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结合相关理论选择债券违约企业渤海租赁作为案例公司进行研究,分析了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对渤海租赁公司的影响,同时选取同行业排名位次相邻的平安国际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渤海租赁债券违约发生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并对渤海租赁公司未来发行债券提出违约风险防范措施。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为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由于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增加以及债券融资的优点让债券融资方式日益盛行,使得我国债券市场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以及债券存量规模不断扩大。根据wind数据库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债券市场总存量金额高达143.5万亿元,其中2022年我国各类新增债券发行量达62.59万亿。虽然债券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债券违约风险仍大范围存在,企业债券违约频繁发生使得债券信用危机蔓延至各行各业,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已成为常态化(李慧,2012;Jobst,2021)。
2014年“11超日债”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的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违约所带来的信用危机影响了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也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债券违约也成为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企业债券违约发生的具体原因,并针对债券违约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债券违约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租赁公司而言亦不例外。据wind行业报告统计,2020年债券市场违约事件涉及106家租赁公司,涉及金额814亿元。企业认为发行债券获得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相比其他筹资方式优势较大,因此行业中的企业纷纷通过债券融资来进行扩张活动,但盲目的扩张所带来的结果便是租赁企业中的债券违约事件不断增多。其中尤为关注的是2022年3月,债券市场新增的渤海租赁债券违约事件,其累计违约金额高达36.82亿元,因此本文以渤海租赁债券违约事件为例,进行债券违约原因与防范研究有重要意义。
.............................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债券违约产生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企业债券发生违约会对资本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信心。如何更好防范企业违约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国外学者中,William(1962)最早从企业负债和企业资产两个方面来研究企业违约,他认为如果把公司的债务看成是纯贴现的债券,那么债券到期后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便下降到该债券的票面金额之下,便会衍生违约问题。随后学者围绕债券违约影响因素、防范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1]Elizabeth(2020)认为发债企业的债券期限结构的不同是债券违约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2]Brahmana(2022)通过实证模型揭示到信用利差与企业债券违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3]近年来我国实质性债券违约事件频发,因此对这一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
国内学者中,黄智锋(2002)聚焦于违约估值,通过综合比较探索出适用于我国债券违约风险的结构模型。[4]随后,关于债券违约的问题的研究便随之展开。杨新燕(2017)认为债券违约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不足。[5]张彬(2018)认为企业的债券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此便衍生出了企业违约概率。[6]刘惠好(2021)通过借助财务信息来识别企业的债券信用风险。[7]何德旭(2022)更是借助利率风险因素以及流动性风险因素对公司的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揭示,推动我国企业债券风险研究走向深入化。
...........................
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债券违约
财务管理论文怎么写
债券实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金融契约,是债券发行人为了募集资金向投资人签订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及利息的承诺。根据发行的债券期限的不同,可将其界定为短期融资债券、长期融资债券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短期融资债券。
债券违约指发行债券主体未能按照债券协议到期履行应负担的契约义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以下3种情况判定为发债方违约:第一种是契约关系形成但发债主体到期无法偿还债务或延迟支付;第二种是契约关系形成但发债主体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面临破产、重组等情况;第三种是发债主体试图通过债务置换来履行契约义务。本文研究的是第一种情况,即因到期发债主体无法按照约定偿还债务而形成的债券违约。
2.1.2债券违约风险
债券违约风险是指发债方不能到期偿还本金或利息,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债券发行后随着发债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发债企业的营业收入也会存在不确定性,会影响到企业的到期的偿还能力,若到了还本付息的时间发债方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势必会导致无法如期偿还,使得债券违约风险发生。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风险管理理论
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和实践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企业家凯里对其进行了阶段性的阐述:第一个阶段为传统风险管理阶段,此时风险管理主要采用风险规避、风险转移;第二个阶段为现代风险管理阶段,此时已经逐步形成了风险管理的理论;第三个阶段是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在2001年时北美精算师协会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以及提出了COS框架,以此推动全面风险管理走向成熟。本文依托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对债券违约风险开展研究。全面风险管理强调了站在全局角度来展开风险管理,对风险要素进行识别。将该理念应用于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管理过程当中可以找到债券违约风险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突出租赁公司在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债券风险来自哪个方面,从而做好债券违约风险防控工作,实现债券违约风险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相匹配。
2.2.2资本结构理论
Modigliani与Miller在1958年所提出的MM理论指出,不考虑企业的所得税情况下有负债的企业和无负债企业的资本价值是相同的。由于税盾效应的存在,使得有负债企业的利息可以在税前进行扣除,此时公司的负债会增加收益。进而得出有负债的企业的市场价值会高于无负债企业的市场价值,即当企业的负债达到100%时,企业的价值能够达到最大化。但是MM理论是在完美资本市场等假设条件下提出的,此后学者们逐渐放宽假设推动新理论发展,包括具有带代表性的有信号理论、净收益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
.......................
第3章渤海租赁公司概况及债券违约事件介绍..............................12
3.1渤海租赁公司概况................................12
3.2渤海租赁债券违约事件回顾.......................................12
第4章渤海租赁债券违约原因分析.....................................21
4.1债券发行前借债能力分析....................................21
4.1.1与发债条件对比.............................21
4.1.2预期未来偿债能力.....................................22
第5章渤海租赁债券违约风险的防范措施.......................................31
5.1基于外部原因的防范措施...................................31
5.1.1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31
5.1.2应对行业内竞争的挑战.............................32
第5章渤海租赁债券违约风险的防范措施
5.1基于外部原因的防范措施
5.1.1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
渤海租赁因其自身行业的特殊性使得自身的经营发展极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变动的影响,从而使得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挑战。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及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带来的直接影响使整个租赁行业的盈利水平降低,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到期无法偿还债务而引发财务风险的概率。在此背景之下,渤海租赁要密切关注自身所处行业相关的政策变化。租赁行业的经营范围已经从传统的经营租赁业务结构走向涉及金融服务、投资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渤海租赁在关注我国对租赁行业传统业务相关政策的同时也要关注新业务活动涉及到的相关政策。比如相关会计政策的变更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包括市政基础设施租赁、医疗器械基础设施、大型设备租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设施设备,渤海租赁的这些经营业务是我国比较重视和支持的项目活动,渤海租赁应该在开展此类业务活动时提前做好业务实施方案,对经营活动所涉及到的设施数量、质量以及租赁后续服务进行高效的管理。渤海租赁只有提升对市场的敏锐度才能够借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为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新涉及的金融服务活动以及投资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估计发展形势,不能随波逐流进行盲目扩张来增强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对过去几年宏观经济增速变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近年来租赁行业整体发展呈现不景气的态势,这亦暴露出行业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渤海租赁在此过程当中谨慎科学地评估自身的能力,考虑到自身的生产经营可能会受到行业宏观因素的影响。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
..............................
第6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6.1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选择债券违约企业渤海租赁作为案例公司进行研究,分析了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对渤海租赁公司的影响,同时选取同行业排名位次相邻的平安国际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渤海租赁债券违约发生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并对渤海租赁公司未来发行债券提出违约风险防范措施。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渤海租赁债券违约对公司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债券违约后公司主体信用评级遭下调并且预期未来展望为负面、公司的股价短期内持续下跌、公司的主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都在短期内呈现下降趋势。
二是渤海租赁债券违约原因有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上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渤海租赁近年来盈利能力变弱且人工成本等费用有着显著的上升、渤海租赁在自身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仍然进行投资、渤海租赁自身的债务结构不合理且多为债务筹资以及渤海租赁风险管理能力有所欠缺。
三是采用KMV风险预警模型进行债券违约风险预测,预测的结果较准确,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企业规避风险,有助于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制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