是国家级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保险债权计划的项目主体,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运营周期以及资金回收期很长,一般需要 5 年以上。北京银行应时刻关注保险债权计划项目的资金回收期,及时监督中信国安集团该项目的现金流状况,尽可能规避潜在流动性风险。
(2)政策风险。项目的正常运行可能会受到城市规划、劳资关系、价格、质量标准、税赋、专卖权、政策补贴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被迫延期甚至终止的现象。中信国安棉花片危改项目属于土地拆迁、改造项目,债权计划设立时,支持地块尚未正式开工建设,仍处于拆迁阶段,政策风险对后续项目存在影响。
(3)信用风险。因为未来的现金流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项目中期,需要对各参与方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考量,定期监督各参与方是否按照合同履行相应的职责。中信国安集团此次违约就是偿债主体信用风险的暴露。
(4)市场风险。项目的建设成本可能会随着利率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动,后期项目可能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项目整体的现金流,最终影响参与方无法按时取得预期收益甚至是投资成本。
...........................
5.1 风险评价与防范的必要性分析
5.1.1 项目本身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这是关键风险之一。通常是国家级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保险债权计划的项目主体,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运营周期以及资金回收期很长,一般需要 5 年以上。北京银行应时刻关注保险债权计划项目的资金回收期,及时监督中信国安集团该项目的现金流状况,尽可能规避潜在流动性风险。
(2)政策风险。项目的正常运行可能会受到城市规划、劳资关系、价格、质量标准、税赋、专卖权、政策补贴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被迫延期甚至终止的现象。中信国安棉花片危改项目属于土地拆迁、改造项目,债权计划设立时,支持地块尚未正式开工建设,仍处于拆迁阶段,政策风险对后续项目存在影响。
(3)信用风险。因为未来的现金流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项目中期,需要对各参与方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考量,定期监督各参与方是否按照合同履行相应的职责。中信国安集团此次违约就是偿债主体信用风险的暴露。
(4)市场风险。项目的建设成本可能会随着利率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动,后期项目可能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项目整体的现金流,最终影响参与方无法按时取得预期收益甚至是投资成本。
...........................
6.1 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北京银行担保中信国安集团棉花片危改项目不动产保险债权计划的案例进行研究,在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之后,阐述了保债计划的信用增级方式、交易结构、比较优势以及商业银行参与的五种创新模式,针对我国保债计划的发展现状,从发行注册、投资期限、领域分布和投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现实分析。之后对中信国安集团保险债权计划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采用该融资计划的动机、北京银行担保的利益驱动因素以及违约事件爆发对各方造成的影响。针对北京银行最终承担了该保险债权计划的全部风险,通过对偿债主体的公司治理情况、财务风险和信用评级合理性进行评估,来分析造成中信国安集团违约的原因以及债权计划期内对融资主体风险评价和防范的必要性。结合 Z-Score 财务风险分析、主成分分析和 Logit 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融资主体违约风险的主要变量,并和相关多元化企业做进一步的对比,分析中信国安集团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距。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北京银行在该保险债权计划中发挥了“担保+托管+财务顾问”的作用,商业银行在银保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学习采用这一创新模式。该模式下商业银行不仅可以收取相应的担保费和托管费,增加收入来源、完善现代银行中间业务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还不必占用信贷额度,这有利于维系重要的客户资源。同时,以托管为平台,不仅可以沉淀客户资金,享受利差收益,还可以拉动负债业务发展,增强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调控能力。最后,加强与保险公司的深化合作,为疏通险资渠道、加强银保合作提供新的市场机遇,充分发挥现代银行作用,有助于实现“银保企”共赢。
(2)目前,保险债权投资计划对增信措施和担保人实力要求很高,但却常常忽略了对融资主体本身的审核,北京银行在该保险债权计划中存在盲目担保、激进投资的行为,该保险债权计划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项目本身缺乏稳定的现金流等问题。一般而言,针对项目本身,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和发债的方式来融资,而通过吸收大量保险资金融资的企业,通常是受到融资约束或者增信达不到要求的企业。由于相关监管机构对产品的增信措施和风险管理都有要求,所以保险公司发起债权计划时都过于的重视担保人的实力,而忽视了项目本身和偿债主体的风险,从而降低了产品整体的偿债能力,并使得银行承担了全部的风险转移。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