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略智慧的基础
(一)谋略的历史沿革
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智慧,极富创造力的民族。在这悠久的历史的长河中,谋略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孩,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的成长起来,由最初的稚嫩到后来的成熟,谋略的发展进程与人们心智的发展历程竟是如此的吻合,以至于在此过程中不知造就了多少谋略大师,创造了多少伟大的历史瞬间,而这些伟大的历史时刻恰如星辰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给后来者指明方向。
谋略是怎样产生,发展起来的呢?学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总结起来是:认为谋略源于战争;认为谋略源于思维;认为谋略源于劳作。上述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与道理,但笔者认为这几种观点都没有以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谋略的起源与丰富,谋略的起源发展与人们心智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人们心智的产生发展又与社会形式的运动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奥古斯特。孔德曾说:“在人的智力生活中,一切不能归结为有机体对受到的刺激的简单反应的东西,必然具有社会性质”毫无疑问谋略是具有社会属性,并与社会的发展有着一致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社会形式的不断变动是谋略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
生命的出现与进化是如此不可思议的一个过程,由最初的一片混沌混乱,到变得越来越富组织形式,生命的进化在这极速的富有开创性的宇宙规律中显然不满足于仅仅可以进行自身繁衍,它们开始寻找符号,概念以及一切可以用来表征自己的东西,于是生命中诞生了心智。人,作为生命心智的适格者之一,在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天起,便与生俱有了大自然的赠与,获得了源自天性本能的思维能力,也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原初能力,使得人类的祖先能在那个弱肉强食,危机四伏的远古年代中发掘出一套独特的方法用于安生立命,保护自己。但这仅仅也只是原初的建立在本能上的一种直观反应,不仅人类如此,任何具有生命形式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动物都具有这种直观反应,好比变色龙会通过改变身体的颜色来伪装自己以逃避天敌的攻击,竹节虫通过天生的姿态来保护自己等等,尽管动物也具备属于自己的卓越的求生技能,但其行为并非源自个体的思维,只不过是在物竞天择的历史长河中所逐渐形成的本能罢了。随着语言符号的丰富,人类的个体思维开始萌芽,人的祖先通过不断地观察动植物的本能通过简单的思考而总结出了一系列应对大自然的“略”如“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等,谋略就这样在人的原始本能与萌芽心智的双重作用下,慢慢发出了第一根新芽。
2.发展阶段
大自然在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注视思考下逐渐露出了清晰的轮廓,人的生命是有历史的,事情不会没有联系的发生。人们做的任何事情或者已形成的任何状态都是从遥远的过去发展至今的一个过程的一部分。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观察越多思考越多所获也就越多,不断重复的实践让这种获取变得更为踏实。人们得到的启发与日俱增,这些启发又不断地促使人们反思,当这种反思到达一定的程度,人们会惊讶的发现自己在谋求生存的斗争中并非绝对处于被动的疲于应付的地位,他们有能力去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他们有能力以一种更为主动积极的姿态去探清面纱背后的真实。于是在与大自然的不断博弈中,人类的思维得以迅速成长起来,谋略作为思维这棵大树的果实,表现为人与自然相抗衡的一种形式,以对抗性思维为支点的一种思维。但这种思维也只是改变了一下人们面对大自然的基本状况,其所指向的仍然是不会思维的动物,不会思维的大自然,只能称其为单向的基础阶段的谋略。
3.成熟阶段
为了更好的应付大自然的挑战,在不断地劳动实践,不断地观察思考,不断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个人慢慢的聚集在一起,他们发现群体的力量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以及应对大自然的勇气,于是便产生了族群,部落。随着群体的日益壮大,由于体力、智力、年龄、血统、生存条件等原因加之日趋繁复的劳动分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日趋复杂化,在这个具备原始形态的小社会中,族群部落中具有“能力”的个人逐渐成为领袖。
二、侦查谋略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 9
(一)社会规律 ........................................................9
1. 群体过程 ..........................................................10
2. 社会影响 ..........................................................13
(二)理性的力量 .....................................................18
1.理性 ...............................................................19
2.社会认知 ...........................................................19
(三)情感因素 .......................................................23
1.行为的天性 .........................................................23
2.感觉 ...............................................................24
3.情绪 ...............................................................25
三、 侦查主体的谋略素养 ..............................................26
(一)谋略与侦查行为 .................................................26
(二)侦查主体的谋略素养 .............................................28
1.侦查主体辨析 .......................................................28
2.侦查人员的谋略素养 .................................................29
3.侦查机关的谋略素养 .................................................34
结论
总体而言,本文的写作主要是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在全面考察谋略产生发展过程中所牵涉的种种社会现象,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种种社会规律,依据谋略的形成演变机制,通过对客观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谋略理论研究。笔者的研究试图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谋略的本质作一次全面深刻的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找到新生的,焕发着生命朝气的谋略之源,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变革于时代洪流,以期能在法治的天空下自由翱翔的现代侦查,。对于那些谋略学说知识没有牢固的基础,好像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头重脚轻,随时都有颠覆的危险的普通侦查人员来说,能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拥有真正谋略之智,现代侦查必定能够在法治的天空下实现其最大的功效。
侦查谋略探究中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candace
点击次数:57
Tag:
相关其它论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