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校园图书馆借阅资讯系统方案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135
论文字数:25542 论文编号:sb201309292343308587 日期:2013-09-30 来源:硕博论文网
绪 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2 主要工作
在论文期间深入了解民办院校图书馆借阅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学习了数据挖掘相关书籍。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学习数据挖掘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2)研究数字图书馆借阅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及数据模型,建立需求模型。(3)结合目前某民办院校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对民办院校数字图书馆的数据挖掘进行探讨和研究。(4)完成民办院校图书馆借阅信息系统方案研究。
 
1.3 论文的整体结构
论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基本理论介绍,简要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并结合目前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第二部分介绍数据挖掘技术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某民办院校图书馆需求、具体业务流程、和整体架构进行研究。第四部分主要是介绍基于数据挖掘的图书借阅信息系统方案研究。
 
第二章 数字图书馆的介绍及调研
 
2.1 数字图书馆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信息载体的数字化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以书刊资料为主要收藏载体的传统图书馆面临巨大挑战,将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因而图书馆的数字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数字图书馆必将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2.1.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概念即所谓数字化,是指把纸质形式存储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中的电磁信号存储的信息。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存储、以网络化方式互相联接,提供即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1]。
2.1.2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本质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把当前大量的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将它们组织起来在网上进行服务[2]。从理论上讲,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引入管理和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方法,它的特点是:(1)信息实体虚拟化。网络环境下,将各类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用户对信息知识的利用不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限制。(2)信息资源数字化。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文献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3)信息制作规范化。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和规范化,要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具有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特点,统一组织,不搞重复建设.(4)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服务,通过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以高速、大容量、高保真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无数台计算机联为一体,信息传递网络化带来了信息服务的跨时空,信息利用的开放化。(5)信息利用共享化.数字图书馆通过提供网上的交互服务,使联网者均可随时利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对象扩及国内外的使用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6)信息提供知识化.数字图书馆是可以实现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它有别于传统图书馆,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重组,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不是脱离传统图书馆的孤立概念,而是传统图书馆的延伸和扩展,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传统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自身在新时代的适应能力[3]。
 
2.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字图书馆尚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和定义,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崛起而兴起的具有高科技、高资金投入的数字化信息库。建设一个数字图书馆一般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具有较为先进而完备的系统网络;二是馆藏资源数字化,实现书目数据电子化,并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全文数字化和多媒体数字化;三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数字化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局域网、广域网的读者服务体系和方法[4]。
2.2.1 国内现状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建设成真正的数字图书馆,各高校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也都在为建设数字图书馆努力工作,我国有关方面也正在积极启动数字图书馆工程。1994 年 11 月以全国性和地区性文献信息中心为节点,连接‘211’工程的所有学校并与互联网联网,基本形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和未来中国学术图书馆网络骨干的中国教育科研网、邮电部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科学技术网、电子部的中国金桥信息网以及有线电视网等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传播通道。1995 年,文化部把中国实验型数字图书馆作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和辽宁图书馆等联合进行研究和开发。
 
第二章 数字图书馆的介绍及调研................3
2.1 数字图书馆概述.............. 3
2.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
2.3 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6
第三章 数据挖掘技术基础.................11
3.1 数据挖掘基本理论.............. 11
3.2 关联规则挖掘技术................ 13
3.3 聚类挖掘技术.................. 17
第四章 民办院校图书馆借阅信息系统分析................24
4.1 图书借阅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24
4.2 图书借阅信息系统框架 ............28
4.3 图书馆管理数据仓库设计 ................34
 
结 论
本文通过对数字图书馆借阅信息系统特点及数据挖掘算法研究,提出了一个在图书馆借阅信息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借阅信息系统方案。在对数据挖掘技术,尤其是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方案中得到了体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
1.对根据某民办院校现有的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获得所需的相关信息。同时,参阅了大量的文献,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数据挖掘的分类方法和常用的一些算法等。
2.介绍民办院校图书馆借阅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业务流程,研究如何在这基础上构建数据仓库,利用Apriori算法及K-均值算法,对借阅记录等数据进行挖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为读者提供智能服务提出方案。
3.系统在进行挖掘设计研究时,根据某民办院校现有的图书借阅信息系统,提出了适合的应用方案,而不是将全部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一方面提高了数据挖掘的速度,另一方面使挖掘的结果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本文仅限于方案研究,没有进入实质性实现。因为数据挖掘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耗费很多的系统资源,因此要求系统采用效率更高的算法来减轻服务器的负担。本文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实现更好的挖掘应用;从应用角度来说,还应拓展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从目前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数据挖掘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本文仅仅从聚类和关联规则的应用进行了实际研究,在图书馆日常业务中,还有许多数据值得去挖掘,图书馆的服务也越来越向个性化发展,这些都需要从日常信息中去汲取个性化的信息。因此值得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章艳.Apriori算法的三种优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0(36):190—193.
[2] 李清峰.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的一种高效Apriori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1(12):84—86.
[3] 王创新.关联规则提取中对Apriori算法的一种改进[J].计算机上程与应用,2010,40(34):83—85.
[4] 张翼.协同过滤技术在个性化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复旦大学,2009.
[5] 罗军.我国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199(5):14—20.
[6] 金岩.数据仓库与图书馆的发展[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80(3):13—16.
[7] 王玉清,李月华,巩政等.图书馆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128(5):720-727.
[8] 涂星原.其于数值属性关联规则的挖掘[J].郑州工业大学报,2008,1 19(3):72—45.
[9] 彭仪普.熊拥军.关联规则挖掘AprioriTid算法优化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9,36(5):14—20.
[10] 张素兰.一种基于事务压缩的关联规则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8(5):51—54.

上一篇:本世纪国内医学情报政策管理研究
下一篇:心理学的意义空间—一种隐喻视觉的考察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