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方言新派和老派语音差异的调查及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3665 论文编号:sb2024043010283652320 日期:2024-05-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重点研究六安话新老派语音的差异,在比较六安话新老派语音特点发现其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声韵调的变异具有不平衡性:韵母的新老派变化最大,其次是声母,声调稳定性最强几乎没有变化。
第一章绪论
一、六安的地理、历史及方言概述
(一)地理位置
六安市,别称“皋城”,地处大别山北麓地带和长江、淮河之间,位于安徽省的西部,因此也称其为“皖西”。全市介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东接省城合肥市,南衔安庆岳西、潜山、桐城地区和湖北省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商城、固始接壤,北连淮南市。气候温和宜人,地势西南高峻,东北地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
六安市总面积15451.2平方公里,辖3个区、4个县,三区即: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四县为: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六安市区主要位于金安区,北邻霍邱县和寿县,霍山县和舒城县分别位于其西南部和东南部,西与金寨县毗连,东接肥西县,淠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市。市区面积1654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020年末,六安市户籍人口587.8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7万。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
二、六安方言研究综述
(一)新、老派语音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者们对语言变异逐渐展开深入的研究,方青《从现代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和新老异读看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1963)一文中以厦门话和福建话为例探讨普通话对方言的文白异读和新老异读产生的影响,发现新派方言与普通话相近或相似,老派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较大。至八十年代,开始出现大批以新老派方言差异特别是年龄差异为切入点的学术成果,例如:
沈同《上海话老派新派的差别》(1981)一文分析上海市区老派话和新派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别,侧重描写了连续变调的差异;张树铮《现代汉语方言音系简化的趋势与推广普通话》(1994)也提到了新老派方言的差异,认为新派的音系一般比老派的音系要简化;杨海明《近四十年来重庆音系的变迁》(1995)选取重庆地区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别的50人,比较他们的音系,并对重庆方言的新老派进行了认定;李小凡《新派苏州方言声母系统的演变》(1997)对苏州方言声母系统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崔容《太原方言新派老派的语音差异》(2000)对近几十年的太原的语音演变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苏晓青,刘磊《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的考察——新老派语音差异及变化特点分析》(2002)通过考察徐州新老派方言语音差异,分析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陶扬《张家港方言新老派语音差异初探》(2003)对张家港方言新老派的语音差异进行了一个全面细致的描写;王亮《湖南益阳方言新老派差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2008)探讨了益阳新老派方言语音和词汇上存在的差异;梁新荣《山东荣成方言新老派语音差异研究》(2009)对荣成方言新老派的语音和文白异读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分析了普通话对荣成方言的影响。
...............................
第二章六安方言老派和新派音系
一、六安方言老派音系
(一)声母(22个,包括零声母)
p玻把贬布八pʰ颇普品盼撇m麻美矛慕抹f妃匪费否福v无五吴午舞t多赌戴带笛tʰ他土太坦特l孬奴哪兰辣tɕ交减酒窖夹tɕʰ妻且钳欠掐ɕ嫌险朽械吸tʂ诛炸者债铡tʂʰ叉柴扯处彻ʂ沙谁暑恕杀ʐ柔蕊染任日ts鸡居左再足tsʰ岂藏初错擦s生洗洒事撒k歌沟寡概隔kʰ开傀苦跨哭x河猴喊后划Ǿ二儿袄岸恶
声母说明:
1.老派六安话古泥来母[n]、[l]一律不分,完全合流,读[l]音,比如“南=兰”,“怒=路”,“孬=捞”;部分古泥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为零声母字,如“尼[ɿ⁴⁴]”,“礼[ɿ²¹⁴]”,“厉[ɿ⁵¹]”;
2.古遇摄合口一、三等字和臻摄合口三等字,老派声母读[v],如:“梧[vu⁴⁴]”,“午[vu²¹⁴]”,“污[vu³¹³]”;
3.古匣母遇摄合口一等字,老派声母读[x],舌位靠后,发音时喉部摩擦较大,带有小舌音的特点,如:“胡[xu⁴⁴]”,“互[xu⁵¹]”,“瓠[xu⁵¹]”;
4.老派六安话见、溪、群、晓母止摄开口三等字、遇摄合口三等字和清、从、心、邪母遇摄合口三等字,以及部分果摄开口、合口三等群、晓母字,老派六安话声母读[ts,tsʰ,s],如:“饥[tsɿ³¹³]”,“欺[tsʰɿ³¹³]”,“溪[sɿ³¹³]”,“茄[tsʰʯ⁴⁴]”;
5.部分古蟹摄开口四等字、止摄开口三等字以及梗摄开口四等字,老派六安话声母读[ts],如:“底[tsɿ²¹⁴]”,“地[tsɿ⁵¹]”,“递[tsɿ⁵¹]”;(二)韵母
6.庄组梗摄开口二等字、止摄开口三等字以及遇摄合口三等字,老派六安话声母读舌尖前音[ts,tsʰ,s],如:“生[sən³¹³]”,“师[sɿ³¹³]”,“事[sɿ⁵¹]”,“初[tsʰu³¹³]”。
......................
二、六安方言新派音系
(一)声母(20个,包括零声母)
p芭别捕臂笔pʰ泼袍牌剖叛m眯牡马灭庙f敷佛翡反氛t滴独打得跌tʰ踢踏椭桃跳l泥冷林娘浪tɕ均缉借饺倔tɕʰ七群请惬丘ɕ熏项熊薛歇tʂ栀职嘱眨照tʂʰ嗤持楚岔超ʂ尸识鼠啥哨ʐ乳热若绕瑞ts贼嘴灾在奏tsʰ猜蔡惭篡蹭s森损桑怂瑟k古雇剐各告kʰ康旷可控坎x恢茴海耗瀚Ǿ蚁淤腌物药
声母说明:
1.新派六安话泥、来母白读单字时会有所辨别,但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还是会混用,所以在此仍将[n]、[l]两个音位认作一个音位[l];
2.古遇摄来系合口三等字,新派六安话声母读[l],如:“吕[ly²¹⁴]”,“绿[ly⁵¹]”。
.........................
第三章 六安方言老派和新派的语音差异 ........................... 37
一、声母的差异 ................................. 37
(一)端母定母字 .............................................. 37
(二)泥母来母字 .............................. 37
第四章 六安方言新、老派语音差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结果及分析...........49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 49
(一)调查对象 .............................. 49
(二)调查内容 ...................................... 50
第五章 结语................. 71
第四章六安方言新、老派语音差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一)调查对象
语言的渐变性决定了方言语音的变异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老派语音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当新的语音形式出现时,旧的语音形式不会立马消失,但二者也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发音体上。“短短两三代人的时间里就会积累起可以被察觉到的差异,而且新旧语音形式同时存在,表现为老中青口音的不同”,③由此本文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组: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又拉波夫1964年曾在对纽约市英语口语的调查研究中把15岁认为是语体变化的阶段,“15岁以上的年轻人,他们开始按照社会环境选择语体,其语言开始向权威的规范形式靠拢”。④根据以上观点,本文把15岁至29岁分为青年组,30岁至59岁分为中年组,60岁以上分为老年组。
本次在选取的方言调查点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3份。问卷基本情况如下:

语言学论文参考
语言学论文参考

...................................
第五章结语
本文重点研究六安话新老派语音的差异,在比较六安话新老派语音特点发现其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声韵调的变异具有不平衡性:韵母的新老派变化最大,其次是声母,声调稳定性最强几乎没有变化。
六安话新派和老派之间近三十年的年龄差距,二者的语音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老派和新派六安话语音社会语言学调查,分析造成六安话新老派语音差异主要原因有:普通话、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使用环境和语言态度等。其中,普通话对六安话新老派语音差异的影响则最为深刻。
虽然普通话作为强势语言对方言的影响较为深入,但人们对家乡话的亲切感以及六安方言中一些较为稳固的语音特点,决定了六安话在短时间内不会被普通话所取代。比如新老派泥来母[n]、[l]一贯分不清楚,来回混用;曾、梗、深、臻摄中开口字的[ən]/[əŋ]、[in]/[iŋ]不对立;通摄非组合口三等字读音一直比较稳定,读[əŋ]。
时代的发展决定了六安话会不断地向普通话靠拢,语文规划、学校教育、社会工作需要等都促使新一代年轻人说普通话,人们对普通话的社会认同感更高。调查中发现中年人和老年人觉得说好普通话一方面对于孩子学习、找工作会更加方便,一方面认为不会说普通话很丢人,方言很土。而新一代的年轻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民族共同语的普及以及学校普通话的训练更加规范,方音会逐渐丢失,因此对普通话的认同感也较为强烈。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现代汉语副词充当补语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