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体育论文,本文以川中丘陵地区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问题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川中丘陵地区的金石村作为个案,基于对案例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
1绪论
1.1选题依据
1.1.1推动农村体育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目前,我们国家仍然处在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时期,这种特点在农村尤为突出。同时,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和发展不均衡、不充足之间的矛盾,在乡村也表现得尤为明显。而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最大的难点、最大的痛点仍然在农村。因此,基于以上问题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一基本方略时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随即在2018年2月正式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是党的十九大后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与战略部署,也是“三农”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总出发点。要想在新的时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我们国家的中国梦,就必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作为国家战略,乡村振兴被划分成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五大板块,以强化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为核心内容。而发展农村体育,促进农村体育振兴既是农村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农村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对增强农民自身的致富能力、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村人才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是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的基础与动力,也是组织振兴与生态振兴的重要前提。首先,发展农村体育对加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可以促进村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增加村民的凝聚力和集体向心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群众文化和乡风文明;其次,发展农村体育,建设体育设施和开展体育赛事可吸引外界的游客,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再次,在农村地区,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还能激发当地群众的体育热情,增强广大村民的体质,提升综合素质。因此,体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环节,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对于深化农村体育事业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探索川中丘陵地区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并选取川中丘陵地区的宜宾市翠屏区金石村为个案,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出发,通过对金石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情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分析公共体育服务供需之间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以及导致这种失衡状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从而寻求破解之路径,为金石村以及川中丘陵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正向发展提供思考与启示。
1.2.2研究意义
1.2.2.1理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本研究在增加既有学术研究的同时,可以丰富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成果,也为从基础层面振兴农村体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在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背景下,关注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了解供需双方存在的困难以及造成这种困难的根源,这是实现其精准、高效供给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虽然学者们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数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现状或城市社区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等问题,而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供需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关系的个案研究甚是稀少。因此,本文以川中丘陵地区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作为研究问题,以川中丘陵地区的宜宾市翠屏区金石村作为个案,既可以拓展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视域,同时也有助于验证农村地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问题的社会学理论。
体育论文怎么写
.....................
2案例介绍
2.1金石村自然地理概况
金石村为2018年国家重新进行行政划分后,由金黄村、石笋村、石云村三村合并而来,而“金石”这个名字便是从原来的三个村名中各保留一个字取名而来。金石村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是宋家镇11个行政村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村庄,目前的总户数有1452户,总人口有5428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814人,金石村的常驻人口有2468人,其中老年人为768人。
金石村所处的位置为宋家镇的东北部,东与江南镇白塔村相连,南与宋家镇花石村连接,西与李庄镇九洞村毗邻,北与长江临界,全村管辖总面积约9.47平方公里。金石村距离宋家镇4.5公里,距离宜宾市翠屏区市区33公里,而跟李庄镇相距10.7公里,所以金石村村民平日赶集常去的地方是宋家镇和李庄镇,日常生活中与两镇村民的交集也都比较多。此外,金石村靠近长江中下游河岸,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境内还有卵石、河沙、河金等自然资源。金石村的地形为典型的丘陵地貌,但浅丘较多,深丘较少,所在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毫米,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为7—9月,降雨量更集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优良的气候条件,为金石村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资源和条件,同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清新的空气,为金石村村民提供了健康的生活环境,也为金石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特色活动项目的开发带来了可能。
...........................
2.2金石村社会经济概况
金石村属丘陵地带,单块耕地较小,农业有种植稻谷、花生、油菜的,也有种植红薯、玉米、蔬菜的,但大部分农户以种植甜橙、桂圆或三角梅为主,因此有“甜橙之乡”的美称,同时也有人称其为“三角梅基地”。另外,除了少数家庭饲养的是牛、羊类大型牲畜之外,大多数家庭饲养的是鸡、鸭、鹅之类的小牲畜。近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扶持下,金石村也逐渐开始转变生产方式,通过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但目前金石村并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还正处于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金石村的道路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道路交通方面看,村里家家户户都打造了宽敞的入户路,有的已经完善为水泥路,有的因为位置较偏,离主路较远,或常年不在家居住的村户暂时还是土路,但车辆与行人都可以通行,出行也是十分方便。从村民的住房来看,大部分村民修建的是1-2层的新式农家小楼,少部分村民拥有3-4层的小洋楼,极少部分的村民住的是未经翻修的老房,而这极少部分的人多数为子女在城镇或市区买了新房,平日多为老年人独自在老家居住。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配有彩色电视机,尤其这两年来,装有空调的家庭也在快速增加。就经济发展趋势而言,金石村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金石村位于长江流域附近,有较多的水源,可以方便农田的浇灌;同时,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而且这里温暖湿润,阳光充沛,也是发展果树和蔬菜的绝佳条件。总的来说,金石村经济发展较好,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未来几年还将是金石村经济发展的快速上升期。
..........................
3案例分析.............................................27
3.1金石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分析......................27
3.1.1金石村参与调查老年人基本情况...............................27
3.1.2金石村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分析...................................29
4案例启示......................................51
4.1农村老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需重视老年人体育需求的表达.............................51
4.2农村老年人体育意识的提升可考虑以老年体育健康教育为抓手.................................52
4.3重视社会资源的整合与统筹协同供给是解决供需失衡的关键...........................................53
5研究结论与展望..........................................57
4案例启示
4.1农村老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需重视老年人体育需求的表达根据有效需求理论,公共服务在供给过程中要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而本文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时,并没有询问老年人的想法和意见,也没有对老年人的需求给予应有的重视。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内容、供给总量等主要是以政府自身的想法或政绩导向为依据进行决策,导致政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提供的服务却无法获得老年人的认可与青睐,造成供需错位、资源浪费的现象。因而要实现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还需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重点关注老年人对体育需求的表达。把握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既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前提,也是实现有效供给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而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又要以构建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为前提。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供需的有效结合①②。因此,建立有效的农村老年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表达机制,让老年人主动“开口说话”,重视老年人的体育需求表达,是实现农村老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真正发挥农村老年公共体育服务本真价值的有效方式。
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是在民主的框架下,赋予老年人进行偏好表露的合法话语权,使其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输出自身对体育锻炼的想法和需求,政府也可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信息做出反馈和回应③。要建立有效的农村老年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可以从农村老年人和政府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农村老年人个体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容易形成温顺服从的习惯,缺乏主体意识,这就需要通过加强体育宣传从而提升老年人需求表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同时以开展继续教育等方式培养老年人需求表达的意识与能力。此外,还可充分发挥农村体育精英的作用,使他们带动农村老年人积极的表达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主动参与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过程。
体育论文参考
.............................
5研究结论与展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以及政府对农村发展的大力支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普遍存在的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村体育发展和农村老年人体育参与率低的主要短板。本文以川中丘陵地区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问题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川中丘陵地区的金石村作为个案,基于对案例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资料,明确了金石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的具体表现,即供需数量上的失衡、供需内容的错配以及供需互动的缺失。
二是通过深入分析调研资料和文献资料,发现需求侧方面的农村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主观需求不足,意识淡薄;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老年人的客观需求缺乏探测,供给不足;以及供给侧方面的供给主体单一、经费投入有限;供给内容较少、设施类型单调,共同导致了金石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
三是结合前文对金石村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为金石村及川中丘陵的其他农村地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提供一些破解困境的方法和启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