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及其维译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8555 论文编号:sb2024030510075251936 日期:2024-03-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研究发现译者在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过程中,灵活使用了多种翻译方法,深刻还原了原作内容。从人物对话整体翻译来看,译者主要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主要翻译方法以意译法为主,这样翻译既能使译作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也拉近了目的语读者与原作人物形象的距离,还可以呈现出较好的翻译效果。
第一章小说《天行者》介绍及人物对话概述
1.1小说《天行者》简介
《天行者》是由著名小说家刘醒龙先生所著,该作品是刘醒龙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刘醒龙的小说历来注重对中国乡村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拷问;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能够把农村的社会现象反映到小说中。作者借小说《天行者》表达了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乡村民办教师的深切同情,立体地表现了中国民办教师在底层无私奉献的形象。该小说自2009年出版后引起的热烈反响,获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并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1.1.1《天行者》原作简介
小说《天行者》的作者为刘醒龙先生。刘醒龙是中国当代著名乡土作家,现任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1956年出生于湖北黄州,他定居城市,却心怀乡土,书写乡土的生活和生存状况。他曾长期在基层工作,他的小说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乡村底层人民困顿的生活状况。刘醒龙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凤凰琴》《秋风醉了》《分享苦难》等,出版的《微风凛凛》《至爱无情》《生命是劳动和仁慈》《圣天门口》等长篇小说和多部中短篇小说集,部分作品曾多次获奖。
就自己的小说创作经历而言,刘醒龙曾明确指出:“我的文学创作明显地存在着是三个阶段。早期阶段的作品,比如《黑蝴蝶,黑蝴蝶……》《大别山之谜》,是尽情挥洒想象力的时期,完全靠想象力支撑着,作者对艺术、人生缺乏具体、深入的思考,还不太成熟。第二个阶段,以《威风凛凛》为代表,直到后来的《大树还小》,这一时期,现实的魅力吸引了我,我也给现实主义的写作增添了新的魅力。第三个阶段是从《致雪弗莱》开始的,到现在的《圣天门口》,这个阶段很奇怪,它糅合了我在第一、第二个时期写作的长处而摈弃了那些不成熟的地方①”。小说《天行者》就是刘醒龙第三阶段的作品。

语言学论文参考
语言学论文参考

..............................
1.2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概述
1.2.1小说人物对话含义
人物对话作为小说的灵魂,对于人物形象刻画及推进故事情节有重大作用。那么要想研究人物对话首先要知道何为对话?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对会话的理解为:“会话是口头语言表达的一种常见形式,是人们传达信息,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会话通常是由说话双方构成,一方是发话者,另一方是受话者,双方不能在同一时间发话,但可以轮流发话①”。黄国彬在《为灵魂开另一道门—小说对话的翻译》也对人物对话的定义进行了解释。他指出:“人物对话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自白和互相间的讲话,在有的书里,称之为“会话”,较为通用的称为“对话”。小说创作过程中,人物自身的语言和相互间的对话是展现人物性格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手段②”。本文更认同黄国彬对人物对话的定义,小说《天行者》中富含大量的人物对话,作者生动塑造了以余校长为代表的民办教师、以蓝小梅为代表的普通村民、以夏雪为代表的城市青年和以余实为代表的悭吝反派等四类人物形象,不同人物在对话的用词、语气和表达方式上都不尽相同。
1.2.2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特点
小说《天行者》这部以“民办教师”为题材的乡土小说,是刘醒龙对199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凤凰琴》的续写和再创作,由“凤凰琴”“雪笛”“天行者”三部分构成,主要描述的是民办教师三次转正的故事。具体来说,小说叙事主要包括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是讲述了西河乡界岭小学三代民办教师转正的故事;辅线是张英才、余校长、孙四海、万站长、蓝飞、夏雪等的爱情故事。文中的人物对话也是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进行的。
..................................
第二章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原则与策略
2.1翻译原则
翻译不仅仅是运用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活动,也不是从原文到译文的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译者与原作者、读者进行思想对话的产物。一部译作的成功与否,往往就在于原文的对话美在译文中是否得到再现。也就是说,译文中的对话是不是做到了达意传神,这里的“达意传神”就是同时精确传达出原文“字面意义”和“真实意图”①。鉴于人物对话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人物对话翻译得好坏,也是影响小说整体翻译的直接因素,因而,译者在人物对话翻译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标准与原则。所谓翻译原则既是译者进行翻译的目标追求,也是人们判定译文成败得失的有效依据②。本节分析译者在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2.1.1“忠实通顺”原则
“忠实”和“通顺”作为翻译中两项最基本的要求。关于“忠实、通顺”原则,1980年初为了解决当时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无通用教材的问题,教育部委托洛阳外国语学院编写了《英汉翻译教程》,编者张培基将前人的有关论述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③。
.........................
2.2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依据的原则和所采纳方案的集合①。翻译策略分为“归化”和“异化”。因此合理分析译者在翻译原作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能够更加透彻了解译者在翻译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时的情感倾向以及更加准确把握原作的文化取向。本节结合小说《天行者》中人物对话实例,分析研究译者在翻译人物对话过程中采用的翻译策略。
2.2.1归化
“归化”和“异化”的概念是美国翻译家韦努蒂提出的,在《辞海》中,归化是指归服而受其教化,一是归顺,归附,是同化②。具体来说,“归化”可以理解为倾向于“译文接受者”,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向译文读者靠拢,也就是根据译文读者的表达习惯来转译原作内容,其优势在于,让译文变得流畅地道,语言通俗易懂。小说《天行者》维译本中,译者在翻译人物对话的过程中,为了贴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多处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例如:
例1:—张英才说:“我舅舅是常挂惦着你们,所以才特地放我来这儿锻炼的。”
—邓有米说:“你锻炼一阵就可以走,我是土生土长的哪怕是转了正,也离不开这儿。”(第3章,第17页)
—tɑʁɑmɛzɛldin silɛrni seʁinip turuwɑtidu,ʃuŋɑmeni bu jɛrɡɛɑlɑhidɛʧeniqiʃqɑɛwɛtti,-dediʤɑŋjiŋsɛj.
—siz deɡɛn bir mɛhɛl iʃlisiŋiz qɑjtip ketisiz,mɛn muʃu jɛrdɛtuʁulupɵskɛn,hɛrqɑnʧɛrɛsmijlɛʃsɛmmu bu jɛrdinɑjrilɑlmɑjmɛn,dedi deŋjowmi.(3-bɑb,33-bɛt)
这段对话的背景是张英才接受万站长安排进入界岭小学任教,并同余校长、邓有米、孙四海等人初识的阶段。对话中出现了两次“锻炼”,译者根据上下文语境和对话中双方人物的身份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将第一个“锻炼”译者译为“ʧeniqiʃ”(锻炼);对第二个“锻炼”翻译时,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birmɛhɛl iʃlisiŋiz”(你工作一段时间);译者这样翻译既做到了忠实原文对话中所有表达的内容,同时更能照顾到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
..............................
第三章 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 20
3.1 翻译方法 ............................. 20
3.2 翻译技巧 ..................................... 25
第四章 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28
4.1 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存在的问题 ................................ 28
4.2 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的建议 ...................... 32
结语 .................................. 36
第四章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存在的问题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整体来说,在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过程中,译作准确地把握了原文行文模式和思想,并巧妙运用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使译文语言表达流畅,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原作的风格与内容,使目语读者更好地体会到原作的风格特点。由于汉语和维吾尔语之间的存在文化差异,因此在翻译人物对话内容时,会出现部分词语翻译不准、信息不对等,句子翻译不准确等的问题,下文举例分析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维译中存在的一些翻译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1.1部分词语翻译不准
由于汉语与维吾尔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因而语言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译者在翻译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对原作部分词语理解不到位,从而造成部分词语翻译不准确的情况。例如:
例1:
——余校长说:“这不行,还不到挖茯苓的季节,这么多茯苓,你会亏好大一笔钱的”——孙四海说:“总比往年跑了香强多了。”(第8章,第53页)
——undɑq qlisɑq bolmiʁudɛk,hɑzir teχi pɑlmɑmɛrizini kolɑjdiʁɑnʧɑʁɛmɛs,ɛɡɛrundɑq qilidiʁɑn bolsɑq,siz nurʁun pul zijɑn tɑrtip qɑlisiz.
——hɛrhɑldɑɵtkɛn jillɑrdikidɛk hosulɑlɑlmiʁɑndin jɑχʃirɑq,-dedi sunsiχɛj.(8-bɑb,100-bɛt)
在上述人物对话中,“跑香”是一个非常口语化的词汇,原文对话中不单单是指茯苓的香气跑了,而是由于茯苓走气了,药用价值减少导致卖不了好价钱。译者将其译为“hosulɑlɑlmiʁɑndin(没有收获)”;译者既没有将人物对话语句中的“跑了香”直接翻译出来,也没有将对话中的“跑了香”所指代的意思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是由于译者对“跑香”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不理解,因而造成对人物对话语句翻译不准确,从而削弱了原文人物对话的表达效果。
................................
结语
通过对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的维译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本文研究发现译者在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过程中,灵活使用了多种翻译方法,深刻还原了原作内容。从人物对话整体翻译来看,译者主要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主要翻译方法以意译法为主,这样翻译既能使译作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也拉近了目的语读者与原作人物形象的距离,还可以呈现出较好的翻译效果。
二、在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翻译过程中,发现译者在翻译人物对话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即在部分词语翻译不准、部分语句翻译不当以及部分人物对话信息表达不对等。这就要求译者要透彻解读词义、加强句意理解、融入译入语表达习惯。笔者认为要想翻译好小说人物对话,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目的语和源语的语言功底,译者还要充分理解分析、把握原文中人物对话的具体情境,人物各自的身份性格特点等。译作翻译质量优秀与否,取决于最终能否给目的语读者呈现出好的翻译效果,而恰当处理翻译问题是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的必要前提。因此,不能因为译者自身能力不足,导致译作作品呈现效果不佳,这是对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的不尊重和不负责。
三、译作语言通顺流畅,且在忠实于原作语言风格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不生搬硬套。译者以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形式对人物对话进行翻译,将原文民办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人性的光辉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且激发了人们对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人文关怀精神。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电视剧《而立之年》台词汉译哈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