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模式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4522 论文编号:sb2022122410532049785 日期:2023-01-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酒店管理论文,本文意在全面把握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的、较为系统的阐述该问题,将中国酒店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模式化,为后续相关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提供借鉴。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大众旅游需求持续增长,近十年来,中国酒店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从2013年开始,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格局更加复杂、多变,中国酒店业随之进入了理性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内酒店新业态的涌现和积极发展,中国酒店集团的创新性和独立性更加凸显。国家对旅游业的关注和重视、国内酒店集团发展日益成熟、中国出境旅游的强势推动等因素,使得中国酒店集团的跨国经营活动日益频繁。除此之外,跨国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不仅有专业的酒店集团,还有其他行业的企业开始参与中国酒店的跨国经营。本研究基于以下背景进行展开。
首先,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中国酒店集团走出国门的宏观有利条件。自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思想就在孕育,直到2000年,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提出了“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并在2001年将其正式写入我国“十五”计划。此外,国务院于200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 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2012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4年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为旅游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国酒店企业也得益于此,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国酒店集团经历30余年的发展,逐渐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中国历史悠久,传统酒店固然由来已久,但现代酒店业的发展则始于改革开放初期,源于对外资饭店的效仿。期间,国际酒店集团进入中国大陆的脚步从未停止,中国酒店集团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成长,培育出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中国酒店集团。1988年开业的浙江萧山宾馆,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成为目前中国民营第一大民族酒店集团——开元酒店集团;具有百年历史的“锦江”品牌,至今已发展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旅游企业集团——锦江国际集团。此外,2002年如家酒店集团成立、2005年海航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成立、2011年绿地集团的子公司绿地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成立,2013年铂涛集团成立……中国酒店集团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正在蓄势待发,走向国际。

酒店管理论文怎么写
酒店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意义
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在理论层面,目前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多集中在制造业,少数研究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到酒店业,对中国酒店集团跨国经营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此外,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往往直接引用其他行业的理论基础,但对于这些理论在酒店集团跨国经营的适用性并未进行解释;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区位选择、动机、策略等方面,对“跨国经营模式”的研究较少。在国外相关研究中,早期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模式分类、模式选择等基础理论较多,但也鲜有涉及酒店业。本研究对相关理论在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的应用上进行解释,并根据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酒店企业跨国经营模式,补充了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相关问题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在实践层面,中国酒店集团与国际酒店集团相比,在发展规模、程度上都稍显稚嫩,尽管目前存在强有力的国家政策、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庞大的出境旅游群体等有利条件,支持中国酒店集团“走出去”,但中国酒店业的海外市场是否就是一片蓝海?应该何时、以何种模式、走向何处?都是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中国酒店企业意欲进入海外市场,不少酒店企业适时提出了国际化发展的宏伟愿景,本研究能够为这些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评述
2.1.1跨国经营
跨国经营是以跨国公司为基本前提的,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为: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业务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此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跨国经营的界定大多是以此定义的内涵为基础的。
杜江(2001)[3]在对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进行研究时提出,由于旅游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只要存在着旅游者的跨国消费,就有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市场导向是其观点的基础。
朱启铭(2004)[4]认为,跨国经营是指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发展方向,将企业置身于全球市场并发挥自身优势,对外展开经济、技术交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协作和国际竞争的一系列经营活动,这是宏观上对跨国经营进行的界定。
司岩(2006)[5]在其著作中指出,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与服务,以及超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各种生产、销售、采购和服务等活动。
朱易兰(2006)[6]则将跨国经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部分进行阐述,认为狭义的跨国经营通常指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广义的跨国经营则应该包括一切国内企业所从事的跨越国界的经营活动。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通过对本研究的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发现在相关的研究中采用的还有“中国饭店集团”、“海外发展”、“海外扩张”、“跨境经营”、“国际化”、“战略”、“策略”等概念,以这些概念进行二次检索,并经过仔细阅读和多次筛选,获得学术性较强、与本研究主题关系密切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共85篇进行详细分析。国内相关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六大特点。
第一,学术论文数量从2006年开始明显增多,这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紧密相关。
第二,研究成果中,学术专著较少,期刊论文占较大比例。胡建伟(2009)[21]的《跨国饭店世界扩张理论研究》,是检索到的唯一一部直接以跨国饭店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成果,该研究对跨国饭店扩张的特征、跨国饭店体系的国际分工、跨国饭店扩张的基础条件、运行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探究,并结合中国酒店业实际,提出了中国本土饭店集团的跨国经营战略,对中国的酒店业进行跨国经营具有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众多的期刊论文中,在旅游管理专业比较权威的几个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仅有十余篇,体现了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有限、缺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第三,研究方法多采用定性描述,定量研究中较多的应用调查法。最近几年旅游相关的学术研究,开始越来越多的借鉴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酒店集团跨国经营的研究领域也有所体现,以问卷调查和分析的方法为主。
第四,研究性质较偏重于实证研究,基础理论研究较少。在实证研究中,以国际著名旅游企业为案例的研究居多,尚无以中国酒店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先例。在理论方面,也多是直接借用国外已有的跨国经营理论,缺乏对中国的酒店业的发展实际进行的理论探讨。
第五,研究者对中国酒店集团跨国经营这一问题,既有支持,又有质疑。胡敏(2000)[22]认为中国旅游饭店的跨国经营还处在萌芽阶段,但通过分析中国现有的关于跨国经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倡导大胆跨出国门;赵焕焱(2007)[23]通过对中国饭店业2006年以来的海外发展的历程的梳理,提出中国饭店业的海外发展已是当务之急,并在2015年总结了中国境外酒店投资的八种类型;张越剑(2007)[24]从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部分中国饭店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国家“走出去”战略支持等方面对中国饭店实施跨国经营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饭店集团已经具备了跨国经营的条件。然而,厉新建(2003)[25]以“跨国经营的春天来了吗?”为题,对中国酒店业进行跨国经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秦宇(2011)[26]基于出境旅游和旅游企业跨国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质疑,认为一些看似合理的假设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并提出目前的研究应该结合中国的“非常规”因素,重点研究饭店企业跨国经营时空背景、消费者需求、生产技术和竞争关系。何伟文(2014)[27]提出要理性认识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认为中国的对外投资依然处于早期阶段,企业海外投资的关键是本土化,要理性对待该问题。
...............................
3 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 19
3.1 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 19
3.1.1 跨国经营主体分析 ........................ 22
3.1.2 跨国经营时间分析 ......................... 24
4 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模式分类 ................... 39
4.1 品牌输出模式 ........................ 42
4.1.1 品牌输出模式的概念 ......................... 42
4.1.2 品牌输出模式的具体形式 .................... 42
5 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及建议....................... 53
5.1 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53
5.2 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建议 ........................ 59 
5 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及建议
5.1 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究影响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的因素。
一是根据第二章中关于理论基础的阐述,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等理论的内涵和描述,提炼出其中蕴含的与跨国经营关系密切的影响因素。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所有权优势,可以得出企业产品差异化程度和企业规模等影响因素;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可以得出企业产品类型、政府态度等影响因素;根据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可以得知国际化经验等因素会影响企业跨国经营模式的选择。

酒店管理论文参考
酒店管理论文参考

二是根据第三章中对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现状的归纳和总结,通过对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的分析,提炼出一些影响因素。例如,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的动机有客户带动、分散风险、规模经济、扩大品牌影响力等,从中可以提炼出目标国家市场潜力、目标国家进入风险、目标国家对酒店品牌的接受程度、目标国家与母国的文化距离、地理距离等影响因素。
三是根据众多前人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多位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层次分析、专家打分等方法得出的关键影响因素。钱蕾(2006)[77]在对服务业跨国经营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从多个影响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因素中,找出了是个最主要的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后,依次是:服务产品类型、目标国家政治稳定性、目标国家对外来企业的管制/支持程度、市场结构、管理者对跨国经营的态度、企业的口碑与形象、对专利商标等的保护、投资回收期、贸易壁垒;申晴(2007)[16]通过对企业人员及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认为企业规模、国际化经验、地主国经验等因素对企业选取直接投资模式有显著影响,目标国的投资风险、产品成本优势、目标国市场潜力等因素属于较为关键的国外环境因素;陈传达(2014)[29]在对我国五星级酒店跨国经营模式的研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影响我国五星级酒店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有:酒店的盈利能力、品牌影响力、品牌高管团队的跨国经验;申舒萌、葛玉辉(2012)[60]从高层梯队理论的角度,认为由于内外环境的复杂性,管理者不可能对其所有方面进行全面认识,即管理者特质影响他们的战略选择,并进而影响企业的行为。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成熟之后,都会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中国酒店企业的跨国经营刚刚起步,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对其经营模式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本文意在全面把握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的、较为系统的阐述该问题,将中国酒店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模式化,为后续相关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提供借鉴。本文虽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可以视为在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问题上的合理尝试,取得了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本文尝试对中国酒店企业的跨国经营模式进行分类,总结为品牌输出模式、直接投资模式和战略联盟模式。通过具体案例对三种模式进行了解析,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品牌输出模式的典型特点是契约性和对品牌的依赖性;直接投资模式具有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性和风险性;战略联盟模式的具有互利性和灵活性。三种模式都存在相应的较为适用的情况。
第二,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影响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因素。研究表明,企业在具体选择跨国经营模式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目标国家市场潜力对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目标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和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酒店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参考。
第三,本文给出了中国酒店企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参考思路。不同因素对企业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不同,即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不同,企业可以综合衡量自身的特点及目标国家的情况,参照该思路,结合企业的成本利润的比较分析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分析,选择最佳的跨国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