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全面风险管理最新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一些欧美国家,它是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它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全球的风险管理成就、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额的风险管理计量等全面的风险管理概念为核心的一种薪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当前,许多高风险行业尤其是注入电信类和金融类等行业,已经将全面风险管理视为其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施工企业其特殊的体制和经营机制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且越来越广泛。电力施工项目是电力施工企业业务的最基本组成审元。一个成功的电力施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山其完成多少个出色的电力施工项目而决定的。因此电力施工企业管理的最基本内容便是项目管理。电力施工项目一般具有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大这样的特点,作为屯力施工企业一切工作的平台和独立的核算单位,加强其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全局性、统一性、协调性是确保电力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稳定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违筑市场竞争乂极其不规范的大背景下,对电力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越来越有必要,也越来越重要。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动态
其实早在中国古代,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理念就己经存在。例如中国古代的《诗经》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迫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墉户”;《菜根潭》中也有体现古代人风险意识的名: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方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这种“未雨绸缪”的思想就体现着中国古代人最基本的风险意识。在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最早源于公元14世纪中叶的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海上保险。到19世纪,法国人法约尔——经营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第一次把风险管理列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智能之一。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风险管理的研究热潮正式从1929-1932年美国经济危机开始。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首先开始倡导风险管理,到1932年,美国纽约的几家大公司正式成立了纽约保险经纪协会,定期讨论与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相关的一些问题,至此风险管理逐渐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企业风险管理的全面展幵源于195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一场安全生产事故,8月12日,该公司的一个自动变速装置厂内起了一场大火,产生了约3000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另据估计,如果加上当时的误工费用,总的损失能到到1亿美元之巨。这一事故的发生,促使相关研究机构加强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研究,同样也促使各大中小型企业纷纷在企业内部设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部分和风险经理,专门负责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社会各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关注就更多了起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巴林银行事件以及20世纪之初发生的财务丑闻案都使得风险管理的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
第2章电力施工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2.1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风险”一词起源于在远古时期,以打鱼捕搜为生的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其中主要的祈祷内容就是让神灵保佑自己在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满载而归;他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风”给他们带来的无法预测无法确定的危险,他们认识到,在出海捕榜打鱼的生活中,“风”即意味着“险”,因此有了 “风险” 一词的由来。经过发展,风险一词已经大大超越了 “遇到危险”的狭义含义,而是“遇到破坏或损失的机会或危险”,可以说,经过两百多年的演义,风险一词越来越被概念化,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而逐步深化,并被赋予了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甚至文化艺术领域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含义,且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风险一词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
风险的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也有人进一步定义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如果釆取适当的措施使破坏或损失的概率不会出现,或者说智慧的认知,理性的判断,继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风险可能带来机会,由此进一步延伸的意义,不仅仅是规避了风险,可能还会带来比例不等的收益,有时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机会越大。自从风险的含义发生转变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风险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风险管理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萌芽,当时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
美国企业在1938年以后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风险进行管理,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风险管理在1950年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才形成。近年来,英国、德国、美国、P1本、法、等国家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到纽约,共同确定了 “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它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发展已迈入了一个薪新的发展阶段,大量各国的学者建立信任机制,以此研究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我国对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是从风险决策开始的,在1980年,周士富首先提出了“风险”一词。风险管理研究的幵始是以1987年清华大学教授郭仲伟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此后,有关专家和学者对风险分析进行了更为广泛的研究。
第3章 电力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 28-45
3.1 电力施工项目风险识别...................................... 28-30
3.1.1 项目立项风险 ...................................... 28
3.1.2 项目计划风险...................................... 28-29
3.1.3 项目施工风险...................................... 29-30
3.1.4 项目验收风险 ...................................... 30
3.2 电力施工项目全面风险评价管理...................................... 30-34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0-31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32
3.2.3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34
3.3 案例分析...................................... 34-44
3.4 本章小结...................................... 44-45
第4章 电力施工项目全面风险防范...................................... 45-51
4.1 立项阶段风险防范和对策...................................... 45
4.2 计划阶段风险防范和对策...................................... 45-46
4.3 施工阶段风险防范和对策...................................... 46-49
4.4 验收阶段风险防范和对策 ...................................... 49
4.5 本章小结 ...................................... 49-51
第5章结论
电力施工项目作为电力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工作,加强其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全局性、统一性、协调性是确保电力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稳定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建筑市场竞争又极其不规范的大背景下,对电力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越来越有必要,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系统地介绍了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内涵,以此为研究基础,结合电力施工项目的特点,对电力施工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电力施工项目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意义。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
(1)构建了电力施工项目全面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分别从立项、计划、施工和验收四个阶段对电力施工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这几个方面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
(2)针对风险难以定量化的特点,经过分析选取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电力施工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并且将评价方法紧密联系实际,列举了一个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案例中出现的风险,不但用实际证明了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也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提供了借鉴。
(3)根据评价结果,从电力施工项目的立项阶段、计划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对电力施工项目的全面风险防范和对策进行了总结,给出了相应阶段的防范策略,为电力施工项目的全面风险防范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