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前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样本哪里有?一般写论文都要有提纲,帮助你规划论文撰写的进度,让你在繁琐的过程中找到论文写作的方向,所以论文提纲的编写非常重要,能让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研究生学前教育发展论文提纲怎么写。
论文提纲范文一:学前教育政府供给的公平性评估与政策评价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学前教育政府供给的文献梳理
1.2.2 政策评估的文献梳理
1.2.3 学前教育政府供给政策评估的文献梳理
1.2.4 既有文献的分析与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学前教育政府供给的基本分析
2.1 学前教育的基本界定
2.1.1 学前教育的内涵
2.1.2 学前教育的产品属性
2.2 政府供给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成本分担理论
2.3 学前教育政府供给的政策分析
2.3.1 以差异性学前教育任务分析政府供给的政策目标
2.3.2 多角度剖析政府供给学前教育的方式
2.3.3 政府供给政策导向的经济分析
2.3.4 我国学前教育券和PPP模式的探索
2.4 学前教育政府供给公平性评估的主要方法
2.4.1 平均(标准)受益归宿(BIA)
2.4.2 边际受益归宿(MBI)
2.4.3 以边际受益率进一步研究的原因
3 D市学前教育政府供给的实证研究——基于标准受益归宿的分析
3.1 D市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的基本情况
3.1.1 D市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基本情况
3.1.2 D市各辖区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的具体情况
3.2 D市学前教育平均(标准)受益归宿分析
3.2.1 D市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份额占总人口比例——EPI指数
3.2.2 D市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份额占总幼儿数量比例——ESI指数
3.2.3 D市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受益分布特征
3.3 D市学前教育受益差异一般性分析
4 D市学前教育政府供给的实证研究——基于边际受益率的分析
4.1 D市学前教育边际受益归宿实证技术与数据处理
4.1.1 边际受益率的基本原理
4.1.2 数据选取与处理
4.1.3 边际受益率实证过程
4.2 D市学前教育边际受益归宿的实证结果
4.2.1 边际受益归宿估计结果汇报
4.2.2 解决数据异质性的调整
4.2.3 稳健性检验
4.3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呈“波浪式渐进亲贫”特征的机制探讨
4.3.1 政府政策目标不一致使受益呈“渐进式亲贫”
4.3.2 供给政策不符合学前教育规律使受益传导滞后
4.3.3 财政家长制干扰市场价格机制
5 学前教育政府供给的对策建议
5.1 作为投入方提高学前教育财政资金的管理
5.1.1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5.1.2 通过直接拨款形式的政府投入要满足财政中立
5.1.3 完善多样化财政投入方式
5.2 作为生产方遵循市场服务成本定价
5.2.1 按成本受益原则,提高高质学前教育服务定价
5.2.2 加大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收费差距
5.3 作为购买方引入竞争和第三方评估
5.3.1 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
5.3.2 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
5.3.3 引入第三方,建立健全评估监管机制
5.4 多元化多角度进行政府监管
5.4.1 作为政策监管者
5.4.2 作为资金监管者
5.4.3 作为市场监管者
5.5 相关配套措施
5.5.1 拓宽学前教育财政资金筹集渠道
5.5.2 强化社会各方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和监督
5.5.3 完善学前教育相关立法
5.5.4 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下的学前教育政府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学前教育发展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范文二:公平与质量并行: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中国大陆学前教育发展与“公平与质量并行”的目标相距甚远
二、中国大陆学前教育政策滞后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对中国大陆具有较强的借鉴性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21世纪前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嬗变
第一节 光复后的快速发展时期(1945-1975)
一、制定幼教发展方案
二、调整幼稚园课程标准
三、完善幼稚园设置标准
四、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第二节 经济转型后的稳定发展时期(1976-1999)
一、修订已有政策
二、发布新的幼教法规
三、制定幼教改革方案
第三节 21世纪前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嬗变的源与流
一、法治启蒙:中国近现代法治变革的尝试
二、仿日转向仿美:借鉴西方学制的探索
三、依法治教:国民党政府在教育立法方面的努力及实践
四、法治与革新: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发展之精髓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
第一节 扩大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大力普及学前教育(2000-2010)
一、政策动因:学前教育供求矛盾不断加深
二、政策目标:扩大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三、政策体系:多渠道促进学前教育公平
第二节 提高有公平的教育质量——追求优质的学前教育(2011-2016)
一、 政策动因:幼托整合的发展成果亟待巩固
二、政策目的:提高有公平的教育质量
三、政策体系:多途径提高学前教育教保服务质量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的坚守与变异
一、坚守依法治教,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坚守以补短板为重点,促进学前教育公平
三、坚守与时俱进,践行公平与质量并行的理念
四、政治风向的变迁,教育异化为“台独”的工具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实施的原则、路径与成效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实施的原则
一、计划性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
三、差异性原则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实施的路径
一、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明确发展方向
二、以过程评价为工具,及时调整发展重点
三、以经费补助为手段,促进学前教育公平
四、以改善教保服务为核心,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实施的成效
一、确立了全方位的幼教补助机制
二、构建了多渠道广覆盖的弱势幼儿扶助体系
三、推动了全台学前教育公平保障机制的建立
四、延展了基于公立幼儿园的幼教服务链
五、优化幼教资源提高了学前教育的质量 第四章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特色、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多元化为“台独”势力的坐大提供了契机
二、“文化台独”割裂了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血脉
三、经济发展低迷加剧了台湾地区的贫富分化问题
四、多重人口问题日益突出
五、20 世纪末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彰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特色
一、关注热点问题和国际前沿
二、坚持公平与质量并行的理念
三、注重政策的延续性与连续性
四、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的对策 第五章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学前教育政策发展概述
一、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日渐全面和体系化
二、向弱势幼儿倾斜逐渐成为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的主调
三、学前教育政策推动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进程
四、学前教育法律体系不健全成为制约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异同的比较
一、均重视学前教育政策的重要作用,但重视程度不同
二、均注重学前教育政策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但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三、均对弱势幼儿的发展制定了扶助政策,但扶助力度差别较大
四、均致力于扩大学前教育发展的公平,但取得的成效差别较大
五、均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对其内涵的理解渐行渐远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启示
一、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完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
二、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注重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
三、强化政府职任,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四、强化弱势幼儿扶持
研究生学前教育发展论文提纲参考模板
论文提纲范文三: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研究
(二) 国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研究
(三) 已有研究的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基础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四)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涵义与关系分析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概念探讨
一、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概念探讨
(一) 教育财政充足:源于美国基础教育对教育结果公平的追求
(二) 财政充足原则有适用于我国学前教育财政体系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内涵与外延
二、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概念探讨
(一) 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概念探析
(二) 教育财政公平:源于美国的公共教育财政公平框架
(三)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内涵与外延
三、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概念探讨
(一) 教育财政效率的本义
(二)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三者的关系分析
一、学前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与财政效率不必然呈现二元对立
(二) 过分追求公平和效率会造成另一价值的缺损
(三) 学前教育领域能实现财政公平与财政效率的有机统一
(四) 以公平为先,努力实现二者共同改善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与公平的关系
(一) 财政公平状况影响财政充足的真正实现、持续稳定
(二) 财政充足状况关系到财政公平的现实意义
(三) 财政充足与财政公平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三、学前教育财政效率与充足的关系
(一) 财政充足的真正、长期实现依赖技术效率和结构效率的保障
(二) 结构效率的实现需要一定水平的投入提供保障
(三) 规模效率与财政充足之间存在一定张力
(四) 财政充足对财政技术效率的作用,依赖于政府角色与监督问责体系
(五) 寻求财政效率与财政充足的最优平衡,以财政充足原则为先
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三者关系总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不同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共同价值
第一节 儿童权利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一、儿童权利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一) 学前儿童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二) 学前教育过程中应保障儿童的权利
二、基于儿童权利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 以儿童为本,儿童利益最大化
(二) 强调充足,保障学前教育权利的落实
(三) 突出公平,努力实现学前教育权利人人享有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一、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一) 学前教育能带来持久和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 学前教育是最具有经济效率的人力资本投入项目
(三) 面向处境不利群体的学前教育项目能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
(四) 迟滞性、外溢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学前教育投入不足
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 关注充足,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共投入水平
(二) 注重公平,将有限资源优先投向处境不利群体
(三) 强调有效,支持和引导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第三节 公共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一、公共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一) 学前教育是具有异质性的准公共产品
(二) 学前教育的“市场失灵”界定公共财政作用的前提
(三)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政府失灵”
二、基于公共品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 加强财政投入力度,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二) 确保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实现普遍惠及与弱势倾斜
(三) 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
第四节 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体系建构
一、将公平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基础性价值目标
二、将效率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补充性价值目标
三、将充足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发展性价值目标
四、将“以儿童为本”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纲领性价值目标
第五节 学前教育财政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政策范式理论:政策范式鉴别和范式转移的分析框架
二、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范式识别
三、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范式转移路径
(一) 第一阶段:单位福利范式确立和发展
(二) 第二阶段:单位福利范式的式微和市场化范式的兴起
(三) 第三阶段:社会投入范式的萌芽
四、不同时期政策价值取向在充足、公平和效率维度的表现
(一) 第一阶段:财政充足的缺失、公平的扭曲和效率的缺损
(二) 第二阶段:财政充足的弱化、不公平的延续、效率的扭曲
(三) 第三阶段:充足、公平与效率三者的渐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评价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评价
一、财政充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一) 研究方法
(二)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二、财政充足的实证研究结果
(一) 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评价
(二) 以省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评价
(三) 以县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状况评价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评价
一、财政公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一) 财政横向公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二) 财政纵向公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
(三) 学前教育财政中立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四) 机会公平的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二、财政公平的实证研究结果
(一)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横向公平的现状分析
(二) 学前教育财政纵向公平状况
(三) 学前教育财政中立状况
(四) 学前教育机会公平状况
第三节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评价
一、财政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一) 财政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二) 财政结构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二、财政效率的实证研究结果
(一)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现状的实证分析
(二)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效率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一) 内系统:学前教育体系的影响
(二) 外系统:政治治理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 宏系统:价值观、信念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制约因素的经验研究
(一) 分析的框架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四) 讨论和政策涵义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影响因素
一、学前教育财政公平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一) 财政资源在公办园中分配公平的制约因素
(二) 财政资源在公民办园之间公平分配的制约因素
(三) 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公平分配的制约因素
(四) 宏系统:差序格局下亲疏远近和地位等级的总体性影响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一) 分析框架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四) 政策涵义
第三节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前教育财政效率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一) 内系统:学前教育体系的影响
(二) 外系统:政治治理结构和地区经济人口状况
(三) 宏系统:“信任半径”小,公共生活中缺乏诚实、节俭和合作精神
二、学前教育财政效率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一) 分析的框架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四) 政策涵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效率的政策实践
第一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国际经验
一、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政策实践
(一) 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建立最广泛的政策倡导者联盟
(二) 确立学前教育法定权利,立法保障学前教育财政预算投入
(三) 确立适宜的政府间分担比例,保证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
(四) 建立稳定的生均拨款机制,按需进行公式拨款
(五) 拓宽筹资渠道,扩宽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来源
二、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政策实践
(一) 提供全面及(免费)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
(二) 提供弱势优先的公共学前教育项目
(三) 强化弱势补偿的拨款机制,考虑弱势地区和群体的需求
(四) 为处境不利家庭提供费用减免、资助
(五) 适当提高财政支出责任的层级,加强财政统筹
三、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政策实践
(一) 在预算过程当中明确投入的目标
(二) 整合重点项目资金,统筹协调部门内和跨部门的资金
(三) 优化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的结构效率
(四) 追踪资金流向,加强公共资金监管,防止资金滥用
(五) 开展结果导向的绩效问责
第二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地方探索
一、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地方探索
(一) 地方立法明确学前教育性质地位以及政府财政投入职责
(二) 提供政治和财政激励,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三)分项目、按比例确定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确保财权与事权的对等
(四) 将学前教育进行预算单列,规定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占比
(五) 建立稳定增长的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六) 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来源
二、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地方探索
(一) 提供全面普及的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二) 完善弱势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三) 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财政扶持力度
(四) 推行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农村公共学前教育体系
(五) 加强省级统筹,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以缩小省内差异
三、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地方探索
(一) 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二) 财政资金引导,撬动更多社会投入
(三) 实施结果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四) 健全学前教育财务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预算和执行的监督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建议
第一节 基本立场和核心原则
一、基本立场
(一) 明确学前财政政策应遵循充足、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取向
(二) 在“以儿童为本”价值的引领下实现三者的改善
二、权衡框架:核心原则
(一) 遵循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回应儿童发展的诉求
(二) 考虑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约束条件
(三) 承认我国既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影响
(四) 处理好制度变迁的短期和长期的成本收益
第二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政策建议
一、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政策建议
(一) 合法性:立法赋权、预算单列、确立底线
(二) 意愿:内外部监督结合,政治与经济激励并行
(三) 能力:责任适度上移,分地区确立政府间分担比例
(四) 技术合理性:成本核算,明确政府分担,按需定标
二、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政策建议
(一) 普惠性学前教育机会“弱势优先”
(二) 普惠性学前教育机会“惠及人人”
(三) 公共财政资源分配“惠及人人”与“弱势补偿”
三、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政策建议
(一) 提高人员经费占比到65%以上,保障幼儿园教师有尊严的薪资待遇
(二) 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到位,财政投入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三) 加强学前教育预算民主,完善预算管理和监督
(四) 建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估体系,开展结果导向的绩效问责
四、同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政策措施
(一) 加强对学前教育政策的中长期系统规划
(二) 采用以生均拨款为基础的公式拨款
(三) 明确支出责任,适度提升支出层级
(四) 加强财政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后记
研究生学前教育发展论文提纲格式举例上述以为大家举例说明,如果有其他写作需要,可以在其他栏目查阅;如果想寻求论文写作指导,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