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candace 点击次数:105
论文字数:20000 论文编号:sb201212221541555294 日期:2012-12-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图书作为重要媒介,的传播效果与报纸、期刊等不尽相同。它是不定期出版的,与报纸新闻相比时效性差一些。但是书籍传播比报纸新闻传递的信息要更深刻,它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思想概念而非零散的信息,图书以大容量、稳定性、体系完备的形式特点而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传播工具。图书出版事业无论在何时,都承担着引导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责任。时至今日,图书依然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文化(交流与斗争)载体的角色,小到个人的学识修养大到一个国家的前途与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图书出版事业都占有重要位置。
最近十几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是有关陕甘宁边区的图书出版史方面还未过多涉猎。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共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繁荣进行系统客观的研究,深入发掘其发展繁荣的历史背景,厘清其发展的脉络,总结其发展的历史特点,从而对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在中共出版史乃至中国出版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做出一个更为合理的定位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

1.2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研究思路
为了系统全面的阐述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情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
第一部分: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通过分析陕甘宁边区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与紧迫的政治需求,来说明中共中央开始重建、发展图书出版事业的客观环境与内在动因。
第二部分: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阶段。根据图书出版事业发展时期的不同特点,将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时期、繁荣时期和调整与再发展时期,并对各时期加以深入分析。
第三部分: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本文在这部分将系统梳理陕甘宁边区1937—1947年间出版发行图书的主要类型及部分代表作,并归纳出这一时期内图书出版的主要特点。
第四部分: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的管理与发行机构。这部分阐述了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的管理、发行、发行网络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方式。
第五部分: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历史贡献。通过对3747年间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全方位的研究,总结出这段时期的图书出版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1.3. 2研究方法
(1)运用历史比较法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文学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及社会学等相关背景学科研究成果,总结从1937年到1947年间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活动的规律,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历史价值。
(2)运用实证法,在搜索相关史料和文献旳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力图真实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与出版事业发展状况。
(3)运用计量统计法统计和研究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的种类、数量,对图书出版所取得的成就作一个相对准确的直观量化,进而确定图书出版的影响、作用。
(4)分析1937年到1947年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以收集这段历史时期有关文献资料并参考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然后尽量吸收陕甘宁边区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按照历史语境主义的思想去分析陕甘宁边区出版事业的内在动因及其出版图书类型的特点、意义。

1.4特色及创新点
通过对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业研究现状的了解可知,边区图书出版业的研究特点大多偏重于叙述具体史实,而对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深度分析与论述相对较少。特别是对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初创、繁荣、调整与再发展的过程缺乏系统性研究,也没有系统总结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征,对于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在历史上起到的推动作用缺少理论性的总结。因此,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尝试对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做一个系统的考究,探索其内在发展动因及其历史贡献,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一,本文对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分段。从纵向的发展线索宏观研究边区图书出版事业,有助于人们理解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全貌。同时依然注重出版工作细节上的探索研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力图还原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来龙去脉。
第二,统计1937—1947年陕甘宁边区所出版的所有已知图书,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从出版类型、发行数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种计量统计学的引入,是研究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一种方法上的创新。
第三,本文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注意关注当时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对中共图书出版政策及发展的影响,并综合出版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边区社会史、文学史等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梳理。
第四,本文系统阐述了陕甘宁边区时期图书出版事业的创建、发展与调整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图书出版事业的组织机构、出版类型、发行方式等相关重要环节的研究,进而归纳总结出边区图书出版的主要特点以及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历史贡献,由此对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图书出版事业的历史作用做一个更清晰准确的定位。

第二章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是在边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特殊背景时期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深入了解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国内环境,是研究分析这一时期边区图书出版事业整体状况的前提。

2. 1政治背景

第三章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阶段...........................................10
3.1图书出版的初创时期..............................................................10
3.2图书出版的繁荣时期..............................................................11
3.3图书出版的调整与再发展时期..........................................................13
第四章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7
4.1马列著作的翻译与出版................................................................17
4.2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著作............................................................19
4.3文艺、社科、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著作...............................................22
4.4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的特点......................................................24
第五章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的管理与发行机构.................................................26
5.1建立完善图书出版管理机构....................................................................26
5.2形成以新华书店为核心的图书出版发行网络...........................................................30

结语

本文对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背景、阶段,出版图书的种类、数量,出版发行机构的沿革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在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10余年间,正是中华民族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日渐成熟的10年。它对提高边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和促进全国各阶层各党派坚定信念、凝心聚力、团结抗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出版人,从无到有,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完整的出版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出版骨干人才,为新中国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也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第一,书报刊出版发行合一。由于陕甘宁边区出版业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对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为了充分发挥出版领导的有效性,就整个出版体制而言,基本上实行一元化的领导。编辑、印刷、发行均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党报委员会、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出版局等机构都是既管理图书出版也负责报刊杂志的出版。
第二,开创了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发展出版事业的成功范例。理论上来讲,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必须要一定的经济、文化发达为基础的。经济条件不发达,就无法供应出版所需要的物资、设备和技术。边区图书出版事业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解决了制约出版业发展的常规因素,开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第三,图书出版服务于中心政治任务。边区图书出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出版事业,是牢牢掌握在党手中的舆论宣传工具。为了宣传党的思想,服务党的事业,在初期,延安出版为宣传抗日统一战线鼓与呼,为团结一切抗曰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抗日进入到相持阶段以后,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一次次摩擦,边区图书出版业又肩负起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面貌、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的政治任务。
第四,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大众化追求。边区图书出版事业是党领导下的人民事业,它的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所以,出版事业的追求之一即为大众化的追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毛泽东强调了艺术为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