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以来,改革开放 41 周年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国庆、元旦、春节小长假外出旅游。不仅是国民选择外出旅游,随着我国科技、教育以及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入境来中国旅游,例如北京、成都、西安、上海、三亚、昆明都是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当假期外出旅行变成了时尚的标杆,人们假期放松的最佳选择,旅游业随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成为,例如:云南、海南旅游大省的重要经济支柱。
2019 年初,文化旅游部公布了 2018 年中国市场旅游的情况:国内旅游比上年同期增长 10.8%,总人口高达 55.39 亿人;出入境旅游比上年同期增长 7.8%,总人数高达 2.91 亿人;通过旅游行业就业的总人数有 7991 万人,占全国工作人口的 10.29%左右。

表 1-1 近五年国内旅游情况表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在 1980 年代,英国教授肯尼斯·西蒙兹第一次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一词;而他给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是:经过对企业成本进行各方位的分析,可以为管理层提供更及时的信息,以便管理层能够对做出高效的决策。
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名为迈克·波特的学者,曾经出版过《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两本经典的书籍;在书中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全面的解释,对价值链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分析,并且对价值链的分析融入了横向和与纵向价值链分析的新方法,他认为企业中的价值活动与价值链的关系密切。1993 年美国知名学者桑克等出版名为《战略成本管理》的著作,在这本书中桑克最先提出了利用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与价值链分析三大方法对企业成本进行系统的管理和分析。
经过来自克兰菲尔德工商学院(1995)、Blocher(1998)等机构、教授、学者的研究,对战略成本管理进理论行了逐步的规范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随着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更多的专业机构和教授投入到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证研究当中,随之更多企业接受战略成本管理、使用战略成本管理。
英国教授罗宾·库伯(Robin Cooper)(1998)对作业成本法一向比较推荐,他认为将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相结合打破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形成了优于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这样的体系将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各个作业部门、企业的竞争对手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方便了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成本信息和企业外部成本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将企业内部的每一项小工作都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更高效的降低成本,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选择最适合企业的成本战略规划,获得长远的成本优势。
亨利·德克尔(Henry Dekker)在 1993 年的时候发表相关期刊,文中表述他认为想要降低成本,获得成本优势,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是核心的方法之一,可以从多角度的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控制。
................................
2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概述
2.1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2.1.1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美英管理会计学者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并且在其倡导下逐步形成的。战略成本管理是从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视角研究企业成本的动因与控制;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分析、战略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将成本管理与酒店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的融合,力求企业获得长远的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都越来越激烈且复杂的,所以在不同行业的企业对战略成本管理产生了不一样的需求。企业需要将竞争战略作为酒店发展的重心,战略成本管理打破传统成本管理将目标局限于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在成本管理中节约成本始终都是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在酒店中利用战略成本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性价比,开发新产品更是一种好的途径。其次战略成本管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管理过程,随着大环境和企业的战略不断变化,这样能与市场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1.2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讲究从成本的源流入手直到最后的产成品、销售环节,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其中包含了以下特点:
1. 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广泛性
战略成本管理源于传统成本管理但高于传统成本管理。从战略的角度研究企业成本的动因,是将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效的融合;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同理竞争对手也属于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之一,所以对内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探究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石。战略成本管理重视企业所在的市场环境,不仅在产品的生产与开发阶段注重成本管理,更是将成本管理的理念贯彻的用于与产品上流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与销售阶段的客户的联系。战略成本管理将眼光放在产品原材料的购买,产品生产加工以及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充实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最终销售给客户。在研究成本动因的同时需要对显性成本动因引起足够的关注;但例如:员工凝聚力,服务质量等隐形动因也需要全方位的思考。
2.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
战略成本管理比传统成本管理更长远,打破了时间维度的限制,具有长期性的特征,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会计年度。需要对企业面对的竞争进行不断地分析,不断地调整出适应的战略成本管理,以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市场中能够保持足够的核心竞争力。

表 3-1 XY 酒店楼层分布情况表
...................................
2.2 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
2.2.1 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1.两者的成本研究目标存在差异。战略成本管理主要利用目标成本发、竞争优势法等,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市场相结合,更是将成本管理的理念贯彻的用于与产品上流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与销售阶段的客户的联系。战略成本管理将眼光放在产品原材料的购买,产品生产加工以及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传统成本管理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过分强调将每个环节的成本降至最低,耗能最少,但却往往忽略了对全局的成本结构的把控。
2.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动因比传统成本管更丰富。战略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价值链,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以整体市场环境为背景,分析成本动因使得企业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传统成本管理的成本动因主要涉及生产部门的原材料和财务部门的工资费用等成本,内容单一相关部门少,不能以市场变化作为研究重点随之做出适宜的改变,缺乏全方位、多元化的成本管理。
3.两类成本管理的基础思想不同。战略成本管理是根据环境不断做出变化的一个过程,避免企业重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成本管理的特点是思想单一、是一种静态管理模式,会过度关注某一会计年度的经济利益。
2.2.2 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是时代飞速发展,市场逐步透明化的产物。买方市场的环境决定了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将成本与市场经济结合研究。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有:
1.强化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把眼光放得更远重视企业未来,着重考虑整体的企业利益和长远的发展目标,考虑整体利益以及长期的发展,让企业经营战略、战术发挥相互作用,着眼于更长远持久的经济利益。
2.不断更新公司的价值理念。现代成本管理其宗旨是在降低各环节各项成本的同时实现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率,其最终目标是将经济利益大幅度的提升,增强经济实力。企业企图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翘楚,还需要考虑产成品的价值和利用率,这或许成为我们选用更低的经营成本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具有较大的优势。
3.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管理层选择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度过重重考验;企业是否能生存获利大部分取决于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依据市场变化来作出相应的改变,与市场有较好的协同能力。
..........................
3 贵州省 XY 酒店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
3.1 贵州省 XY 酒店基本情况...................................15
3.2 贵州省 XY 酒店现状...........................16
4 贵州省 XY 酒店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设计........................................22
4.1 贵州省 XY 酒店战略环境分析......................................22
4.1.1 贵州省 XY 酒店宏观环境分析..................................22
4.1.2 贵州省 XY 酒店行业环境分析...................................23
5 贵州省 XY 酒店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38
5.1 优化人才队伍...............................................38
5.2 改善硬件、软件设施........................38
5 贵州省 XY 酒店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
5.1 优化人才队伍
根据对贵州省 XY 酒店的了解和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经过对 XY 酒店进行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后对该酒店的成本管理环境有更全面、细致的认识。XY 酒店组织结构完善,有良好的成本管理基础;相信经过领导层和各级员工的共同努力,能够将战略成本管理与酒店自身的情况更好的融合,完美的搭配才能更快更好的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
贵州省 XY 酒店识别了自身的战略定位,对外内部价值链进行了全面分析,进一步识别了更多的成本动因,三个方面同时结合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更快的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时,XY酒店应当注意弥补成本管理中已经发现的不足。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社会的竞争,酒店行业的竞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各行各业,甚至各个城市都在进行“抢人才的大战”。人才是酒店长远发展必要条件,XY 酒店应当抛弃旧观念认为酒店行业,服务行业招聘素质和文凭偏低的员工会降低酒店成本;恰恰相反 XY 酒店需要招聘高素质高学历的一批人才,给酒店注入新鲜的血液赶上社会的大趋势。只有将成本管理更好的与酒店的情况相结合实施更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节约成本,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而往往高素质高文凭的人才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只有在这样的领导下才能让 XY 酒店越走越远。
...............................
6 结论与展望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变换,酒店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本土经济型酒店来说,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是目前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挑战。要想在日新月异的酒店行业中站稳脚跟,XY 需要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获取更低的成本优势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通过对 XY 酒店进行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通过对 XY 酒店目前的成本管理的研究分析,能够了解到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传统成本管理制度和理念不符合 XY 酒店发展的需求,人工工资成本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较低,酒店成本管理理念传达不到位,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XY 酒店有必要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找出传统成本管理无法发现的缺陷。
1.本文主要对 XY 酒店进行了战略成本的实证分析,分别从战略价值链、战略定位和战略成本动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多三个维度的分析找出现有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保证 XY 酒店更有效的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在本文第五部分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将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和实施保障了 XY酒店获得长期的竞争力。
2.通过对贵州省 XY 酒店的战略成本的案例分析,可以将战略成本管理运用在贵州与 XY 酒店有相似环境的别的酒店,对 XY 酒店进行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分详细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不仅适用于 XY 酒店,也对其他本土经济型酒店甚至连锁经济型酒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本文是以 XY 酒店作为案例分析,在其中云中战略成本的管理方法,对XY 酒店进行的分析没有对其他类似的酒店进行调查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我们国家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关于酒店行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证分析也就更是寥寥无几,虽然在文末针对 XY 酒店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提出了保障措施,但针对战略计划、激励机制的详细分析还要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完善,所以本文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还可能存在不足之处,结论也有待完善。本文运用的分析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对本土经济型酒店具有一定的参考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