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
导读:众所周知,工程硕士教育自创建以来,已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但是,工程硕士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引起了人们对其培养质量的密切关注和担忧。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绪论
0. 1问题的提出
工程硕士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与工学硕士有不同的特点。工程硕士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我国于1984年开始工程类型硕士培养试点,20多年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持续的发展,并已成为所有专业学位中培养单位最多,培养领域最广,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众所周知,工程硕士教育自创建以来,已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但是,工程硕士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引起了人们对其培养质量的密切关注和担忧。关于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还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优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成为本课题探讨的问题。
0. 2研究的意义
“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研究”的选题,主要着眼于通过问卷调查、观测和访谈等方法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现阶段工程硕士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工程硕士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从理论上丰富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理解;又符合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因而,研究和探讨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无论是对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实践还是对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理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论意义:把影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深化对工程硕士教育的本质认识。我国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时发表展的要求,相对学术性学位教育而言,在生源、培养取向等方面相差甚大。研究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可以进一步理解工程硕士教育的特性、工程硕士教育与学术性学位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从理论层面深化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学术性学位教育的理解,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对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工程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矛盾,引导和规范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完善,使工程硕士教育朝着健康有序的轨迹发展,进而更好地顺应世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2)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探讨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问题,不但符合时发表展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还能为相关部门加强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宏观指导与管理提供参考,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外文文献
[1]UNESCO. 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R].UNESCO, 1998. [2010-I1一12].
[2]UNESCO. 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R]. UNESCO, 1998. [2010-11一
[3]Dorato, Peter, Lyons, William. Master of engineering:Past,
present, future [C]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EE Annual ConferenceProceedings,2002.
[4] Fillo, John A. Reforming the 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 [C]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EE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96.
[5] Penfield Jr. Paul. Guttag, John V. MIT EECS master of engineering:a status report[C〕IEEE,Proceedings一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1994.
[6]Thorn, Brian, Carrano, Andres:Development of master's programs in sustainable engineering[C〕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une 24,2008.
中文文献
1.著述
[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789.
[8]张文修,王亚杰.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1.
[9]刘惠琴.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0]张文修,王亚杰.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1.
2.论文
[11]杨玉良.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一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 科院院士杨玉良答记者问[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门户网站,(2009-03-02)[2010-03-0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s. d.)[2010-03-02].
[13]陈谷纲,陈秀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育,2006 (7):28-32.
[14]王亚杰,任增林.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的建立发展及其质量保证体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 (1) : 25-27
[15]罗永明,徐忠勤.再谈学科(专业)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自我评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 (4):38-40.
[16]朱建伟,左显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估方案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 (1):89-92.
[17」李春英,李传威.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 (4):13-15.
[18」魏晖,陈宗基.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 (6):36-39.
[19]秦荣.市场化:工程硕士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4):68-71.
[20]古瑶,杨秋波.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内控机制的建构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 (3):50-52.
摘要 4-5
ABSTRACT 5-6
绪论 9-20
0.1 问题的提出 9
0.2 研究的意义 9-10
0.3 相关概念界定 10-13
0.3.1 专业学位 10-11
0.3.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11-12
0.3.3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12-13
0.4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8
0.4.1 国内研究现状 13-17
0.4.2 国外研究现状 17-18
0.4.3 尚存在的问题 18
0.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8-20
第一章 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20-26
1.1 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 20-22
1.1.1 生源主要是在职人员 20
1.1.2 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取向 20
1.1.3 按工程领域进行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 20-21
1.1.4 论文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21-22
1.2 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现状与问题 22-26
1.2.1 导师指导不到位,指导效率不高 23-24
1.2.2 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24-25
1.2.3 课程设单一与课程教材内容滞后 25-26
第二章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初步筛选 26-31
2.1 导师的指导 27-28
2.2 学生的学习 28
2.3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材 28-29
2.4 学位论文写作 29
2.5 学校的支持 29
2.6 企业的配合 29-31
第三章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31-41
3.1 调查研究设计 31-32
3.1.1 调查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31
3.1.2 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31
3.1.3 调查内容 31-32
3.2 调查结果统计 32-41
3.2.1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一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32-34
3.2.2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二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34-41
第四章 核心影响因素的确定及理论阐释 41-50
4.1 核心影响因素的确定 41-45
4.1.1 一级影响因素的确定 41-42
4.1.2 二级影响因素的确定 42-45
4.2 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核心因素的进一步阐释 45-50
4.2.1 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最终体现 45-46
4.2.2 企业的配合对工程硕士培养至关重要 46-48
4.2.3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工程硕士持续学习的强有力的保证 48
4.2.4 导师的指导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48-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62
附录一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教授、专家问卷) 55-58
附录二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58-61
附录三 专家教授访谈提纲 61-62
研究成果 62
您可能有工程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工程论文硕士论文频道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