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建州女真对明朝的朝贡
元朝末年,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向南迁徙,来到图们江口的训春、庆源、镜城、阿木河流域,之后又向西迁徙到方州、苏子河、婆猪江一带2。在这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建州女真逐渐形成,并涌现出阿哈出、猛哥帖木儿、李满住、董山等杰出首领。他们接受明朝的招抚,对明朝朝贡,成为明朝东北卫所的官员,为东北边疆的稳定和女真族自身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1 建州女真对明朝朝贡的开始
学界普遍认为,建州女真之名源于明朝在女真人聚居区设置的建州卫3。建州卫治所虽几经迁移,但建州女真与明朝一直联系紧密。明朝在女真人居住地先后设置 368 个卫、20 个所,仅永乐年间就设置了 181 个卫,其中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建立的建州卫是设置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4。建州卫的设置是明朝开展东北边疆治理的重大成就,也是建州女真对明朝朝贡开始的标志。
1.1.1 明初统治者对女真的招抚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虽有心招抚东北的女真各部,但当时盘踞东北的元朝残余势力有开原的也先不花、辽阳的洪保保、复州的哈剌不花、盖州的刘益、平顶山的高家奴,以及金山的元朝大将纳哈出等,他们“彼此相依,互为声援”5,严重阻碍了明朝收复东北的进程。明太祖朱元璋派出官员前往松花江、黑龙江、图们江流域招抚女真人,但由于元朝残余势力的阻隔,交通驿站未及恢复,“遣使至其国而未通”1。随着明军从海陆两线进军东北,扫清故元势力,招抚女真人的工作才逐步展开。洪武四年(1371 年)二月,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遣使“奉表来降”2。同年七月,明朝“置定辽都卫指挥使司”,“修治城池,以镇边疆”3。洪武八年(1375年),明朝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4。永乐年间,明朝又于辽东都司之下设置有 25 个卫和安乐、自在两个州5,安置前来归附的女真等民族。洪武十五年(1382 年)二月,“故元鲸海千户速哥帖木儿、木答哈千户完者帖木儿、牙兰千户皂化,自女真来归”,并向明朝提出“自佛出浑至乞列怜,皆旧所部之地,愿往谕其民,使之来归”6。这是当时女真人的分布情况,也说明尚有许多部族未与明朝建立联系。因此,速哥帖木儿等请求朝廷“往谕其民”。此举反映了女真首领的向化之心和民族归属感,获得明太祖的嘉许,明太祖“赐以织金文绮”,以示鼓励。洪武十八年(1385 年),“女直高那日、捌秃、秃鲁不花三人,诣辽东都指挥使司来归。自言高那日乃故元奚关总管府水银千户所百户,捌秃、秃鲁不花乃失怜千户之部人也,皆为野人获而奴之,不胜困苦,辽东乐土也,愿居之。乞圣朝垂恩得以琉璃珠、弓弦、锡锻遗野人,则可赎八百余家,俱入辽东”7。明太祖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赐“琉璃珠五百,索锡五斤,弓弦十条”,用以赎回被野人女真掠夺的人口。
洪武十九年(1386 年),明朝设置了东宁卫,安置前来归附的女真人8。由此可见,明太祖朱元璋招抚女真人的积极态度,不仅赏赐来降的女真人,还帮他们赎回被掠的部众,并专门设立卫所安置内迁的女真人。洪武二十年(1387 年),明朝清除了故元大将纳哈出的势力,打开通往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的道路,明朝统治者开始招抚这一地区的女真人。其实,早在辽金时期,鸭绿江、图们江流域就是女真人的聚居区,《高丽史》中常见的“东女真”和“西女真”,就是高丽从自身地理位置出发,称呼分布在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的女真人1。高丽向北方拓展疆土的过程,就是所谓“逐女真”的过程2。元朝在朝鲜半岛设置了隶属于元辽阳行省下开元路3的合兰万户府、海阳万户府和双城总管府,管理这一地区的女真人。元朝末年,由于受到黑龙江中下游的“野人”南下侵袭,以及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本来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胡里改部、斡朵里部女真人相继南下,来到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洪武二十一年(l388 年),明太祖朱元璋咨令高丽国王:“铁岭迤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其土著军民女直、鞑靼、高丽人等,辽东统之;铁岭以南旧属高丽人民,悉听本国管属。疆境既正,各安其守,不得复有所侵越”4,并“诏指挥佥事刘显等于铁岭立站,招抚鸭绿江以东夷民”5。由于元朝与高丽以铁岭为界6,明朝统治者设置铁岭卫管辖女真人本属正常。但由于积极北扩的高丽强烈反对铁岭卫设置于鸭绿江岸边,明朝暂时放弃招抚这一地区的女真人,将铁岭卫撤回辽东。因此,明朝于洪武年间未能完成对鸭绿江、图们江流域女真人的招抚。直到永乐年间,明朝政权稳固,社会经济显著发展,明成祖为达成“藉女直制北虏”7的战略部署,开始更加积极招抚女真各部。明成祖敕谕女真:“尔等若能敬顺天意,诚心来朝,各立卫分,给印信,分赏赐,俾尔世居本土,自相统属,打围牧放,各安生理,经商买卖,从其往来”8。此时,由于明朝与女真人之间已经没有元朝残余势力的阻隔,女真人开始积极响应明朝的招抚。建州女真与明朝的朝贡关系在这一时期全面建立起来,其标志性事件就是胡里改女真首领阿哈出进京朝贡,以及建州卫的设立。
1.1.2 建州卫的设立
永乐元年(1403 年)六月,明成祖朱棣敕谕“女真吾都里、兀良哈、兀狄哈。招抚之使贡献”1。是年十一月,“女直野人头目阿哈出等来朝,设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阿哈出为指挥使,余为千百户所镇抚,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2。建州卫是女真各部中置卫最早的一个重要的卫3,阿哈出是备受明朝统治者重视的女真首领,其家族与明朝关系密切。阿哈出是女真胡里改部首领,朝鲜史书称之为“于虚出”,是明成祖“三后之父”4。洪武十九年(1386 年),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阿哈出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燕王为妃。女真胡里改部原本居住在胡里改江(今牡丹江)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一带,是元朝东北女真五万户之一,也被称为“火儿阿”或“兀良哈”5。元朝末年,他们开始向南迁徙,到洪武末年、永乐初年,盘桓于绥芬河流域。由于绥芬河下游一带是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因此,阿哈出向明朝称臣纳贡时,明朝沿用建州故名,设立建州卫,建州女真之名由来于此6。关于建州卫初设于何地的问题,学界一直有所争论。明人马文升在《抚安东夷记》中提到“建州女直先处开原”7,因此孟森先生在《建州卫地址变迁考》提出“欲考建州,当先考开元”8,这一点学界基本达成共识。而《朝鲜王朝实录》中明确记载“凤州即开元”9,史籍中建州卫最初的治所有开元、开原、凤州、房州等多种记载。考证其具体位置,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绥芬河流域说,代表人物为孟森、徐中舒、郑天挺等10;二是图们江流域说,代表人物为杨旸、董万仑、刘子敏、李健才等11。个人比较认同第一种观点,即建州卫最初设卫于绥芬河流域,因兀狄哈南下侵扰,而迁徙到图们江北岸,又由于与朝鲜关系恶化,永乐三年(1406)西迁到辉发河上游的凤州。建州卫设立以后,阿哈出不仅自己接受明朝的册封、对明朝朝贡,还积极向明朝推荐招抚的人选,为明招抚女真各部,随明军出征鞑靼。明朝念其忠诚,赐名“李诚善”1。永乐八年(1410 年),阿哈出之子释家奴随明成祖出兵,因“从征有功”,被升为“指挥佥事”,“赐姓名李显忠”2。永乐九年(1411 年),释家奴之弟猛哥不花被任命为毛怜卫指挥使3,他曾率部随明成祖北上征讨漠北的阿鲁台4。宣德四年(1429 年),李满住请求亲自入朝充侍卫,明统治者回复“昔我皇祖临御,尔父显忠及尔叔猛哥不花多效勤诚。及朕嗣位,尔亦克嗣先志,用摅忠悃,故特授尔都指挥佥事。今欲入侍,尤见诚心,但部曲之众,须有统属,姑留抚下,未可轻来”5。由此可见,建州卫和阿哈出家族在明朝的地位远在其他女真人之上,为周边部落归顺明朝做了表率。
1.2 建州女真对明朝朝贡规模 ................................................................................14-18
1.2.1 建州卫的扩大................................................................................ 14-17
1.2.2 建州女真朝贡规模 ................................................................................17-18
1.3 建州女真对明朝朝贡的制度化 ................................................................................18-23
1.3.1 以敕书、印信为朝贡 ................................................................................18-19
1.3.2 贡品和回赏的固定化 ................................................................................19-20
1.3.3 朝贡流程、规模等................................................................................ 20-23
第2章 建州女真对朝鲜的朝贡................................................................................ 23-36
2.1 建州女真对朝鲜朝贡的 ................................................................................23-27
2.1.1 朝鲜对建州女真................................................................................ 23-26
2.1.2 庚寅事变 ................................................................................26-27
2.2 朝鲜对建州女真态度................................................................................ 27-32
2.3 明朝对朝鲜与建州女真 ................................................................................32-36
第3章 建州女真双向朝贡的 ................................................................................36-44
3.1 建州女真双向朝贡的................................................................................36-39
3.2 建州女真双向朝贡的................................................................................39-44
结语
建州女真的双向朝贡是由于明朝和朝鲜的积极招抚,一些女真首领既接受明朝册封,对明朝朝贡,又接受朝鲜封赏,向朝鲜进献土物的特殊现象。十五世纪,朝鲜积极向北扩张,企图通过拉拢女真人,占据图们江流域的女真居住地。由于建州女真双向朝贡的行为,在一段时期内减缓了朝鲜向北扩张的脚步,因为部分建州女真部落的居住地保持在图们江南岸,明朝建州左卫、毛怜卫设置在图们江南岸,这部分领土在十五世纪还保持在明朝的版图内。但明朝统治者领土观念不强,边疆治理不利,对建州女真重视不足,导致建州女真杰出首领被朝鲜诱杀,建州卫遭朝鲜袭击,最终建州女真人不得不内迁到辽东地区,图们江南岸大片领土被朝鲜占据。建州女真的双向朝贡行为,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中朝边界的稳定,也为自身的发展赢得了空间。在对明朝和朝鲜的朝贡过程中,女真人开始接受农业文明,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民族意识也在觉醒。虽然在十五世纪后期遭遇明朝和朝鲜的联合打击,转入一个世纪的沉寂期,但再次崛起后的建州女真人将改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