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2012年7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胡锦涛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明确提出了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的理论诠释,具有鲜明的方向性与指导性。科学、准确地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对在现阶段对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发表展趋势,具有显著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在 2012 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重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新的诠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与完善“四大特色”: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实践特色;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特色;第三坚持中国实际国情的民族特色;第四,坚持与现阶段时发表展相结合的时代特色。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体现。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历史意义、组织结构、理论地位与实践意义,以及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相互联系等,一直以来都是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研究体系。然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方面的单独研究,由于提出的时间较短,当前国内理论界尚处在起步阶段。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方面的研究,也就是系统研究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具有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民族风格、语言文化与作风气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更深入的理解。
…………
1.2 研究意义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把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与本土特色相结合,把研究的视域放在当前国际的大环境内,使其不断丰富发展,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研究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奠定坚实根基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研究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与精神内涵在结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最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研究对进一步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根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特色、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交融的重要结晶,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同时结合实践体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与规律,所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研究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底蕴、历史根据的时代课题,是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体现了强烈的实践追求。其次,对民族特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自觉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实际,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最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深远的实践意义。
………
第 2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相关概述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概念界定
本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中的“民族”,是中国共产党从我国现阶段历史条件和基本国情出发,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的总称,是国家与民族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根基与源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事业,体现了民族风格,历史特色。总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诞生、发展丰富、完善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认识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序协调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的“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发展与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创造性的建立了世界高度称颂的“中国发展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理、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16]。”继承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有着重要意义,要求我们根据中国的本土国情,以人为本,在伟大的党的科学领导下,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决心。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概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理论基础、客观依据和基本要求的研究属于相关基本问题研究,对于更好地为下文深入研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发展历程有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并非搞民族主义,并非用中国历史文化诋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也不是闭关锁国。要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需要理清如下四个理论基础。一是民族特色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必须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适应中国实际国情,方可以不断丰盈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二是民族特色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主要社会矛盾是经济建设与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来说有着明显的优势,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首先必须基于实际国情,通过艰苦奋斗与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的物质文化基础与社会制度,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为广大人民造福。三是民族文化与中国特色的关系。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精髓。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不是回到过去,也不是用儒家思想来替换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特色的重要源泉与基础,儒家学说在与社会主义融合方面不断发展。然而,传统思想的全盘回复就像全盘西化一样,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需求,只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民族文化与中国特色融合在一起,才会体现出民族特色。
…………
第 3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发展历程.....21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研究原点........ 21
3.1.1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理论.... 21
3.1.2 毛泽东关于民族特色的理论...... 22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创建...... 24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建..... 24
3.2.2 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理论.... 25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发展...... 26
3.3.1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发展........ 26
3.3.2 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发展........ 27
3.3.3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发展........ 27
3.4 本章小结.......... 28
第 4 章 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29
4.1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要不断增强三个自信.... 29
4.2 坚持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 32
4.3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5
4.4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38
4.4.1 中国梦的提出..... 38
4.4.2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中国梦的目标.... 39
4.4.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梦..... 39
4.5 本章小结.......... 41
第 4 章 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4.1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要不断增强三个自信
在 2012 年 11 月 18 日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了关于“三个自信”的新理念。“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辉煌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32]。”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来引领方向,按“五位一体”的布局开展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条创新之路,主要呈现在两个对比上。首先是不同于封闭僵化的老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次是不同于改旗易帜的邪路,对国外的一些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绝不把改革变成“改向”,创造性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要求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在现阶段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实践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的成功选择,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唯一道路。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一定要端正态度,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就是为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
结论
在国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在此之前,对民族特色及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有一定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为主题有 7 篇文章,以“社会主义民族特色”为主题有 10 篇文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单独研究的很少,基本是四个特色一起研究的,还有三个特色一起研究的,而且都在宏观层面对四个特色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研究必须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理论阐释,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不同时期对民族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有关论述,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论述。本论文将该研究放在世界的大环境内,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三个体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决定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历史发展、时代特征及与其他“三个特色”的关系等等问题,并在第四章提出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路径,即不断增强“三个自信”、坚持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