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影子银行最初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被提及,站在传统银行的角度,是一种非传统银行,在监管之外的不被认可的金融中介机构。2008 年,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次贷金融危机并在次年爆发了环球金融风暴,在雷曼兄弟、内尔达州银行和贝尔斯登等被称之为“大而不倒”的金融集团宣布破产清算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同时,这场金融风暴又迅速波及全球,严重冲击了全球的市场经济。因此,各国学者及政府机构开始查找问题的根源,一个新的金融术语影子银行诞生了,并且一出现就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纵观美国历史,其实可以追踪到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股市价格上涨了一倍,公众开始过度的投资,结果投资失利,股票价格下跌 40%,政府开始了救济措施,稳住了市场,可是当年的中西部严重干旱,导致农业贷款严重违约,使原本脆弱的经济环境又遭重锤,股票价格持续下跌,信贷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债务紧缩,直接导致了经济的大萧条。在我国,影子银行依附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而存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影子银行的业务组成结构、发展状况、表现形式都与国外多有不同,与美国相比纵然我国的影子银行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其高杠杆特性,又游离于中央银行监管之外,具有潜在的高风险性,因此不容忽视。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影子银行最初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被提及,站在传统银行的角度,是一种非传统银行,在监管之外的不被认可的金融中介机构。2008 年,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次贷金融危机并在次年爆发了环球金融风暴,在雷曼兄弟、内尔达州银行和贝尔斯登等被称之为“大而不倒”的金融集团宣布破产清算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同时,这场金融风暴又迅速波及全球,严重冲击了全球的市场经济。因此,各国学者及政府机构开始查找问题的根源,一个新的金融术语影子银行诞生了,并且一出现就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纵观美国历史,其实可以追踪到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股市价格上涨了一倍,公众开始过度的投资,结果投资失利,股票价格下跌 40%,政府开始了救济措施,稳住了市场,可是当年的中西部严重干旱,导致农业贷款严重违约,使原本脆弱的经济环境又遭重锤,股票价格持续下跌,信贷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债务紧缩,直接导致了经济的大萧条。在我国,影子银行依附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而存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影子银行的业务组成结构、发展状况、表现形式都与国外多有不同,与美国相比纵然我国的影子银行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其高杠杆特性,又游离于中央银行监管之外,具有潜在的高风险性,因此不容忽视。
金融危机过后,为了对经济市场进行刺激,我国货币当局出台了 40000 亿人民币的政策措施,这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高潮。而后紧缩的财政政策实施之后,对于资金的高额需求使得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非传统的融资工具不断增加,而银行也在发展中寻求规避监管的新途径,这给影子银行提供了土壤,进而又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2009 年 3 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使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支柱性产业作用,并且指出 2009 年的广义货币要增长百分之十七左右,新增贷款计划达五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在既定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影子银行市场监管的难度,尤其是其对货币市场的冲击,使货币政策制定的不可控因素进一步加大,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此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不乐观,虽然使得银行贷款数额极度上涨,但却导致了实体经济资金相对缺乏。使得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货币政策和影子银行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进行研究。根据穆迪的《中国影子银行季度监测报告》,2016 年末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达到 64.5 万亿元,在 GDP 中所占比例是 86.7%,但在 2017 年上半年广义影子银行规模近乎停止增长,年末影子银行资产规模达到了 65.4 万亿元,在 GDP 中所占比例从 86.7%降至 79.3%,如此看来我国已经意识到了影子银行的重要性并加强了监管,但是结果并不显著,仍需要努力。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在影子银行的概念方面的国外学者提出了相关的观点
“影子银行”一词的出现是由太平洋公司(PIMCO)执行董事 Paul Mccully提出的,“游离在央行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具有传统银行功能的,存在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业务”[1]。根据他的观点,影子银行是缺乏央行监管和政府的支持,并通过没有获得信用担保的资金进行经营运作。
Geithner(2008)将影子银行看作与商业银行平行的一种体系,是“平行银行系统”,它虽然能够提供类似于银行类的业务服务,但又不受货币当局监管的综合性金融体系[2]。
Paul Tucker(2010)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影子银行代替了传统商业银行信用中介的职能,向个人、企业、以及非银行的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提供流动性、资产期限配置等的机构[3]。
(2)在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方面的国外学者提出了相关的观点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在影子银行的概念方面的国外学者提出了相关的观点
“影子银行”一词的出现是由太平洋公司(PIMCO)执行董事 Paul Mccully提出的,“游离在央行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具有传统银行功能的,存在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业务”[1]。根据他的观点,影子银行是缺乏央行监管和政府的支持,并通过没有获得信用担保的资金进行经营运作。
Geithner(2008)将影子银行看作与商业银行平行的一种体系,是“平行银行系统”,它虽然能够提供类似于银行类的业务服务,但又不受货币当局监管的综合性金融体系[2]。
Paul Tucker(2010)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影子银行代替了传统商业银行信用中介的职能,向个人、企业、以及非银行的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提供流动性、资产期限配置等的机构[3]。
(2)在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方面的国外学者提出了相关的观点
Andrew Sheng(2011)认为影子银行的类似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模糊,并提出了 M5 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即影子银行所提供的货币供应量与商业银行提供的货币供应量之和,认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把影子银行具备的货币创造功能包含在内,更能准确的反映货币供给的实际水平,同时运用积累模型证明影子银行的存在提高了货币政策执行难度,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加了不可避免的系统性风险,提出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的必要性[4]。还有学者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了研究,Mick(2011)也提出了影子银行使 M1 与 M2 之间的划分模糊化,这将使央行很难把控货币供应量的规模,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统计性,使货币政策由于统计不够精确致使货币政策失灵[5]。
............................
............................
第 2 章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
2.1 影子银行的定义
影子银行是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资金融通的纽带,使双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满足双方的各自的需求,使资金从闲置的供给方流向资金短缺的需求方,是一种缺乏监管、能够信用创造提供流动性、较易引起金融风险的新体系。根据文献综述中各个学者对影子银行的定义,被一致认同的影子银行的要素:信用中介、缺乏监管、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2.1.1 信用中介职能
2.1 影子银行的定义
影子银行是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资金融通的纽带,使双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满足双方的各自的需求,使资金从闲置的供给方流向资金短缺的需求方,是一种缺乏监管、能够信用创造提供流动性、较易引起金融风险的新体系。根据文献综述中各个学者对影子银行的定义,被一致认同的影子银行的要素:信用中介、缺乏监管、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2.1.1 信用中介职能
所谓信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信用就是一种借贷关系,比如,你向别人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借了个东西,那么你就获得了信用,你是信用的借方,对方就是贷方。在法律角度来说,信用就是一种契约,只要不是当期取得的权利或履行的义务,而是有时间存续的就有信用的存在。在货币学派的角度看,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形成了资本。
影子银行信用中介的一方面因素是资产证券化。它是指将流动性不强的资产根据自身的资产证券化的目的,进行重组形成资产池,然后对现金流进行梳理、估算、考核使该资本池可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并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仍然稳定,在加持高杠杆率通过特别目的公司(SPV)以资产池产生的未来现金收益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获得投资者的短期资金,再购买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来组建资产池,如此构成了影子银行的一个循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进行期限调配,将流动性不强的资产转化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为出售资产的银行提供了流动性,减少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积聚,使债务人的违约风险转向投资人,盘活了银行的信贷资产,减少了银行的坏账呆账损失,有助于银行实现规模效应。另外,将银行可以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出售,将该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有助于改善资产负债表结构。同时因为不在资产负债表内也规避了部门的监管。
实现影子银行信用中介的另一方面因素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它是将众多按照固定的价格(通常为 1 元,超过 1 元的部分将自动转化为基金份额)购买基金的份额的小额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由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者在货币市场上进行运作,赚取收益后按照投资的期限及所持有的份额进行利润分配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而且投资者还可以签发基于购买基金份额的支票,在法律层面上,它不属于存款,不受存款准备金和最高存款利率的限制,可以取得比存款更高的利润。在收益安全方面,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收益稳定,购买门槛低,安全性较高,流动性强,等同于货币。在投资成本方面,货币共同基金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减少了搜素甄别信息以及匹配适合的投资对象的成本。在投资风险上,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信息不对称而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现象。
...........................
2.2 影子银行的业务构成
影子银行是适应经济环境的结果而产生的,它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不足。商业银行受人民银行的严密监管,杠杆率只能在小幅范围内波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设定限制了信用创造的能力,且放贷程序复杂,信用审查缜密,不利于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这就为影子银行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国外的影子银行,没有发达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能以证券化为核心构建影子银行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只是为了绕过银行的监察管理限制来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一种途径。大致分为三个方面:(1)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2)银行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非银金融机构自身向资金需求方投放的信用以及投资者购买的金融衍生工具(3)民间金融,例如,小额贷款公司、P2P、典当行等。
2.2.1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1)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通过分析目标客户群体,研究需求偏好对那些风险厌恶型目标客户而制定的专业化的低风险投资理财计划。商业银行负责只对客户的资金进行管理,风险和收益按计划中约定的执行。由于资金不是存款,没有进入资产负债表,也没有信用创造,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畴,是一种规避监管的手段。按收益与否分为保本理财产品和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是保持本金不变,收益可能为正,可能为零,但不可能为负,而非保本理财的收益可能为负。如图2.1 所示,在2015-2016 年,我国的理财产品稳步增长,在总体情况上看,截止到 2016 年底,全国共有 497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量达7.42 万只,比 2014 年增长了 25.9%,理财产品存续余额 29.05 万亿元,比 2014 年增长了近一倍。但保本理财产品情况基本保持不变,非保本理财产品稳步增长,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9.56%。

.............................
第 3 章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研究........................22
...........................
2.2 影子银行的业务构成
影子银行是适应经济环境的结果而产生的,它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不足。商业银行受人民银行的严密监管,杠杆率只能在小幅范围内波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设定限制了信用创造的能力,且放贷程序复杂,信用审查缜密,不利于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这就为影子银行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国外的影子银行,没有发达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能以证券化为核心构建影子银行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只是为了绕过银行的监察管理限制来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一种途径。大致分为三个方面:(1)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2)银行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非银金融机构自身向资金需求方投放的信用以及投资者购买的金融衍生工具(3)民间金融,例如,小额贷款公司、P2P、典当行等。
2.2.1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1)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通过分析目标客户群体,研究需求偏好对那些风险厌恶型目标客户而制定的专业化的低风险投资理财计划。商业银行负责只对客户的资金进行管理,风险和收益按计划中约定的执行。由于资金不是存款,没有进入资产负债表,也没有信用创造,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畴,是一种规避监管的手段。按收益与否分为保本理财产品和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是保持本金不变,收益可能为正,可能为零,但不可能为负,而非保本理财的收益可能为负。如图2.1 所示,在2015-2016 年,我国的理财产品稳步增长,在总体情况上看,截止到 2016 年底,全国共有 497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量达7.42 万只,比 2014 年增长了 25.9%,理财产品存续余额 29.05 万亿元,比 2014 年增长了近一倍。但保本理财产品情况基本保持不变,非保本理财产品稳步增长,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9.56%。

.............................
第 3 章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研究........................22
3.1.1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22
3.1.2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24
第 4 章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33
4.1 模型简介..................................33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33
第 5 章 对策建议 .........................................43
5.1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斩断与融合.......................43
5.1.1 影子银行业务的开源节流............................43
5.1.2 商业银行的去粗取精...................................43
第 4 章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简介

.............................
第 5 章 对策建议
5.1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斩断与融合
5.1.1 影子银行业务的开源节流
对影子银行业务进行梳理,清楚影子银行具体包括什么业务,分清楚哪些与银行有紧密联系,哪些与银行关联不大,有紧密联系的分析是否有必要与银行有紧密联系以及所带来的好处和后果。对影子银行的业务要做到开源节流,增加影子银行对社会的正外部性,减少负外部性。
开源,努力发展与银行相关性不大的业务,使金融的触角延伸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如规划管理民间金融,使之流程更加严谨,资金运作更加合理,解决商业银行无法触及的乡村小镇及偏远地区,使各个阶层只要有需求就有相应的供给,促进金融市场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5.1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斩断与融合
5.1.1 影子银行业务的开源节流
对影子银行业务进行梳理,清楚影子银行具体包括什么业务,分清楚哪些与银行有紧密联系,哪些与银行关联不大,有紧密联系的分析是否有必要与银行有紧密联系以及所带来的好处和后果。对影子银行的业务要做到开源节流,增加影子银行对社会的正外部性,减少负外部性。
开源,努力发展与银行相关性不大的业务,使金融的触角延伸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如规划管理民间金融,使之流程更加严谨,资金运作更加合理,解决商业银行无法触及的乡村小镇及偏远地区,使各个阶层只要有需求就有相应的供给,促进金融市场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节流,减少信托贷款量和委托贷款量,防止一些有资质的大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在银行获取贷款,然后在转借给有需求的客户的行为,加大了客户的融资成本,商业银行要合理评估大企业的资金需求,使信贷资金可以充分的调配,使资金可以在过剩和短缺之间充分流动。斩断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的不必要联系,减少影子银行的脆弱性和高杠杆率的风险,使之更具有抗风险的能力。另外,防止可能的风险在金融体系内的迅速蔓延,减少系统性风险。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