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视角下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国际化案例分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7784 论文编号:sb2020040313464030258 日期:2020-04-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期货市场,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我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处于“两难境地”: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对封闭,引入带有投机性质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会增加我国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这不符合我国发展期货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但是不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就会导致我国铁矿石定价权不强,无法真正的服务实体经济。正是这种“两难境地”造成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遭遇瓶颈。其次,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缺乏灵活性,在侧重于控制风险的同时,无法针对高评级的优质产业投资者做出相适应的调整。这就导致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优质产业投资者的吸引力,而这部分客户恰恰是我们现阶段最需要的。第三,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自身不够发达,导致其价格功能发挥有限,无法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导致对境外客户的吸引力也随之降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为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需要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随着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正逐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以提高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加强其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开放符合我国构建全新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能够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
同时,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量,是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对铁矿石、大豆、精炼铜、铝土矿的进口需求量居世界第一。2015 年数据显示,我国对原油进口的依存度达到 60%以上,对铁矿石的依存度超过 80%。由于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加上我国在期货市场封闭的背景下,缺乏市场定价的话语权,导致我国大宗商品贸易一直受到“亚洲溢价”的不利影响,损失严重[1]。为了争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定价权,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需求迫在眉睫。
作为现有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铁矿石期货于 2013 年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并已经成熟运行了 5 年。2017 年数据显示,大商所铁矿石期货的单边成交量达到 3.29 亿手,占期货总成交量的 29.95%,同比增加 7.67%,法人客户平均每日持仓量占比达到37%。铁矿石期货在流动性和成交规模上均具备一定的开放基础。从现货市场来看,2017年数据显示,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 10.8 亿吨,占全世界铁矿石总贸易量的 68%。我国不仅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期货市场,铁矿石现货市场的规模也是全球第一。同时,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对普式指数的修正具有显著影响,铁矿石期货市场具备了国际化的条件[2]。
.......................
 
1.2  文献综述
为了使本文研究能够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笔者整理了关于大宗商品期货国际化、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及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研究,总结梳理国内外关于期货市场研究的结论和建议,推导其中的关联性,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矿石期货发展的情况,对我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的现存问题展开研究。
1.2.1  国内外学者对期货市场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1)期货市场国际化路径研究 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如何走上国际化道路,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探讨。李强于 2002 年提出,英美等老牌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国际化没有太多借鉴意义,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近期目标应定位在亚洲,学习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经验,逐步引入国际会员来推进期货市场的国际化[5]。何奕劻于 2003 年提出,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要借鉴国际惯例,增加新品种和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成立商品投资基金[6]。欧阳日辉(2005)提出,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间接投资阶段,我国需要建立发行到国外的期货投资基金,以便国外投资者购买该基金来间接投资中国期货市场。第二个阶段是有限度的直接开放阶段,我国期货市场应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以个别期货交易所为试点,开放部分活跃期货品种。第三个阶段是完全的直接开放阶段,在实施 QFII 制度后,我国期货市场应不断扩大期货品种数量和交易规模,并积累对境外投资机构的监管经验,从而实现全面对外开放[7]。杨春光、王辉(2005)认为,QFII 可以帮助我国期货市场克服制度层面和开放程度不足的问题,让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平滑的过渡[8]。
覃巍(2005)认为,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要依托优势期货品种,提高市场效率,将国内期货市场发展为区域性国际市场,进而发展成全球性市场[9]。方秀玉(2006)认为,期货市场的承压能力和国际化程度要正确处理,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应以国情为出发点,积极平稳地发展下去[10]。冯军飞、李鹤楠(2007)提出,QFII制度对于期货市场国际化具有借鉴意义,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应当采用 QFII 制度逐步推进[11]。
图 1.1  铁矿石期货国际化
..............................

2   案例正文

2.1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国际化的原因及目的
2.1.1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国际化的必要性
(1)我国铁矿石贸易迫切需要公平合理的国际价格
铁矿石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铁矿石资源匮乏,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世界铁矿石进口量的比重超过了 68%。从数据上来看,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在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数据资料显示,相较于 2016 年,2017 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上涨了 4.9%,从 2005 年至 2017 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平均每年上涨 12.48%,进口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在 2005 年到 2017 年这 13 年中,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铁矿石进口量的比重平均每年增加 5.79%,铁矿石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表 2.1  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数据表(单位:千吨)
..............................

2.2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国际化的方案及规则
2.2.1  交易者适当性制度与开户流程
(1)交易者适当性制度
铁矿石期货品种作为现有品种,已在国内上市 5 年多,自然存在已开户的境内客户。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外开放铁矿石期货市场,大商所特定品种交易者适当性管理办法针对制度的适用范围做出了“新老划断”,即在交易者适当性制度实施之前开户的境内客户,不需要重新对适当性准入条件进行审核,可以直接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而在制度实施之后开户的境内外客户,需要进行适当性审核。其中,针对在适当性制度实施之后开户的境内客户,开户流程维持以前的不变。
交易者适当性制度中包含一系列适当性准入条件,例如对交易者的知识测试、资金实力、交易经历以及合规诚信等进行审核。该制度规定境内外期货交易者首先要参加适当性准入条件的线上知识测评,测评主要针对期货交易、交割、清算、法律、风控等内容展开,分为中文和英文试卷,考试地址是中国期货业协会平台,合格分数线为 80 分。
其次,境内外期货交易者要符合交易经历的条件,即过去存在真实交易经历。境内期货交易经历需要有国内期货公司会员提供的证明,即期货交易结算单,而境外期货交易经历需要提交符合规定的证明,符合规定是指出具证明的机构必须是与中国证监会签署过合作谅解备忘录,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期货监管机构进行监管的期货交易场所,可以作为证明的材料有期货交易记录明细、结算单据等。
再次,境内外交易者应符合具有一定可用资金的条件,交易者适当性制度规定:交易者在开通交易权限之前的五个交易日内,或者是申请交易编码之前的五个交易日内,每天在结算后都要保证其保证金账户的可用资金高于 10 万元人民币,或者高于其他等值外币。
最后,境内外交易者应符合合规诚信的条件,该条件包含:不具有严重不良诚信记录及其他禁止参与期货交易的情形,同时,对于单位客户来说,应具备一些相关制度,例如内部控制、信息通报等制度。
.................................
 
3   案例分析 ...................... 27
3.1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国际化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27
3.1.1   铁矿石期货开放模式的差异造成对境外投资者的限制 .................. 27
3.1.2   铁矿石期货交易制度降低了境外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 .............. 29
4   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39
4.1   解决方案的设计 .................................. 39
4.2   解决方案 ...................... 40

4   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4.1  解决方案的设计
我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带有一定的试探性,针对其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国际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基于我国的国情,我国急需开放期货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但是期货市场的服务功能要建立在交易者结构完善的基础上,所以必须要引入境外产业上游客户。另一方面,产业上游客户多带有投机属性,其加入我国期货市场会引起期货价格的波动性,这不符合我国发展期货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境外交易者会处于“两难境地”:限制投机行为,就会丧失主要的境外上游产业客户,面临境外交易者参与度不足以及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影响力不高的问题;不限制投机行为,引入带有投机性质的上游产业客户会为市场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以铁矿石期货为例,方案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先吸引优质产业投资者(如国际铁矿石贸易商)。这类客户带有强烈的套期保值意愿,他们的加入将使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形成的期货价格更具有代表性,增强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境外交易者前来加入,推动基差定价成为国际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机制,对我国争夺铁矿石贸易的国际定价权带来积极影响。
表 3.3  中、美、新加坡期货交易制度对比
...............................

结论
自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以来,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与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目标尚存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境外交易者数量不足,我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的成效不显著。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期货市场,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我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处于“两难境地”: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对封闭,引入带有投机性质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会增加我国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这不符合我国发展期货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但是不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就会导致我国铁矿石定价权不强,无法真正的服务实体经济。正是这种“两难境地”造成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遭遇瓶颈。
其次,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缺乏灵活性,在侧重于控制风险的同时,无法针对高评级的优质产业投资者做出相适应的调整。这就导致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优质产业投资者的吸引力,而这部分客户恰恰是我们现阶段最需要的。
第三,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自身不够发达,导致其价格功能发挥有限,无法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导致对境外客户的吸引力也随之降低。
最后,本文结合以上观点提出了大商所进一步吸引境外交易者加入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是以现有铁矿石期货交易制度为基础,对相应细则做出调整和补充,包括开户流程、结算、保证金、外汇及交割等制度,先引进具有套期保值需求的产业投资者(如铁矿石贸易商),再逐步引进其他类型的境外客户;另一方面围绕期货公司国际化及完善期货市场境内参与者结构提出了期货市场建设的长期方案。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