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或者比较优势,充分挖掘本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但是,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金融资源紧缺地区或者资金短缺的中小企微业,成本问题制约着它们供应链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供应链的稳定性,成为供应链发展的瓶颈。如何提升资金流动效率,以提升整个供应链条的效率,成为供应链研究的重要方向。作为国民经济毛细血管的中小企业,向这个巨大的经济体输送着营养,维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数据显示,截止 2015 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登记总数占所有登记企业规模的 99%,而国民经济总产量的 6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所创造的,全国税收总量的 75%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75%的城镇居民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方面,根据 2014 年科法斯集团针发布的《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赊销己经成为企业间十分普遍的支付行为,其比例已经从 2007 年的 54.1%上升至 2013 年的 91.8%。相比 2013 年,平均赊销账期及最长赊销期限都有所延长,这表明 2014 年我国的总体支付信用正在下降。因此,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手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充足的流动性,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意义越来越重要。一些中小企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与机遇,是整个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但却受现金流的制约,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它们的发展潜力虽高,但是由于上下游优势企业的付款政策、付款期限而导致资金短缺,甚至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与效率。为了解决这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在本世纪初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即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对与该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种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覆盖的范围有限,不能更大范围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蒂姆(Timme,2000)最早提出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他认为供应链的参与者和为这些参与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可以建立起合作关系。它是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所有资产以及供应链上各参与者的经营都考虑在内以实现供应链目标的合作过程,这种为同一目标建立起来的协作关系就称为供应链金融。从蒂姆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金融机构与供应链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供应链金融的侧重点,这种关系可以促进供应链上信息流、商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机结合。浦发夫等(Pfaff et al,2004)认为订单、记账、支付过程和 IT 系统的任何活动都是供应链金融重要方面。霍夫曼(Hofmann,2003)认为,降低固定资产、库存以及在途物资进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是供应链运营资产管理的目的之一。同样的,一种将供应链管理与财务工具相结合的途径是,将信息流、流物流的交互过程进行优化,例如将订单的处理、资产负债管理相互整合,以优化货物在途时间、预付款和账期。威廉·阿特金森(Willian Atkinson,2008)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服务与技术的相互融合,通过供应链金融使得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上资金的供需双方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优化了供应链运作的融资成本、融资效率以及透明度。阿伯丁公司(Aberdeen Group,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对供应链的融资和结算成本的关注,并通过优化流程的方降低该成本。维斯凯(Wesky Raridall,2009)是从银行业务创新和拓展的角度看待供应链金融,认为供应链融资首先需要银行对整条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和核心企业的信用进行考量,其次是针对核必企业和相应的上下游企业设计定制化的融资产品。威利德(Walid Klibi,2010)站在资金通融的角度,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通过整合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向供应链上所有参与者提供金融服务,协调供应链资金的运作,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新型融资模式。迈克尔·拉莫罗克斯(Michael Lamoureux,2007),从生态圈建立对财务和资金优化的影响角度定义了供应链金融,他认为供应链金融指的是,在以焦点企业为中心的企业生态圈中,系统性配置资金的使用以及优化资金成本的过程。在这个系统性的优化过程中,主要是归集与整合供应链内信息流,并打包及利用的过程,成本的分析与管理、各种融资方式的使用都是为达到这个优化过程而使用的手段。霍夫曼(Hofmann,2005)认为供应链金融指的是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通过合理的计划、分配、控制使之在供应链各参与者,包括为供应链提供外部服务的提供者之间有效的流通,最终创造价值的过程。
............
2 传统供应链金融
国内对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的了解是从物流金融开始的,根据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最初的物流金融包括几种基本类型:仓单质押、保兑仓、融通仓。而物流金融的基本运作模式是以第三方物流作为对货权的控制者,由融资需求者向金融机构申请资金支持的一种基本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全对金融机构负责的。但是,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用物流金融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对当前的供应链金融进行完全的描述;在国内的实践中,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主要是由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参与者最为主要的资金供应者。
2.1 传统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与基本模式
2.1.1 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
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竞争实力强、市场份额大、现金流充分、信誉度非常高的企业,一般是那些在行业内排名比较靠前的企业或者是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有着较大的话语权,或者较强的谈判能力。融资企业融资企业,附着于核心企业之上,与核心企业有着交易关系,常常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或者分销商。在传统的供应链系统中,处于弱势,谈判能力弱,往往在价格、账期、资金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种不利地位造成了其资金压力大,故这些企业常常将其日常的库存、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作为抵质押物申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这些企业往往是一些经营规模小的中小企业,而供应链金融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者,通过对资金的有效整合,将资金投入供应链,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根据供应链的不同特点,设计了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账款融资三种主要融资模式。
........
2.2 传统供应链金融主要融资模式
随着赊销成为最主要的销售方式,供应链上游的企业普遍承受着现金流紧张所带来的压力。数据显示,赊账销售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支付手段,比例已经从2007 的五成左右上升至 2013 年的九成以上,与此相对应,即时付款的比例已经从 2007 年的五成左右滑落至 2013 年的不足十分之一,而平均赊销账期在 30 天的占 33.8%,30 天至 60 天的占 28.2%,60 天至 90 天的占 20.4%,90 天以上的占 17.6%。为了确保生产运营的持续性,供应链上游企业需要找到较为便捷、成本更低的资金来源。供应链应收账款的融资模式为此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买卖双方达成贸易合作协议,但是由于买方的原因产生了应收账款,为了缓解卖方的资金压力,使卖方获得相应的营运资金,将这些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的一种金融服务。其运作流程是,供应商与其下游企业达成协议,获得下游企业提交的应收账款单据。为了获得资金的支持,在下游企业承诺付款的前提下,供应商将这些应收账款单据抵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最后,供应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借此缓解供应商的资金短缺状况。一段时间后,下游厂商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结算。


...............
3 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 26
3.1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 B2B 市场分析 .......... 26
3.1.1 电子商务市场规模...... 26
3.1.2 中国电子商务 B2B 市场产业链分析 ............ 27
3.1.3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 B2B 市场的新形态 ..... 28
3.2 中国电子商务 B2B 市场商业模式分析 .......... 29
3.2.1 信息服务模式..... 29
3.2.2 在线交易服务模式...... 29
3.2.2 在线交易服务模式...... 29
3.3 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 30
3.4 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特点............ 40
3.4.1 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供应链金融比较....... 41
3.4.2 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特点.......... 42
3.4.3 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不足之处........... 42
3.5 小结..... 42
4 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实证分析........ 43
4.1 基于 Agent 的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模拟实证分析.......... 43
4.2 基于 VAR 模型的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实证分析 ........... 46
5 结论与建议.... 58
5.1 研究结论...... 58
5.2 研究建议...... 60
4 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实证分析
4.1 基于 Agent 的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模拟实证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产生了 Agent 的概念。Agent实际上就是收集周围的环境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基于自己的判断分析,做出相应的行为,对环境产生影响。将 Agent 的思想引入到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的实证分析中。对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系统做如下分析。首先先确定在这个系统中的主体由那些: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其次环境因素:供需状况、成本、宏观环境、政策等,都影响着这个供应链网络,尤其是银行的放贷状况。那么决定供应链金融业务变化情况的是各个参与主体依据周围的环境因素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决策。这些决策都是各个参与者对当前或者未来的状况进行的预判所做出来的,而这些决策进一步的导致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变化。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核心企业是这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的四大参与主体。在这个供应链体系之中可以将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宏观环境看做是金融机构和电商平台的外部环境因素。本文从各个参与者自身出发,分析他们自身的收益状况,主要分析在电子商务平台与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之间的关系。金融机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体系之中的角色是资金的供给者,为了方便研究金融机构以及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分离开来。根据供应链资金供求关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给予供应链参与者的信用评级之后,商业银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给予中小企业资金。
...........
结论
通过第三章的定性分析以及第四章的定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的出现以及交易规模的扩大确实能够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其原因分析如下。电子商务平台规模扩大,提供了大量交易数据。电子商务平台交易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大量的交易数据资源,为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支持。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基础的运输、仓储数据。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平台加强了对货权的控制,把控了风险,另一方面,基础的运输、物流、仓储数据可以从物流的维度提供数据的支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传递的渠道更加高效,加强了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提升了信息交互的效率。大数据技术,为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交易数据、物流数据、金融数据、供应商产品数据这些原有的大量的数据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维度数据的相互支持,即各维度数据之间的交叉复现,使得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控制供应链的金融风险。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家提出“互联网+”、跨境电商、垂直电商、供给侧改革、全球物流网络的建设,这些政策的提出使得供应链发展成为一张供应链网络,这张网上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对金融的有效需求,而这个需求正在被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满足。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