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1.1文献综述
基层地方政府政务微博对危机事件的传播就是以政府为代表的社会治理主体在突发状态下利用政务微博所展开的一系列危机报道活动。因此,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危机传播研究、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研究。
1.危机传播研究
从危机传播研宄整体发展历程上来看,西方国家有关此类的研究并不算早。通过论文检索系统目前所能查询到的有关该领域的最早论文是发表于1967年的一篇论文,该文分析了中西方媒体在苏联及芬兰之间外交危机中所起的作用。危机传播的在外交领域初次被提上日程。在我国,纵观我国有关危机传播的研究,“新闻传播学视角”体现出独特的主导地位。管理学、公共关系学视角则是作为特殊的切入点而存在,虽未向前者那样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其依旧是有关危机传播研究的主流方向,成果也值得分析、研究。借此之后有关危机传播的研究陆续增多,笔者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梳理,结合国内外研宄现状归纳出三个主要的研究视角。
管理学者作为危机传播研究的最早开拓者,将危机传播视为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从其发展历程上来看,关于危机传播的研究最初确实起源于危机管理研究,危机管理将危机传播看作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其在危机管理研究范围逐渐增大与细化,最终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最早从管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危机传播的是米特洛夫和皮尔森,他们认为危机管理者需积极的进行信息搜索、分析和传播,同时还要执行好事实调查、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及加强沟通等任务。西方尤其是美国学者大都认为危机传播实际上就是危机管理,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库姆斯,他认为对危机传播的研究都不过是强调信息传播策略的选择,即组织在危机后“说什么”和“做什么”,而这种策略选择本身就属于管理的过程。在进行危机传播活动时不仅要遵循公开、一致、及时等原则,还要遵循指导性传播和富于同情的传播原则,这些都可以使组织在危机后达到“说得正确”“做得正确”的目标。
.........................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以传播学作为研究的主视角,同时结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及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对政务微博有关危机传播进行交叉综合分析。本文的研究主题为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在具体分析过程中细化为四个问题进行:
(1)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的作用有哪些?
(2)基层政府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现状如何?
(3)基层政务微博在危机传播中存在哪些不足?
(4)基层政务微博在危机传播中相关问题的提升路径。
当前我国对政务微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常态下政务微博传播问题研究,鲜少有研究从常态出发考察非常态危机传播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追溯到其日常传播模式的不健全,从常态传播的视角来揭示非常态危机传播中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及具体表现。
有关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的研究数不胜数,它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政府官方微博系统。尤其是各大主流官方政务微博,由于影响力大、关注度高引来了众多学者的研究。而作为地方性突发事件中涉事单位的一线政府一一县级基层政府,有关其官方政务微博的研究往往被忽视。其在信息传播与发布上的作用不容小觑,一方面关系到向上级政府的信息传送及事件通报,另一方面则关系到本行政区域内的在地化传播,其传播效果的好坏与周边民众的利益直接相关。因此本文在研究角度的选取上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及研究价值。本文研究对象为我国各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其关注度低、影响力小,较省市级官微影响力及传播力有明显不足,但是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保证了其数据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较少存在删博行为,数据具有可查询性,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跟踪某具体的政务微博账号对特定的突发事件的报道来分析地方政府危机状态下的微博运用能力,借助于大量数据来增加文本的科学性及可行性。
............................
第二章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的作用
2.1提升危机应对,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在我国各级政府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基层政府也在为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努力,危机事件中做好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信息的在地化传播,不仅为危机事件的信息公开提供了可能,更为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增添了新的动力。
新媒体时代,利用微博网上执政己成为基层政府必备的技能之一。在危机传播中能否利用政务微博主动化解危机,已成为新时期考核政府执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地方性危机事件不仅给当地民众造成财产损失,危及生命安全,也对地方政府的危机应急反应、事件处置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突发事件状态下如果基层政府危机信息的在地化传播不佳,将会导致政府危机应对水平、应急处置不足。在对危机事件核心事实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布受众关注的连带信息,确保信息供应的全面性,从而强化危机应对工作。事件发生后,一方面鼓励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事件救援,建立民间危机救援应急体系,积极吸纳民间力量参与危机应对;另一方面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如交管部门、政府部门、公安机关等。从而建立以县政府为主导,各主管部门积极参与的官方应急模式,进一步形成地方政府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地方性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根据既有经验建立相应的危机应急预案。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便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及时组织开展救援工作,从而提升基层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
........................
2.2强化信息指导,满足民众信息诉求
基层政务微博借助于微博网络平台成为一种新型政府执政模式,不仅改变了基层政府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还开启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新形式。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基层政务微博其对危机事件的在地化传播不仅可以让地方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件的核心事实,满足群众对危机事件的知情权,缓解由危机带来的社会焦虑情绪;还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内容的粘性,实现政府信息供应与群众信息需求的“对接”,从而使地方民众危机面前及时避险。地方性危机事件属于突发事件,具备突发事件的所有特性,突发性、急迫性及不可预知性,且对地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威胁与破坏,需要地方政府履行其使命及义务立即采取行动,及时公布事件有关信息。危机爆发后政府微博是人们获取权威信息的主渠道,影响着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正如美国传播学者利普曼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环境的感知源于新闻供给机构所描述的,人们对客观环境做出的反应是基于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由此来看基层政务微博作为地方政府官方微博在危机信息的准确发布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到地方民众对信息的获取及相关决策的制定。
核心事实的呈现是危机报道的基础,对于地方性突发事件而言,第一时间呈现事件发生的方位、现场、死伤、影响等基本情况,能够“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地方民众对危机事件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若第一时间未能充分呈现核心事实,不但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以此造成的社会恐慌情绪将难以避免,谣言也将获取足够的传播空间。基层政务微博作为地方政府的官方微博在地方危机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危机信息的发布情况直接关系到地方民众信息的获取及人心的稳定。
......................
第三章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现状分析................17
3.1基层政务微博的常态传播现状...........17
3.1.1常态下基层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情况.............19
3.1.2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的常态因素分析...........23
第四章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效力的提升..........39
4.1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40
4.2强化危机报道的持续性............41
第四章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效力的提升
4.1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
结语
本文通过对有关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状况的分析,发现了基层政务微博在危机传播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或是危机事件中信息供应缺失或是危机报道效力不足。基层政务微博在突发状态下之所以呈现出传播效率低下、传播力不足的现象,与其在日常状态下的信息传播息息相关。基层政务微博在日常信息的发布上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发博不规律甚至出现“僵尸微博”的现象,信息发布数量明显不足。数量上不足势必影响到地方群众对官方微博的关注度,容易使地方民众对基层政务微博失去信心,拒绝浏览、关注地方政务微博,地方性政务微博失去了必要的群众基础,势必影响地方政府官方微博的公信力及信息的传播力,在此情况下出现危机事件中基层政务微博危机传播效率低下的现象则不足为奇。文章重点考察的9家基层政务微博在突发状态下之所以信息发布量少、阅读量低、传播力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日常信息发布的不合理,并由此形成了传播惯性,使其在危机时刻也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发布的信息无人问津。除了数量上不足外,基层政务微博在信息内容粘性也有待商榷。如文中所说内容粘性在传播学中可以理解为信息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内容粘性越高,则受众对信息源的依赖性就越大。由于常态状态下信息内容的粘性不足,使得地方民众不愿关注地方政府官方微博,基层政府政务微博的公信力因此受损,进而影响民众对基层政务微博的关注。尤其在突发状态下基层政务微博对有关地方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其内容呈现与大众对危机信息的需求严重不符,面对突发事件基层政府应了解地方民众的真实需求,切实发布民众最需要、最关心的信息且能够为其生产生活出行等各类决策提供参考的信息,而不是一味的发布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