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域下 CCTV-4《中国新闻》栏目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新闻媒体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1366 论文编号:sb2018083112511822760 日期:2018-09-1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试图从高中低三层次框架研究《中国新闻》中投射出的中国国家形象,本研究的成果对于改进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了解目前已形成的文本范围内的传播规律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中国新闻》栏目本身的运作与新闻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现实背景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自 1958 年电视诞生起,走过了从零星到丰富,从单一到多样的曲折中发展的道路,如今已初步形成了多语种的对外电视传播体系。我国对外传播工作一直努力的目标都是以中国新闻传播的质量、速度引发国际影响力,掌握一定话语权。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 中文国际)是在我国对外宣传工作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的大背景下产生的,1992 年 10 月 1 日正式开播,《中国新闻》的前身——《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是伴随着 CCTV-4 的开播而诞生的,但当时中文国际频道的覆盖地区还仅仅面向亚洲,1993 年 1 月 1 日,中文国际频道的节目已经覆盖到整个北美,1994年,台外地区也开始以整套的方式转播 CCTV-4,同一年间,CCTV-4 也加入到了新加坡和香港有线电视网,1995 年 1 月 1 日,CCTV-4 通过国际通讯卫星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传播版图”,他的信号已经可以遍及非洲、大洋洲以及欧洲等地区。与此同时,这一年的 CCTV-4 开始实行 24 小时播出的制度,又进一步丰富了播报的方言和语种。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前进与改革,伴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也逐渐进行换代升级。2010 年,历经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与变革,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从大中心制改为了频道制,“新闻”与“文化”两架马车的新闻理念也逐渐成型,本着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的基本原则,CCTV-4 又经过了近十年时间的发展,频道宗旨也逐渐形成——“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这样的宗旨也将 CCTV-4 曾经所在的高高在上的宣传阵地,逐步下移到服务的理念上来,不论是普通的国内观众还是海外华人华侨观众,都有成为了四套的“忠实粉丝”的契机。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文最大的理论价值在于将对于国家形象的探讨置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唯一一档全天候播出的“联播类”新闻节目《中国新闻》的框架分析之中。黄旦教授在《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中认为,不能从狭窄的视域去理解新闻的生产,新闻的产制过程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新闻生产本身也不只是内容的搬运,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种经济生产,它还是一种社会性生产。社会制度是这个过程中的首要标准,然而想要丈量出这套标准,则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本文利用框架理论来分析较为主观的"形象"契合了科学、量化的分析思路,对过于主观的“形象”分析做了量化的平衡,相较于笼统的国家形象研究更加具体、丰满;从新闻节目的生产而言,以量化的手段,以小样本估计总体的情况,探究一个节目甚至一个频道的生产流程与标准同样具有一定的方法层面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栏目中的国家形象与纪录片、电影等艺术形式中的国家形象不同,其国家形象的传播力度介于“软”与“硬”之间,由于新闻栏目中不能采用艺术手段对新闻画面进行主观性较大的改变,因此如何在新闻栏目中传达符合实际也契合国家战略的国家形象,成为了一个现实难题。《中国新闻》的独特性在于其对象主要是海外几千万华侨与华人,在众多的国内外事务当中,选择哪些新闻进行播报,这些新闻反射出一个怎样的国家形象,对于国际新闻传播、中国形象传播、文化软实力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关于国家形象的综述
(一)形象与国家形象的界定
1.“形象”的概念
“形象”源自于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博尔丁在《形象》一书中认为,人对于外在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有某种程度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将随着信息的传入而被这些信息所改变,这种认知便是形象,人们收受不同媒体的信息,不同媒体的报道又带有不同的报道框架,这些刺激将会改变人们头脑中的形象认知。形象具有一种凝练的特点,这是因为人类无法完全处理外界事物的全貌所带来的刺激,心智与大脑的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形象是一种简化的印象。形成了一定的形象之后,人们再处理相关事务时会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这也决定了形象的关键作用。
2.“国家形象”的界定
关于国家形象的问题,可以追溯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中,两次世界大战时,战中国家利用夸大自身以威吓敌国,特殊时期有效的宣传手段有助于战争的顺利,战争过后,部分专家和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直至今日,国家形象的各类研究问题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已经出版的理论著作包括管文虎《国家形象论》中提出为学界广泛接受和引用的国家形象内涵的阐释:“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国家形象传播,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中的《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认为“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塑造不仅仅是国内主体塑造的结果,它还是处于国际体系中的国,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互相建构的结果,也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建设与国际社会的‘共有知识’是否吻合的结果呈现,”②该文认为国家形象更应该置于一个国际传播的大环境中,而不是仅就国内来谈国家形象。这也说明了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考察国家形象是较新、较重大的传播话题。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建构主义的视角下探讨《中国新闻》栏目中的国家形象,并通过不同框架的使用来具体描述这一中国国家形象,希望从理论层面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起到量化的梳理作用。
.......................

二、关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 CCTV-4 的相关研究
关于 CCTV-4 的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类是以 CCTV-4 整个频道作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研究;
第二类则是以频道中的重点节目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第三类则是将前两者结合起来,即分析品牌栏目的创作风格与理念进而推断CCTV-4的立台理念。第一类研究主要研究的落脚点多为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等议题,例如论文《CCTV-4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省思》以及《论 CCTV-4 中文国际频道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但这些论文中很少使用规范的定量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基本处于思辨与总结的方式。《国际媒体传播策略研究——以 BBC 和 CCTV-4 为例》是一篇利用比较法对传播策略进行研究的文献,该文较为详细的梳理了 CCTV-4 的各个栏目,认为构建品牌效应是目前中文国际频道可行的传播策略之一。
第二类研究所涉及到的节目有《今日关注》、《中国新闻》以及《中国文艺》。关于《中国新闻》栏目的相关研究,将会在下文详述。文章《对外电视文艺类节目的文化传播——以 CCTV-4<中国文艺>为例》着重看到了“软传播”这一功能,认为《中国文艺》作为中文国际频道一档传播宗族与故土文化的节目,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类研究的代表研究有徐莉发表在《新闻战线》上的《从<今日关注>的选题看CCTV-4 的新闻理念和追求》一文,该文从《今日关注》节目的选题、嘉宾、专家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 30 期《今日关注》的节目中,国际新闻中的时政新闻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虽然没有用到定量的研究方式,该文还是从作者的经验与直感层面推断出,中文国际频道着力打造 “中国的 CNN”的新闻理念,追求一种高端但又客观的“在场”感。文末,作者又提出了《今日关注》甚至整个频道“新闻评论、分析类节目”较为缺失的观点,这一观点也在本文的分析中得到了印证。
.......................
第三章 框架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 15
一、研究范围与样本选取 ................15
二、实施抽样——等距抽样 ....................15
第四章 CCTV-4《中国新闻》栏目的框架分析 ................... 19
一、高层次结构:《中国新闻》的报道主题框架 ........................... 19
(一)样本的新闻条数与时长..............19
(二)样本的新闻类型与体裁................21
第五章 基于框架对《中国新闻》的我国国家形象分析 ......................... 36
一、《中国新闻》国内外相关新闻中的我国国家形象 .......................36
(一)合作共赢、互利互信的国家形象................................36
(二)维护和平稳定、捍卫国家主权的国家形象........................36

第五章 基于框架对《中国新闻》的我国国家形象分析

一、《中国新闻》国内外相关新闻中的我国国家形象
(一)合作共赢、互利互信的国家形象
《中国新闻》中的国内外相关新闻中存在着国家形象的建构,这种建构可以从前文的框架分析中得到一系列相关结论。
1.高层次框架:时政新闻占据主要位置
首先,根据上一章的讨论可知,《中国新闻》中的国内外新闻以时政新闻为主,则考察时政类新闻中的国家形象最为关键,本章综合高层次框架的“时长”和“节目中顺序号”两个变量综合分析时政类议题中的国家形象。将国内外新闻全部样本按照时长由多至少排列,新闻时长两分钟级以上的头条时政新闻有:“习主席哈萨克斯坦之行”、“习近平同特朗普开始中美元首会晤”、“李克强抵达吉尔吉斯斯坦”、“习近平对柬埔寨孟加拉国进行国事访问”、“哈萨克斯坦各界期待习主席到访”、“李克强抵达惠灵顿对新西兰进行正式访问”共六条。
2.低层次框架:基调以积极为主
以上几条头条时政类新闻均为积极基调,例如 201611030400 期节目中的新闻“李克强抵达吉尔吉斯斯坦”,主要报道了此次出行的领导人会晤内容,关键词有“健康稳定”、“各领域合作”、“中吉友好合作”、“利益融合、“可持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这些位于头条的重要时政类新闻以积极基调为主,以国家重要议题为内容,普遍性的提及了“合作共赢”与“互利互信”等积极的外交态度和国家形象。
........................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结论

一、偏好:CCTV-4《中国新闻》中的框架使用特征
(一)军事议题:背景+突破+预告
本文对《中国新闻》的新闻框架展开研究,并通过三个层次的框架使用特点分析我国国家形象,研究过程中发现有部分议题的新闻报道存在一定规律,本节对国内新闻部分几个议题的固定报道框架进行着重分析。
这里的固定报道框架是指某议题下的个别框架使用频率极高,与其它框架的使用频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有这种表现的议题有军事、气候气象、交通、科技议题新闻,具体的条形叠加图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军事议题的背景解释框架、突破/成果框架以及预警/预告框架的使用频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框架。说明在《中国新闻》的国内军事新闻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固定框架。《中国新闻》的国内军事新闻一般采取的报道模式是以介绍军事演练演习、航展等的突破或成果,然后对事件的背景进行简短的解释,主要针对专有的军事名词或演练等军事事件的举行背景进行进一步解释,过程中借用对官兵或相关参与人员的采访来最后将该事件中涉及到的后续事件进行简单的预告。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