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2415 论文编号:sb2025040816195653201 日期:2025-04-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本研究发现心脏复跳时需要电除颤的患者S组较N组明显偏少,S组自动复跳率高于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SGB在心脏复跳时有积极作用。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纳入和排除标准
2.1.1纳入标准
(1)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K-Y-294-01),本研究已在ClinialTrials.gov进行注册,注册号(NCT05587023)。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收集2021年6月到2023年1月期间在XX大学附属XX医院择期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全面临床资料,将符合下列研究标准的病例纳入至本次的前瞻性研究中。(1)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Ⅳ级;(2)心功能Ⅱ或Ⅲ级;(3)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
2.1.2排除标准
(1)非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年龄<18岁或>75周岁,心功能>Ⅲ级,ASA>Ⅳ级;(2)局麻药过敏,凝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感染,处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3)严重心理功能障碍无法配合SGB者,颈部解剖异常,星状神经节阻滞失败者;(4)患者拒绝参加研究等。
.............................
2.2研究材料
1.使用药物: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100mg/支)、氯化钠注射液(10ml:90mg/支)、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ml:100mg/支)。
2.试剂:人TH1-TH2细胞高通量液相蛋白定量试剂盒。
3.抢救药品:硫酸阿托品(1ml:0.5mg/支),麻黄碱(1ml:30mg/支),甲氧明(1ml:10mg/支),艾司洛尔(1ml:20mg/支),肾上腺素(1ml:1mg/支),去甲肾上腺素(1ml:2mg/支),硝酸甘油(1ml:5mg/支),葡萄糖酸钙(10ml:1g/支),胺碘酮注射液(2ml:0.15g/支)。
4.设备:监护仪、麻醉机、体外循环机、除颤仪、超声仪、25G穿刺针、吸氧面罩、自体血回收仪、转运呼吸机、治疗床等。
...............................
第3章结果
3.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ASA分级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1所示)。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
3.2术中术后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CPB时间、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术中出血量、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并发症严重程度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手术结束后拔管时间S组[41(20.75,45.5)]较N组[45(23,48.25)]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复跳需要电除颤的病例中,S组[5(16.67%)]较N组[12(40%)]明显偏少,且S组的自动复跳率[25(83.33%)]较N组[18(60%)]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干预的病例中,S组较N组明显偏少,且S组的用药量较N组明显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2所示)。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
第3章 结果......................................... 7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 7
3.2 术中术后情况的比较 ....................... 7
第4章 讨论.................................. 12
第5章 结论.......................................... 15 
第4章讨论

心脏瓣膜病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升高。目前我国心脏瓣膜病变患者估计2500万,院内手术死亡率2.3%[24],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外科手术是治疗心脏瓣膜器质性病变的主要手段。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一种创伤大且大多数需要CPB的复杂手术,会引起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兴奋或抑制,导致免疫炎性细胞过度活化,造成机体免疫炎性反应及功能紊乱,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25-26]。研究发现SGB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27-29]。因此,SGB被认为是现代麻醉医师非常重要的武器[30]。目前对于超声引导下左侧SGB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观察超声引导下左侧SGB对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及住院时间等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既往的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的SGB对术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具有调节作用[33,34,35]。其中包括抑制IL-2、IL-6、TNF-a的过度产生和促进IL-既往的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的SGB对术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具有调节作用[33,34,35]。其中包括抑制IL-2、IL-6、TNF-a的过度产生和促进IL-4、IL-10的分泌而调节抗炎作用。通过阻滞交感神经,超声引导下左侧SGB技术可以降低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该技术能够减少手术应激反应,有助于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稳定[36-37]。本研究观察到,两组的IL-6、IL-10均在T3时达到顶峰,这提示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强力的促炎作用,且炎性因子在CPB开始后3-6小时达到峰值。与N组比较,S组IL-6在T2、T4时明显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CPB对机体的强烈打击下,SGB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组织和器官损伤,这与高凡等[38]SGB能有效减缓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炎性反应的研究结果相一致。T3(手术开始后6h)时,两组IL-6、IL-10均达峰值,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考虑与其炎症因子表达时间的差异有关,对于炎性因子的具体影响,需要更多的专业研究来明确。
.............................
第5章结论
超声引导下左侧SGB对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并使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能减少患者心脏复跳时需要电除颤的次数,减少CPB前血管活性药物干预的次数及用药量,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无显著减少,左侧SGB对于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及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