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使用SPSS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社会变项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与该社区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具有相关性。
第一章新华街道社区居民的语言能力
第一节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现状
一、语言习得状况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认为“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①语言习得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语言习得的状况影响着语言运用的能力。居民最先习得的语言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解释居民的语言能力;普通话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交流交往交融的语言基础,是现代社会国民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语言,因此本节主要考察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最先习得的语言状况和普通话的习得状况。
(一)最先习得的语言状况
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最先习得语言的状况并不完全相同,因此需要通过调研进行了解进而了解居民语言习得的基本情况。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最先习得的语言状况如表2所示: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社会变项与语言能力相关性分析
社会变项是社会语言学调查工作的基本单位之一,常用的社会变项有: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等。①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是因变量为连续数值型变量,研究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状况的方法,适用于语言能力的相关分析。因此本节使用SPSS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语言能力。其中显著性值<0.05表示两者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显著值>0.05则表示两者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标准系数(Beta)是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大小,绝对值越大,说明影响程度越大。当标准系数为正数时,表示自变量的增加与因变量的增加是正相关的;标准系数为负数时,表示自变量的增加与因变量的减少是负相关的。
一、社会变项与“听说”能力的相关性
社会变项是语言调查中的重要资料部分,也是语言调查研究重点关注的微观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将探究社会变项与语言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为了方便阅读,表格只保留与语言能力具有影响关系的社会变项。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语言“听说”能力相关因素分析如表10所示: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
第二章新华街道社区居民的语言使用
第一节语言使用现状
内部场域与长辈交谈时的语言使用状况分为居民与祖父母、父母交谈时使用的语言;与平辈交谈时语言使用状况分为与兄弟姐妹和配偶交谈时使用的语言;与晚辈交谈时的语言使用状况是指与子女交谈时使用的语言。
一、内部语域的语言使用现状
(一)与长辈交谈时使用的语言
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与长辈(祖父母、父母)交谈时的语言使用状况如表12所示:
语言学论文参考
..................................
第二节社会变项与语言使用相关性分析
本节使用SPSS的多重响应分析结合交叉表卡方检验方法验证分析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五个社会变项与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语言使用的相关性。其中皮尔逊卡方的渐进显著性(双侧)值<0.05表示两者具有相关性;显著值>0.05则表示两者不具有相关性;显著性值=0意为无限接近于0,表示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
一、社会变项与内部语域语言使用的相关性
本节主要分析新华街道社区居民在内部语域中的语言使用与社会变项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相关分析详见表18。
由表18可知,社会变项年龄与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内部语域的语言使用具有相关性。
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15-30年龄段的居民与长辈交谈时通常使用方言或蒙古语,偶尔使用普通话;与平辈和晚辈交谈时会同时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或蒙古语;31-44岁年龄段的居民与长辈和平辈交谈时通常使用方言或蒙古语,较少使用普通话,与晚辈交谈时会同时使用普通话和方言;45以上年龄段的居民在内部语域中通常使用方言或蒙古语,使用普通话的频率最低。
社会变项民族与该社区居民内部语域的语言使用具有相关性。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汉族居民与长辈和平辈交谈时通常使用方言,与晚辈交谈时同时使用普通话和方言;蒙古族居民与长辈交谈时通常使用蒙古语,与平辈交谈时通常同时使用蒙古语和方言,与晚辈交谈时通常同时使用普通话、方言和蒙古语;回族和满族居民与长辈和平辈交谈时通常同时使用普通话和方言,与晚辈交谈时通常使用普通话。
.................................
第三章 新华街道社区居民的语言态度 .......................... 33
第一节 语言态度现状 ................................. 33
第二节 社会变项与语言态度相关性分析 ................................ 38
第四章 新华街道社区语言使用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 41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总体特点 ........................... 41
第二节 语言使用总体特点的影响因素 .................... 45
结语 .............................. 51
第四章新华街道社区语言使用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语言使用的总体特点
基于前文的调查分析,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的语言使用状况呈现出三个特点,分别是方言具有很强的语言活力,语言使用状况呈现差异性,语言竞争与和谐是多语共存的客观表现。
一、方言具有很强的语言活力
语言活力主要取决于它的交际功能和认知功能,语言交际功能和认知功能实际表现出的、存在分布差异和程度差异的使用和发展状况称作语言活力。语言活力是具体语言群体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不同存在状况和发展水平。①方言在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的语言使用状况中呈现出很强的活力,主要表现为“听说”能力最强、内部语域多使用方言、方言的有用度和亲切度评价最高。
居民的方言“听说”能力最强。根据上文可知,在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语言能力中,方言的“听说”能力均为4.71,高于普通话(4.54和4.19)、蒙古语(1.64和1.63)和英语(1.91和1.83)的均值,这表明该社区居民的方言“听说”能力均值最高,该社区居民方言的语言能力相比于其他语言能力最高。
居民在内部语域、外部语域中的本地市场和媒介语域的接打电话或视频的场合中多使用方言。居民在内部语域中与长辈(83.3%和84.1%)、平辈(84.9%和84%)和晚辈(74.5%)交谈时使用方言的频率远超于其他语言选项,方言是居民在家庭内部语域中主要使用的语言。由于语言环境和交谈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居民在外部语域的本地市场购物时会高频率(83.3%)使用方言。居民在媒介语域中接打电话或视频时通常会习惯性地使用方言进行交谈,方言的使用频率较高(75.8%)。由此表明,居民在大部分语域场合中多使用方言。
语言学论文参考
.................................
结语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语言能力发展不均衡。该社区居民的方言能力最强,其次是普通话能力,再次是蒙古语能力,最后是英语能力。其中居民的普通话的“听读”能力强于“说写”能力;方言的能力较为均衡;蒙古语的“听说”能力强于“读写”能力;英语的“听读”能力强于“说写”能力。
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的语言使用具有差异性。在内部语域中,该社区大部分居民与长辈、平辈通常使用方言或蒙古语交谈,与晚辈同时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或蒙古语交谈;在外部语域中,该社区居民在熟悉环境中的非正式场合通常使用方言或蒙古语,在正式的场合使用普通话;在陌生的环境中使用普通话;在媒体语域通常使用方言或蒙古语接打电话或视频,同时收看使用多种语言的媒体节目。
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的语言态度不尽相同。临河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对普通话的整体评价非常积极,对方言的评价积极,对蒙古语的评价比较积极,对英语的评价不太积极。居民对普通话的好听度和发展前景期望度评价最高,自己和后代学习普通话的意愿强烈;对方言的有用度和亲切度评价最高,希望后代学习方言;对蒙古语的发展前景期望度和亲切度评价较高,大部分蒙古族居民希望后代在上学前学习蒙古语;对英语的发展前景期望度较高,自己和后代学习英语的意愿较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