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现代汉语施事宾语句的生成机制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6555 论文编号:sb2024031110434651984 日期:2024-03-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借用认知语言学视角对施事宾语句的生成机制进行描写和解释,主要从生成理据、生成动因和生成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章施事宾语句的生成理据
1.1施事宾语句的生成理据研究概述
关于施事宾语句的生成理据,已有不少的学者前辈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论述。②刘探宙(2009)认为句尾焦点化是这种施事宾语句生成的关键,句子中一元动词可以带施事宾语,是因为这种句式强调完成某项动作的动作者的数量,句子的焦点在末尾,如“这次流感,小班的孩子咳嗽了五六个”;潘海华、韩景泉(2008)认为,汉语的名词组可以受计数、分配、对比等信息结构的驱动而调整语序形成施事宾语句;胡建华(2007,2010)认为汉语属于非格标语言,非格标语言动词的题元可以不按常规释放;孙天琦、李亚非(2010)认为汉语的动词以词根形式进入句法结构,所有参与者都有可能进入句法操作,实现为论元。
“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一贯坚持的语言研究原则,认为语言的一切源于现实世界与人的互动。虽然前辈学者关于施事宾语句成因的讨论很有启发性,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因为无论是句尾焦点化还是信息结构驱动,亦或是非格标语言理论和词根操作,似乎都更多地停留在“认知”的层面,并没有直接接触到“现实”。所以本文的这一部分试图结合前辈学者们的理论,依循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原则,回归施事宾语句的本体,去挖掘施事宾语句更深层次、更系统、更本质的生成理据。
其实就施事宾语句现实本体的特点研究和成因分析,也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例如“王冕死了父亲”这是一个损益句,属于施事宾语句中的一个小类。沈家煊先生(2006)认为“王冕死了父亲”是由“王冕的父亲死了”和“王冕丢了某物”两个小句“糅合”而成。也即是说“王冕死了父亲”这一个施事宾语句是由两个句子经过“糅合”的认知过程而生成,而具体的生成过程沈先生认为可以用“类推糅合”进行描写。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
1.2施事宾语句的表层句法语义关系和深层事理语义关系
关于施事宾语句和两个“糅合”句子之间的关系,我们借鉴朱德熙先生(转引自任鹰2005:20)在谈及“变化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则”时的相关解读。朱先生认为:“我们在这里需要指出一件重要的事实,就是句子里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有层次的。……所谓高层次上的关系指的是与整个句子的语法意义直接关联因此比较重要的语义关系,所谓低层次的关系是指与整个句子的语法意义不直接关联因此比较次要的语义关系。”虽然朱德熙先生并没有直接针对“糅合”的句子进行说明,但我们可以根据他所提出的“高低语义层次”理论对这里的“糅合”句式进行分析。借用例句(2)具体来说,“王冕”和“父亲”的一层关系可以写为“王冕丢了某物(父亲)”,这个关系是与“王冕死了父亲”具有最直接关联的句法结构,都是“名动名”,所以它属于“高层次上的语义关系”;“王冕”和“父亲”的另一层关系可以描写为“王冕的父亲死了”,这一层关系不符合与整个原句的语法句式直接相关的要求,所以它属于“低层次上的语义关系”。
后来,任鹰教授(2005:20)结合朱德熙先生的观点,在“高低层次关系”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表层句法语义关系”和“深层事理语义关系”这一组概念。任鹰教授指出:“所谓的深层事理语义关系,是指语言所代表的事物在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中具有或可能具有的关系;所谓的表层句法语义关系,是指两个成分在语言结构中形成或呈现,并直接接受句法结构制约的语义关系。”
........................
第二章施事宾语句的生成动因
2.1认知参照点模型理论相关研究
物理学对“参照物”是这样定义的:A物体相对于B物体发生位移,这个固定的B物体就叫做参照物。这一物理现象映射进入到心智中,“参照物”便转换为“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王寅2011:96),我们基于它可以找到并理解新的概念,亦或者建立起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思维模型,我们就称之为“认知参照点模型”。
2.1.1认知参照点模型理论概述
当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否有这样的疑问:夜晚的天空布满星星,如何从满天星空中找到一颗我们想要找的那一颗星星?Langacker(1991:170)认为:
世界可以被想像成有无数种不同特征的各种事物,这些事物对于特定的观察者来说,其突显度有很大差异,就像夜晚天空中的星星,有些对于观察者来说是十分明显的,而其它只有经过特别努力地寻找才能发现它们。突显事物可作为寻找目的物的参照物:如果一个观察者要想找到突显事物附近的不突显事物,他可将注意力集中于突显事物上,然后在附近寻找,就可找到那个不突显的事物。
如上所述,Langacker认为如果我们要在满天的星星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颗,往往是先确定一个最明亮的、易找到的、凸显的星星,然后以这颗星星为参照点来寻找自己想要找到的那一颗。从Langacker上述的阐释看到,他正是根据物理学上的参照点概念,同时结合认知语言学中识解(construe)的视角与凸显等原则,提出了“认知参照点模型模型(Reference-Point Model,又叫the Principle of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简称CRP)”理论,该理论的模型具体表现如下图: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
2.2认知参照点模型视野下施事宾语句的生成动因分析
认知参照点模型从有定性到无定性,主要具体表现为从熟悉到陌生、从已知到未知、从主动到被动、从固定到随机等四个方面。这符合我们语言表达所追求的经济原则,这就是认知参照点模型的生成动因,也是具体语句生成的内在动因。那么现在回到我们开篇的问题,即在具体语境中为什么选择施事宾语句而不是其对应的、表意相同的深层事理语义关系?我们认为施事宾语句的生成动因,可以用这里的“认知参照点模型”的有定性和无定性进行分析说明。具体来说,我们发现施事宾语句与其深层事理语义关系的认知参照点是不相同的,也即是说施事宾语句和深层事理语义关系拥有不同认知参照点模型,所以我们可以结合语境中对认知参照点模型的策略选择——谁为有定的认知参照点,谁为无定的认知目标——解释施事宾语句的生成动因。
但这里我们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认知参照点有定性的四大特征要素和认知目标无定性的四大特征要素,在具体语境中并不一定都要全部体现。所以我们在判断认知参照点和认知目标时,依据的是多个要素中最为凸显的或者说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特征要素。一般来说,一种特征要素就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认知参照点和认知目标的判断,但如果一种特征要素不能帮助我们明确认知参照点和认知目标,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分析其它的特征要素。
2.2.1存现句的生成动因分析
施事宾语句中“存现句”语义句式可以描写为:处所+存现方式+存现物,这里的“处所”可以看做该施事宾语句的认知参照点,“存现方式”和“存现物”对应的是认知目标;与之对应的存现句的深层事理语义关系可以描写为:存现物+存现方式+处所,这里的“存现物”可以看做深层事理语义关系的认知参照点,“存现方式”和“处所”对应的是认知目标。
我们可以发现存现句与其深层事理语义关系的认知参照点和认知目标都是不一样的,且它们之间的成分是相互错位的,即存现句的认知参照点成为了深层事理语义关系认知目标的一部分,前者认知目标的一部分又变成了后者的认知参照点①。认知参照点具有有定性,认知目标具有无定性,所以说话者究竟是选择存现句的表达形式,还是选择深层事理语义关系的表达形式,主要依据的是语境下认知参照点和认知目标的策略选择:如果“处所”具有有定的特征要素,并将它做为认知参照点,“存现方式”和“存现物”具有无定的特要素,并将它做为认知目标,说话者就会选择存现句;反之,则会选择存现句的深层事理语义关系的表达形式。
...............................
第三章 施事宾语句的生成过程 ...................... 43
3.1 意象图式概说 .............................. 43
3.1.1 意象图式理论 .............................. 43
3.1.2 意象图式的种类 .............................. 45
结语 .................79
第三章施事宾语句的生成过程

3.1意象图式概说
任何句子的生成,都是我们思维运行结果的一种体现形式,施事宾语句也不例外,即施事宾语句的生成离不开我们思维模型的参与,而这里的“思维模型”,在认知语言学中所对应的具体概念就是意象图式。那么什么是意象图式?为什么句子的生成离不开它?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对意象图式进行深入的分析。
3.1.1意象图式理论
“意象图式”其实可以看作是“意象”和“图式”两个概念结合而成,所以我们要对意象图式进行介绍,可以分别这两个概念的研究入手。
首先是“意象”,它常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是一种心理表征(王寅2007:173)。具体来说,“意象”表示的是每个特定的对象,我们在经过感觉、知觉和表象三个心理过程以后,即使不出现该对象,我们的心智也能浮现出该对象的形象,这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具体对象刺激输入的情况下,人在心智中依旧能获得其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例如,在合上眼睛后依旧能想象出某一场景,或者在寂静时心中能回荡激越的交响乐,等等(参见Langacker,1987:110)。
所谓“图式”,其实关于它的研究由来已久。图式最早是哲学家讨论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常将其视为“固定的模板(fixed templates)”。18世纪康德(1781:Critique ofPure Reason)也论述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概念与物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手段,同时也是构建意象、创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像结构(王寅2007:172)。20世纪30-40年代,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图式源于动作”的观点,他认为“图式”就是人们经过多次活动追捕抽象而形成的。

语言学论文参考
语言学论文参考

...............................
结语
本文借用认知语言学视角对施事宾语句的生成机制进行描写和解释,主要从生成理据、生成动因和生成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我们概括出以下的结论和观点。
首先,我们接受了沈家煊先生糅合的理论观点,认为施事宾语句是两个句子糅合而成,随后借用任鹰教授的表层句法语义关系和深层事理语义关系对这两句子进行分析论述,最后结合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总结认为:施事宾语句本质上是由表层句法语义关系和深层事理语义关系,这两个现代汉语的原型句法语义结构——“SVO-施动受”——糅合而成,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在施事宾语句中的不及物动词从表层语义结构获得了及物性,也让施事宾语句的施受位置颠倒成为了可能。这是施事宾语句的生成理据。
其次,我们发现在语境中施事宾语句与其两层句法语义关系的语义表达内容大同小异,但表层句法语义关系表意欠缺或者形式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它首先是不被我们考虑的。就施事宾语句和深层事理语义关系的抉择,我们借助认知参照点模型理论进行分析和说明:我们之所以在具体语境下会选择施事宾语句是因为我们习惯于从有定事物到无定事物的心理指向过程,也就是从熟悉、已知、主动、固定的事物到陌生、未知、被动、随机的事物的心理指向过程,因为这一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清晰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目的,同时也“最省力”,而施事宾语句的认知参照点模型正好体现了语言的这一经济性特点。这是其生成动因。
最后,在描写施事宾语句的生成过程之前,我们认为需要对四类不同的施事宾语句进行意象图式的分析,并获得了它们各自的意象图式,存现句和损益句分析后一并归类为“容器图式”,蒙受句归类为“连接图式”,配备句归类为“平衡图式”,这些意象图式显示了图式词和意象词之间的本质关系,也制约着两层句法语义关系的糅合生成过程;随后,我们在描写施事宾语句的具体生成过程时,借助了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的理论,依据各种空间的属性自制了一个可以完整演示施事宾语句生成过程的模型,并依次对存现句、损益句、蒙受句和配备句的生成过程进行具体描写:两层语义进入输入空间,随后意象词和图式词在全部类属空间浮现,分析获得的两个意象图式进入四个局部类属空间,在意象图式的制约下,各空间中的意象词和图式词进行句法语义结构的配位,然后含有创新结构的局部类属空间映射到融合空间在认知上形成施事宾语句,最后由编码者在认知表达策略的驱动下于现实语境中生成施事宾语句。这是其生成过程。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小说《天行者》人物对话及其维译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