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自然环境对人类军事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而这种影响在绝大多数条件下是不利的。因此,为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达成军事活动的目标,就需要透过强化军事后勤来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自然环境对人类军事活动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既有对人员的影响也有对装备的影响,既有对战斗行动的影响也有对指挥活动的影响,既有对信息传输的影响也有对力量投送的影响。这就要求军事后勤中各类专业勤务既要密切协同全面配合,又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使后勤保障效益最大化。在自然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各类影响中,对军事人员的影响是造成战斗力减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在高原环境下尤为如此。
长期以来高原病一直是困扰高原部队的严重问题,不仅造成战斗力的减损,而且造成了沉重的军事后勤保障压力,有时甚至左右军事行动的成败。因此,卫生勤务可以被看做是高原后勤保障中的关键专业勤务之一,也是保持和提升高原任务部队战斗力的难点和重点所在。高原军队卫生勤务是一个复杂系统,关系复杂、层次繁多,从微观到宏观涉及医疗、管理、军事、社会等诸多环节。因此,要归纳它的的特点把握它的规律,绝非只从单一视角进行观察或通过单一学科开展研究就能够达成。因此,不仅需要展开多层次、多学科的针对性研究,而且还必须将宏观与微观、技术与勤务予以贯通。近年来,高原军事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高原医学标准、高原病发病机理、高原病防治技术、高原卫生装备研制、高原病特效药物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促进高原官兵健康,保持和提升高原任务部队战斗力做出了巨大贡献[1-2]。同时,在高原卫勤基本理论和高原卫勤组织指挥领域的研究也成绩斐然[3-6]。
高原卫勤工作者们站在军事哲学的高度通过逻辑归纳、演绎的方法重新界定了高原卫勤保障的概念,从理念层面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高原卫勤保障的新模式,从军事学角度通过运筹学的方法制定了一系列高原卫勤指挥预案和策略。以往的研究或侧重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微观领域,开发具体的医疗技术;或侧重于理论概念、组织指挥等宏观领域,提出抽象的原则目标、优化指挥流程。理论上,医学技术只有与抽象的保障理念、具体的组织指挥紧密结合才能生成现实的保障能力。然而,实践中这种技术与勤务的结合并不是十分理想。医学技术似乎很难“够得着”保障理念和组织指挥,而保障理念和组织指挥似乎总“摸不透”医学技术。这种脱节究其原因在于,上述宏观与微观的研究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中间地带”,即沟通技术与勤务的桥梁与纽带。
因此,高原卫生勤务研究的现实呼唤着这样一种类型的研究,一方面,它既能植根医学研究,将医学层面的问题“萃取”到勤务层面,并量化提升为勤务理论,向组织指挥提供可“识别”的决策信息;另一方面,又能够贯彻卫勤理论需求、结合保障工作实际,将勤务理念融入医学领域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搜寻”对卫勤保障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线索,为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引领。而这就是开展本项研究的缘起所在。本研究以军队高原病人群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及卫勤保障对策研究为名,具体而言就是,以高原病的卫勤保障为研究目标,以高原部队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采取多样化的研究策略,通过量化描述和多元统计,探索高原病在军队人群中的流行状况,分析人群水平影响因素与高原病的关系,构建高原病的疾病-减员理论模型,探讨急、慢性高原病在时间、空间、人群间的发生、发展、分布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地提出针对军队高原病的卫勤保障对策,以期提升军队高原卫勤保障的能力与效益。
第一部分
概述一、相关概念
本研究以中国军队高原病人群水平影响因素为研究主题。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不是个体病患的治疗或器官、分子水平的机理,而是将高原军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高原病在此人群及其亚群中的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探寻规律的过程需要进行严密的理论逻辑推导,而逻辑推导的基础则是基本概念的界定。因此,首先需要将本研究涉及的若干基本概念加以澄清。
1. 人群一般而言,人群(Population)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类个体组成的集合体。人群可能是持久性的,如军队人群、吸烟人群、肥胖人群、穆斯林人群等;也可能是临时性的,如游客人群、观众人群、就餐人群等。现实中人群往往是动态变化的,每个人群都有新个体的进入和旧个体的退出;而在研究中,为了简化问题以便于讨论,一般情况下需假定所研究的人群是静止的。
2. 人群水平因素人群水平因素(Population Level Factors)是指某一人群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人群的特征既是某一人群所具有的属性,又是区格不同人群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人群存在的基础,没有特征的人群是无法界定的。特征的存在具有多元性,如性别特征、年龄特征、职业特征、行为特征、文化特征等等。这种多元性有着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根据不同特征可以划分多种类型的人群,另一层含义是指同一人群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类型的特征。
3. 人群水平研究人群水平研究(Population Level Study)或称人群研究是指,以人群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描述某种现象或特征在各类人群间的时空分布,并揭示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科学工作。若将人群研究的目标锁定为人群的健康问题,即人群水平健康研究,其内涵则与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基本一致。实际上,Epidemiology 词根的含义即为人群学或人群研究。词根“EPI”源于希腊语,意为“在……之中、之上”;词根“DEMO”原本就是指“人群”;而词根“OLOGY”一般翻译为某某学,其希腊语词根为 LOGOS 音译为“罗格斯”,即“理念”——事物背后发挥作用的本质。
第二部分 军队急性高原病人群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29
一、研究背景..............29
二、军队急性高原病人群水平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31
三、军队急性高原病人群水平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46
四、小结...........65
第三部分 军队慢性高原病人群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67
一、研究背景..............67
三、军队慢性高原病疾病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79
二、军队慢性高原病社区水平影响因素生态学调查...................68
四、小结.............98
第四部分 针对军队高原病的卫勤保障对策建议..................100
一、针对军队急性高原病的卫勤保障对策.............101
二、针对军队慢性高原病的卫勤保障对策.............105
三、小结...............110
全文总结
中国拥有长达四千余公里的高原边境线,其间和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多个国家接壤。这里也是进出中亚的交通要冲,地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目前,中印边境仍然存在着诸多大面积的争议地区,加之复杂的历史、政治原因,目前仍是国家的重要作战方向。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一地区甚至可能成为主要作战方向。同时,高原地区又是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破坏活动从未停止,甚至日益猖獗。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任务日趋艰巨。高原地区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高原任务部队还需要承担繁重的抢险救灾任务。可以预见,高原地区很可能成为军事活动最为密集、行动样式最为繁多的核心战略区域之一,成为边境空地联合作战、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安保警戒等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舞台。在如此背景下,大规模部队人群将会频繁进出高原、长期驻守高原,甚至在高原地区进行高强度、高对抗性的军事行动。
参考文献
[1] 高钰琪. 高原军事医学[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5.
[2] 李素芝. 高原病学[M]. 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1.
[3] 陶发胜, 曹金军, 方立, 等. 基层部队急救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南国防医药, 2011, 11: 1255-1256.
[4] 陶发胜, 何新建, 高钰琪, 等. 刍议高原战时医疗后送机动力量能力建设[J].西南国防医药, 2011, 3: 323-325.
[5] 陶发胜, 何新建, 高钰琪, 等. 卫生勤务概念的重新审视[J]. 西南国防医药,2011, 6: 666-667.
[6] 陶发胜 , 何新建 , 高钰琪 , 等 . 勤务概念释义 [J]. 西南国防医药 , 2011, 8:906-907.
[7] 李立明, 叶冬青 等. 流行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8] H. H. Huang, et al., Alternations http://sblunwen.com/jdglxlw/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t lower altitude in thepredication of trekkers with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t high altitude, Clin J SportMed, vol. 20, pp. 58-63, Jan 2010.
[9] B. Basnyat and D. R. Murdoch, High-altitude illness, Lancet, vol. 361, pp. 1967-74,2003.
[10]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The American Heritage Medical Dictionary.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