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软交换长途网作为中国联通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先进性对中国联通在日益激烈的电信竞争中保持优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因此,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极高,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行有效的全程全网的质量管理。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自2007年5月启动,涉及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点多面广,统筹协调困难;各省之间情况不尽相同,复杂度高;牵扯到的业务种类多,施工难度大。
该工程本身所具备的各类基本特征,对于同类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l)本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错过了完成时限,不仅会影响到中国联通未来网络演进的需要,还会影响到中国联通整体长途网的服务质量,对网络的安全构成威胁。
2)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建成后的总规模以及后续各期的规模都是很明确的。对网络的结构设计、主设备以及所配备的网络管理系统,都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对网络未来的服务质量等级也提出了明确与详细的要求。
3)在开始建设之前,通过立项、可研、计划、设计等前期工作,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的范围是确定的,在实施过程中不会有太多的改变。4)该工程项目包含30个分省子项目工程,及若干个先后顺序不同(如:机房改造项目、传输扩容项目等)的多个子项目,这些子项目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每个子项目的质量都影响制约着总体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5)该项目在工程建设实施大规模展开之前,总投资额、后续分期投资额,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等已经通过严格的计划设计和评审,可研中已通过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确定了投资费用。
6)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包含着若干不确定的因素。各种设备供货时间的准确性,其设备性能是否正常等,事先都有无法确保万无一失的因素,因此还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
7)该项目施工区域涉及到30个省市自治区,领导者与管理人员很难亲临每个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控。总之,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无论从规划建设,还是从验收与业务加载的整个过程技术复杂度与项目管理的难度,与其它工程项目相比都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因此,利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对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汇接网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的总结与研究,提出适合类似软交换长途网项目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中国联通整体工程的质量,确保联通对原有多张长途网络进行整合的顺利实施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1.2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以项目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按照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控制策略与质量保证的相关思路与方法,通过对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的业务需求、拟建规模、技术规范以及项目实施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该项目的立项与可行性研究、设计、实施等各个阶段的关键环节总结出了适合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策略与质量保证方法。并最终总结出适合类似软交换长途网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模式。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指出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确定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第二章项目质量管理综述和理论知识研究。介绍了质量管理和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通过研究和总结项目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的项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根据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的特点分析总结出对该项目进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第三章从项目质量计划的角度对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进行分析和阐述。第四章从项目质量控制的角度对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环节进行分析和阐述,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的理论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质量控制的流程和要求,并详细阐述控制措施的细节落实情况。第五章从项目质量保证的角度对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出各个环节的保证和保障措施。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阐述了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第二章 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概述
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是将软交换技术应用于长途网中,在中国最早进行大规模商用的是基于软交换的长途汇接网,软交换长途汇接网可以为GSM网络及3G电路域网络提供省际话务汇接。随着长途软交换的成功应用,目前各运营商均开始大规模进行软交换网络的商用进程,如固网的长途软交换、固网本地网的软交换应用、大客户接入的软交换应用、GSM移动端局的软交换应用等。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的一期工程,建设一张基于IP承载技术的软交换长途网,满足中国联通2009年的长途业务发展。工程的规模和容量如下:工程项目在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建设中继媒体网关兼信令网关TMSCMGW(TMG/SG)设备,全国共建有36个TMG/SG,其中在广东、浙江、山东、河南、北京、江苏各建有1对,在其余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建有l个TMG/SG设备。36个TMG/SG设备总容量(TDM侧)为25860个El端口和4358条64Kb/s七号信令链路。本期工程项目在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湖北、四川、山东、江苏、浙江、陕西、黑龙江、河北、福建、河南、安徽、湖南、新疆、内蒙、吉林、云南等20个省各设置1对TMSCServer,其中北京、_[海、广东、四川、陕西等5省的TMSCServer负责处理本大区内所辖省的长途话务,其他15个省均为处理本省长途话务。每对SS均互为备份(配置管理完全相同),一旦单个SS出现故障,则由配对的SS接管其全部业务。19对SS设备总的处理能力为“2649XZ”万BHCA。工程项目还建设软交换长途网管系统OMC,集中设置在总部,其他省市通过反拉终端,利用工P承载网MPLSVPN实现各省网管终端和北京网管中心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对本省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长途软交换网络系统OMC可实现分权、分域管理功能。
第三章 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日的质量计划.......................14
3.1项目质量原则和目标..........................................14
3.1.1项目质量原则................................................14
3.1.2项目质量目标...........................14
3.2项目的工作范围......................15
3.3技术规范和标准..................................................16
3.4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28
3.5质量管理程序...................................................29
3.6质量计划管理模式总结............................................30
第四章 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32
4.1工程中各个阶段的项目质量控制内容..............................32
4.2工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33
4.2.1立项、可研、初设阶段.......................................33
4.2.2工程设计和实施前期准备阶段..................................34
4.2.3工程实施阶段.............................................34
4.2.4工程验收阶段............................................35
4.3工程项日协调的质量控制流程......................................36
4.4质量控制管理模式....................................36
第五章 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网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37
5.1工程项目内部质量保证.....................................37
5.1.1进度保证措施................................................37
5.1.2资源保证措施........................................39
5.1.3实施人员保证措施............................................39
5.2工程项目外部质量保证............................................39
5.3质量保证管理模式........................................41
结论
第一、在类似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方面,必须从工程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出发,确定工程建设的规模与建设工期阶段划分,分析可供项目使用的资源,明确项目的领导与管理机构;理清项目本身可能会涉及到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并制定各阶段详细的时间计划;针对项目中涉及的网元设备、相关机房条件、网络的维护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提出明确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二、为做好类似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首先应该将工程划分为五个大的阶段,即:①立项、可研、初期设计②工程实施前的准备③项目实施④业务加载⑤项目验收。然后明确每个阶段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确定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流程;并且针对每个阶段分别确定质量控制方法与更为细致的质量控制流程。
第三、在质量保证方面,首先从内部做好质量保证措施,明确整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在工程主要设备和配套设备进行安装、调测及业务加载等环节中对进度进行控制;对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设备数量与质量,以及供货时间要严密跟踪把控;成立专门的项目实施机构,明确管理人员与管理职责,选择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在外部质量保证方面,重点在于选择具备足够资质的设备与服务供应商,确保其提供的设备与服务能够完全满足既定的技术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