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泽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开拓与贡献
(一)对中国近代史学史研究的开拓——以《中国近代史学史》为中心进行探索
宋衍申教授在其《中国史学史纲要》一书中对中国史学史作了这样的评价:“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的发展规律并展示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中最为发达的一个部分。因此,当我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得失,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的时候,致力于中国史学史研究就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①中国是一个史学发达的国家,但是对史学发展史的研究,在 20 世纪初期时仍显得比较薄弱,特别是近现代史学史研究方面的论著更是寥寥无几,直到上世纪 20 年代梁启超、何炳松等人对中国史学史进行专门的研究论述以来,这门学科才日具规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如:梁启超审视中国古代史学,究其得失,在《新史学》中猛烈抨击中国古代史学的弊病,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史学史应该由史官、史家、史学的成立和发展、最近史学的趋势等四个方面构成。自此中国史学史学科自梁氏而立。又如:20 世纪 20 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李大钊撰述了《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两部著名的史学史论著,突出了历史观的作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深入史学思想领域之中,从而开辟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局面。周文玖曾说过:“梁启超、白寿彝分别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建立时期和比较成熟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可作为中国史学史学科诞生和繁荣的两个标志。”②由此可见,中国史学史在此时已日具规模化和体系化,并且在白寿彝时期得到了完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史学史研究更趋活跃,成绩斐然,出版的专著不下十余种,如《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中国史学史稿》和《中国古代史学史》等等。但是这些著作大多属于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内容,只有《中国史学发展史》对近代史学史内容有一些简简单单的叙述,由此可看出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依然很薄弱,这就使中国近代史学史的研究及其编写工作显得更有加强的必要性。在这里以吴泽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为中心进行探讨。
关于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早在六十年代,吴泽就接受中宣部文科教材办公室的委托,准备编写一部《中国近代史学史》专著。借着这次文科教材会议的契机,全国掀起了史学史基本问题的大讨论,史学史的学科建设迅速开展起来。...........................
...................................
二、吴泽对中国近现代史家历史观的研究
(一)从变易史观到进化史观的研究
1.对魏源变易史观的探讨
历史观是史学的灵魂和核心,是历史学家对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比如说它包括了对历史进程及其动因的认识。曾有学者说过:“判断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史学有无质变,主要以历史观的变革与否为标志。”①
在近代思想史上,历史观的变革至关重要。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魏源等爱国志士提出了变易进化史观,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魏源一生著述丰富,多经世之论,特别在其史学著作中,具有鲜明的变易思想和历史进化观点,建立了一套初具体系的历史变易思想和历史进化学说,推动了史学思想的变化,为他的社会改革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当时及后世的史学界影响很大。吴泽曾评价魏源说:“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初期启蒙思想家和史学家。”对此吴泽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学说加以概括总结。对于魏源的变易史观,吴泽主要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方面进行诠释的,而对于历史进化史观则是从其公羊三世说的历史源头谈起,并对其发展演变也作了进一步的梳理。
首先,吴泽论述了魏源的唯物主义变易思想观念。在文中,吴泽阐述到魏源的思想学说时说:“魏源确认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在不断地变动着。”
随后吴泽列举魏源在《默觚》中的话说: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天官之书,古有而今无者若干星,古无而今有者若干星,天差而西,岁差而东,是天不同后世之天也。③至于制度,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魏源认为:租、庸、调变而两税,两税变而条编。……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而复两税,舍两税而复租、庸、调也;乡举里选变而门望,门望编而考试,丁庸变而差役,差役变而雇役,虽圣王复作,必不舍科举而复选举,舍雇役而复差役也;丘甲变而府兵,府兵变而广骑,而营伍,虽圣王复作,必不舍营伍而复屯田,为府兵也。天下事,人情所不便者变可复,人情所便者则不可复。江河百源,一趋于海,反江河之水而复归于山,得乎?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
目 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引 言...............................................................................................................1
一、吴泽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开拓与贡献........................................................2
(一)对中国近代史学史研究的开拓................................................................2
(二)对中国通俗史学研究的开拓...................................................................4
(三)对中国史学史理论研究的贡献.................................................................7
(四)对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贡献.................................................................9
二、吴泽对中国近现代史家历史观的研究..........................................................12
(一)从变易史观到进化史观的研究.................................................................12
1.对魏源变易史观的探讨...................................................................................12
2.对康有为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观点的研究....................................................15
(二)从进化史观到唯物史观的发展..................................................................19
1.对梁启超进化史观的研究.................................................................................19
2.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的研究...................................................................22
三、吴泽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特点..........................................................................25
(一)宏观分析与个案考察并重..........................................................................25
(二)历史感与现实感紧密相连..........................................................................26
(三)研究方法创新............................................................................................27
(四)批判精神与开拓精神..................................................................................27
结 语....................................................................................................................30
参考文献................................................................................................................31
结 语;
综合以上对吴泽著作及其史学思想的研究,可以看出吴泽主要是注重近代史的研究,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研究虽然不是专史,但是却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如对中国近代史学史以及对通俗史学研究的开拓等等,可以说这些都起到了以点代面的作用,成为了史学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我们从细节处掌握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吴泽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家的研究可谓也具有一个开拓性的作用,从魏源的变易史观到康有为、梁启超的进化史观、再到吕振羽的唯物史观,有顺序的向我们展示了近代史上历史观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掌握近代史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做到了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吴泽的治史方法又有不同于他人之处,不仅表现在研究方法的创新,还表现在吴泽大胆的开拓以及批判精神上,最为重要的是在治学特点上,吴泽又不为研究而研究,而是将历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样就有利于我们读者去理解、接受某一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总之吴泽在史学史方面的成就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研究的。
总之,通过以上对吴泽治史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全面、务实、创新、批判、开拓等五个方面,这样就非常鲜明地揭示了吴泽史学史研究的特点,简简单单的五个词语不仅反映了吴泽的史学研究特点,而且也为后代学者的史学研究起到了启发作用,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吴泽著:《吴泽文集》(全四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吴泽主编:《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3.
[3]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全二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4]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论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6.
[5]刘泽华主编:《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6]陈其泰:《中国史学史》(第六卷)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
[7]邓鸿光、李晓明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第一辑) [M].武汉:崇文书局,2002.
[8]张艳国主编:《史学家自述—我的史学观》[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12.
[9]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7.
[10]侯云灏著:《20 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吴泽对中国近现代史学史观的论述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15
Tag:
相关其它论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