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与果壳网转基因议题新闻媒体报道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0055 论文编号:sb2018051809312121179 日期:2018-05-2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还从新媒体与自媒体、大众媒体与专业媒体两个维度入手,对形成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报道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两份媒体在媒体性质、媒体定位和传播者三个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其报道存在差异。

第一章研究设计

1.1研究步骤
1.1.1目标媒体的选择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各种性质的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其中包括新媒体和自媒体。这些新兴的媒体根据其媒介定位等方面的不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倾向性和特色,有面向普通大众、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大众性媒体,如新浪网、搜狐网、人民网等;也有受众面较小、仅以某一领域知识为传播内容的专业性媒体,如果壳网、中国科技网、CNET科技资讯网等。本研究分别以新媒体和自媒体、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为选取依据,选取新浪网和果壳网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媒体进行抽样研究,以期对互联网时代转基因议题的报道有一个完整的探究。对目标媒体的选择是基于以下考虑:
新浪网自1998年12月成立以来,就以发展为全球华人的全功能网上生活社区为方向,并与腾讯、搜狐、网易并称为“中国四大门户网站”。新浪网在成立之初,就把新闻作为网站运营的核心,新闻内容始终占据网站的重要地位,内容覆盖面广泛。目前在全球拥有注册用户超过6亿人,新闻资讯涉及诸多领域。新浪网通过其设在中国大陆的各家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三十多个在线内容频道,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因此,新浪网作为大众性新媒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新浪网的受众面较广,且受众层次不均,对于转基因议题的报道也更加贴近受众,符合大众媒体的传播特征。
果壳网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作为专门传播科技新闻和科技事实的自媒体,果壳网一直将自己定义为国内领先的科技传媒机构,自上线以来,以“科技有意思”为口号,试图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科技新闻的传播唤起人们对科技的兴趣。与大众媒体相比,果壳网的受众面相对较窄,主要面向对科技感兴趣的都市青年,因此,果壳网的报道在专业性上更胜一筹。目前,果壳网主要有三大板块:科学人、小组和问答,所有的内容均为专业的团队负责编辑。自成立以来,果壳网的传播内容便涉及到了转基因议题,并在几次与转基因议题有关的争论中成为舆论战场,因此,在转基因议题的报道研宂过程中,果壳网作为专业性自媒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1.2研究假设
为了有效地对新浪网和果壳网的转基因议题报道文本做出特征描述,并分析出其各自转基因议题的传播现状,达到实验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六个假设,并将在第二章对以下假设进行验证。
假设一: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我国日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转基因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新浪网和果壳网对转基因议题的报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假设二:转基因报道的消息来源较为单一,以科学家及专业人士为主。
假设三:由于食品问题与大众的密切度最高,而且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争议颇多,因此网络媒体对于转基因议题的报道以转基因食品为主要内容。
假设四:媒体在转基因议题报道中呈现出的态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波动。
假设五:在转基因议题的报道上,作为专业性媒体的果壳网,与大众性媒体新浪网相比较,其报道视角和内容更为专业,报道更有深度。
假设六:两家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和建议的互动性平台。
............................

第二章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议题报道现状分析

2.1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议题报道总体情况分析
2.1.1报道总量
在新浪网新闻中心和果壳网“科学人”专栏分别输入“转基因”,对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个年度的相关报道进行搜索,新浪网显示报道数量分别为1776篇、590篇和523篇,共计2889篇;果壳网三年报道数量分别为55篇、37篇、21篇,共计113篇。在研宄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的报道不计入本文的研究范围内,一是“转基因”一词仅仅以专业术语出现的报道,二是仅对“转基因”稍有涉及,但相关度较低的报道。本文仅选取以“转基因”为主题的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通过笔者的仔细阅读和筛选,本文剔除了内容相同的重复性报道,共得到有效样本共计592篇,具体有效样本数量见表2-1。

由表1-1可知,在关于转基因议题的报道数量上,新浪网占据绝对优势,占所有研究样本的92.2%,是果壳网报道总量的近12倍。
.........................

2.2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议题报道现状分析
2.2.1文章来源分析
本文将文章来源分为以下四种:转载、编译、网站自采写和原创供稿。新浪网和果壳网的报道来源分布分别如表2-3和表2-4所示。

在全部546篇报道中,转载是新浪网最多的报道来源,占到了91.7%,其中,大部分稿件转自全国性媒体,如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科学院网站等。其余三种稿源只占到了8.3%的比例,网站自采写的稿件虽然有29篇,但多以消息为主,且篇幅较短。新浪网曾做个关于转基因议题的独家系列报道,共6篇文章,其中一篇发表在2013年,其余5篇刊登在2014年1月和2月,这5篇原创文章分别报道了法国、日本、美国、英国和俄罗斯人对于转基因的态度。报道虽然属于网站独家采访写作,但多为专业科研人员观点、政府政策等材料的堆砌或者对民众的随机采访,报道的深度和新闻性有待考究。这说明,新浪网的稿源较单一,对原创性的重视度不够。
.........................
第三章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议题报道差异及原因探究...........26
3.1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议题报道差异............26
3.1.1新浪网和果壳网的报道主题侧重点略有不同.............26
3.1.2新浪网和果壳网对于区域性转基因事件报道数差距悬殊...............27
第四章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报道困境及创新路径...........37
4.1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报道困境..........37
4.1.1报道失衡,公众话语权缺失...........37
4.1.2文本表现形式单一.............37

第四章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报道困境及创新路径

4.1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报道困境
科学议题在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方面自身的局限,为科学议题的传播增加了难度。本节将从3个方面,对我国新媒体和自媒体转基因议题报道的困境进行分析。
4.1报道失衡,公众话语权缺失
媒体信息传播的最终接收者是受众,受众的认可和喜爱是媒体制定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换而言之,媒体的传播内容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为受众服务的。在对新浪网和果壳网的转基因报道研宄的过程中,统计数据显示,两家媒体对公众的意见和看法的重视程度低于预期值,并且出现报道失衡的现象。在转基因议题的传播过程中,新浪网采用的消息来源多为政府机构或官员,以2016年为例,这一消息来源占据了近一半的比重(40.7%)。果壳网的报道比例中,关于转基因技术及其发展的比重占到了41.3%,因此其消息来源多为专业人士。而在三个目标年度内,公众作为消息来源在新浪网和果壳网报道中的比例都非常小,分别是5.1%和4.3%。可见,公众在转基因议题报道中的参与程度非常低,媒体为公众和科学搭建桥梁的作用有待考量。
..........................

结语
自20世纪60、70年代诞生以来,转基因技术就取得了较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但长期以来,监管部门在转基因信息发布方面相对滞后,因此,公众关于转基因的争议从未停歇。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公众获取科技类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仅次于电视。可见,网络媒体的转基因议题报道,对受众对于转基因的认知和态度产生着日益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在科学传播的视角下,选取新浪网和果壳网为研究对象,以新浪网新闻中心和果壳网“科学人”专栏在2014-2016年期间的转基因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新媒体与自媒体、大众媒体与专业媒体两个维度入手,对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议题报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两家媒体的报道差异。
本文对形成新浪网和果壳网转基因议题报道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认为,新浪网和果壳网分属于新媒体和自媒体两种媒体性质,传统媒体的一些特征在新浪网的传播中也有所体现,新浪网比果壳网带有更多的政治属性;两者在受众定位和内容定位上的不同是造成报道差异的根本原因,新浪网的受众面广泛,是一家以传播多样化信息为定位的大众媒体,而果壳网是面向都市科技青年进行科技传播的专业媒体;新浪网的传播者具有较强的新闻背景,而果壳网的传播者多数具备专业背景,导致果壳网的转基因报道专业性更强,但新闻专业主义不及新浪网。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