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排产方法和SAP系统批量分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xxsc 点击次数:58
论文字数:50000 论文编号:sb201302121953526597 日期:2013-02-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轮式装载机被广泛地使用在土、石方装、卸方面,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土方机械,在矿石场、建筑工地、道路建设、工厂内搬运、货场散料装配、港口装卸、水利工程设施施工等方面被广泛的应用,进行的装卸、伊运、起重、牵引等作业中,是一种多用途、高效率的工程机械。2004年之后,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稳健增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和中西部开发战略的强力推进,轮式装载机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多年持续的“高速增长”局面。我公司作为装载机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身居行业前三位,如何根据行业特点,做好生产计划,为销售需求把好脉,提高市场占有率,突出了生产计划安排的重要性。根据工程机械行业的统计信息,国内16家装载机主机厂2010年实现销售量约106749台,比2009年增长约33. 70%,2011年增长也达到了约149837台,销售量在135023台左右。从世界各国情况看,“世界交通、能源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发展迅速,各国每年投资额大约都在数千亿美元以上,俄罗斯、巴西、美国和中东、东南亚等是近几年的装载机主要销售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均在万台以上”2011年上半年,国内装载机、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需求量自2010年底到2011年6月份持续旺盛,演绎了工程机械生产、销售史上的神话。市场需求量持续稳定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国内前四家主要装载机生产厂家,产销基本都在4-5万台,装载机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虽然国外的装载机生产厂商如美国的卡特彼勒、日本的小松等进入了中国市场,装载机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装载机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只要努力创新,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提高整机的性能的前提下,做好生产计划安排,产品源源不断的供应市场,通过质优价廉的产品满足用户需要,自主品牌的装载机、挖掘界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占领制高点,获得巨大经济效益。装载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为我国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重大的贡献,直接影响到国家交通运输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农田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国防建设等领域的发展。全球化的经济格局对我国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机遇,但也对国内外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带来了压力,这也是对工程机械配套资源的全球竞争。谁能准确的向市场供货,并且最大限度的控制好库存,就能获得最大的收益,企业就是行业的领导者,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在物料管理方面大有作为,在产销信息共享,面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及时满足市场需要,已是大势所趋,所以,研究工程机械的生产排产方法,形成可操作的排产模式,是公司在上SAP系统过程中很有帮助的一个助手,助推SAP能更稳定的运行,提高人力资源、时间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决策的速度和准确率。
1.1.2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众所周知,生产的过程就是通过工艺流程和ERP中构建的B0M,将人、机、物、料和成本、信息、技术等生产关键要素(投入)转化为有形产品/或服务(无形产品)的变化过程。生产排产数学建模的意义就在于生产能力一定的前提下,通过MRP算法和计划排单模型[6],将生产节奏和销售节奏同步,不浪费生产资源、不造成库存积压,解决生产的不是销售的矛盾,以实现零库存生产为最高目标,实现制造速率与客户需求速率一致,专注于客户需求,设置一个标准,使所有的市场订单都能快速的相应到流水线上,实现生产周期最短化,减少部门领导决策时间,既满足销售需要又能使生产更为均衡,减少因产品品种突发性切换引起的生产时间浪费,将在制品库存超市前移至流水线上来。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大型工程机械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如何将产品快速投入市场,在每年的生产旺季(上半年)凸显重要性,如何在生产淡季(下半年),做好库存控制,保证订单及时交货,挑战行业交货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都是与产品能源源不断的供应市场分不开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生产“指挥棒”,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分解信息数据,迅速的将市场需求信息导入到生产系统。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以指数平滑法构建销售需求模型,服务于公司的发展目标。生产过程实现产销一体化下的生产排产科学方法的优点:柔性大、反应快、效率高、无库存积压、融合了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的优势,消除需求变异的“牛鞭效应”,使用PDCA工具优化产销均衡下的整体绩效目标,同传统的产销排产方式相比,使生产链上的各目标客户均能提前了解订货点,不需要增加赶工成本,改善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营绩效。对比传统的库存代销生产排产方法模式和本课题研究的工程机械生产排产方法和应用将销售需求预测科学化是与传统预测的不同之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制造性生产管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新的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如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 ERP),大量定制生产(Mass Customization, MC)、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 AM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等。市场的需求信息迅速变成“生产语言”,快速转成车间作业计划实现产品品种和数量订单交货期最短化,并且保证这种信息“翻译”连续化。我们将专门收集、整理、分析、分解、传递信息的这种模型渠道,简称均衡排产模式,促进生产和市场联动,既满足市场的销售需求又能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值得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1.3. 课题解决的实际问题 .....................15-17
第2章 销售需求预测模型及应用 .....................17-25
    2.1 销售需求现状 .....................17
    2.2 常见的预测方法 .....................17-19
    2.3 预测模型对指数平滑法的应用 .....................19-20
    2.4 平滑指数法建模的计算公式 .....................20-23
    2.5 本章小结 .....................23-25
第3章 排产方法和SAP系统批量研究 .....................25-39
    3.1 生产排产分析方法 .....................25-26
    3.2 产品排产品种数量的优化 .....................26-30
    3.3 排产平衡原则和SAP实现 .....................30-32
    3.4 SAP系统排产批量的研究 .....................32-37
    3.5 本章小结 .....................37-39
第4章 构建订单优先的主生产计划均衡模式 .............39-57
    4.1 特殊订单 .....................39-42
    4.2 订单到达数学分析..................... 42-44
    4.3 订单优先应用排队理论 .....................44-47
    4.4 订单优先的生产策略 .....................47-49
    4.5 主生产计划的均衡模式..................... 49-52
    4.6 主生产计划排产实例..................... 52-55
    4.7 本章小结 .....................55-57

结论

本文根据当前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和生产特点,结合前人研究的结果,主要是对现有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来满足企业产销实际的需要。通过分析销售模型,提出了最适合我们公司对销售预测的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和实际试验分析。确立的销售预测模型和进行科学排产方法的研究,是完全结合了公司的生产排产的实际。当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在获得了相对准确的销售预测后对生产排产首先进行分析,分析库存,再形成后续的周度准时生产计划的排产和周度预测计划的排产。本文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结合了实际的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SAP系统的应用,研究了各种方法和SAP系统的结合,实现订单优先的主生产计划排产均衡模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研究中有突破:
1、构建了科学的排产方法,通过公式系统分析,借助SAP系统平台,将销售信息快速导入到生产系统,形成物料计划,实现生产制造的快速反应,柔性制造。
2、实现了库存控制方面的积极影响,厂内外库存保持平稳,库存增加幅度远低于市场销售份额增加的速度。
3、对差异化订单快速生产的提升,再订货点的相应时间短了,来了客户的特殊订单,根据订单优先原则和SAP系统对这种模式的支持,可以实现快速的插单生产,实现订单最短交货日期1天交货。

参考文献

[1]陈慧芳等.机械制造实施ERP中BOM的构建研究.机械制造,2003.41(462) ; 14-16
[2]陈庄等.ERP原理与应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戴德宝等.物料需求计划算法的改进.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 29(2): 65-67
[4]杜宇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ERP的应用研究与幵发.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5): 56-58
[5]金典.ERP系统中流水编号的自动实现方法研究.机械制造2003. 41 (466): 10-12
[6]林铿等.基于遗传算法的ERP生产计划排单模型.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2. 3(4): 52-56
[7]林勇等.基于提前期通用件安全库存管理.系统工程.2003. 21 (1) :71-75
[8]刘艳凯等.ERP系统中B0M构造方法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一CIMS.2003. 9(4): 309-313
[9]刘玉梅.关于指数-72滑系数测定问题的再思考.研究论坛.2000(6):32-33
[10]米翠兰.二次指数平滑法的研究与应用.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0. 2(5): 524-525 


上一篇:铜试件预处理的研磨与抛光机械的工艺研究
下一篇:机械工程师论文范文:机械零部件企业竞争战略实施和保障分析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