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员安全心理测试探析及策略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75
论文字数:40000 论文编号:sb201212041726134780 日期:2012-12-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从业人员的安全心理素质与履行工作职责之间的矛盾,是引发我国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本论文研究的电力员工安全心理测评分析及对策,是在 2010 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研究中心与重庆市电力公司合作项目《员工安全心理分析及测评技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本研究在深入了解电力企业员工安全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电力行业设备设施、工种岗位、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特点,进一步分析安全心理与安全事故之间的联系,实现对企业员工安全生产中人因风险管理状况的评价和考核,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欲建立一套电力员工的安全心理测评体系,并设计心理测评工具,为电力员工的选拔录用、岗位调配、定期考核及培训教育提供指导和依据。同时,在总结的基础上,完善员工心理调控措施,优化安全教育的效果,进而实现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在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原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一种很重要的原因。要想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并运用安全心理科学,探索人的安全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安全心理学遵循心理支配行为的一般规律,旨在通过研究并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而控制人的行为,达到减少人为风险,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从电力生产事故调查中可以发现,事故的发生除了规章制度不健全、人员违章、设备存在缺陷等因素外,还存在人员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从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有效对策,对预防电力行业的事故发生,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电力员工的进行安全心理测评和对策的研究,无论对于电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水平,还是对于员工自身提高安全作业素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事故致因理论认为安全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因为除了自然灾害以外,凡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而造成的危害,总有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探索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原则上就能预防事故的发生。1919 年,心理学家格林伍德和伍兹提出了“事故倾向性格”理论,后又由纽伯尔德在 1926 年及法默在 1939 年分别对其进行了补充。该理论认为,从事同样的工作和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这些人是事故倾向者,他们的存在会使生产中的事故增多,如果通过人的性格特点区分出这部分人而不予雇佣,则可以减少工业生产的事故(Greenwood M, Woods H M,1919)。


第 2 章 员工安全心理测评基本理论


2.1 安全心理学基本理论
安全心理学是反映人在劳动生产过程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即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1.2 安全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研究
在劳动生产领域人的心理活动及对环境条件的依存关系,研究在劳动中人的心理特征和安全行为,包括形式、意识、能力、性格、气质、动机、需求等个体心理特征的实质及其形成的规律,矫正影响安全的不良情绪状态和心理问题(栗继祖,2007)。安全心理学还在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安全心理教育,劳动卫生与防护技能培训,企业安全管理,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维护、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内容和具体任务(陈士俊,1999)。


2.1.3 安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对身心健康、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于是,安全心理学从心理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研究领域,属人机工程中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邵辉,王凯全,2004)。它的研究对象是与安全有关的人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1) 安全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感觉、记忆、意志、情感、意识、需要、动机、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从而,深化“以人为本”的内涵,可正确把握人在安全生产中第一要素的作用。
(2) 安全心理学研究和揭示事故原因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事故发生前后及过程中,事故责任者及相关操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行为表现。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矫正工作,抑制各种习惯性操作的违章行为,使各类事故得到有效地控制。


3 研究一..........................................22-33
    3.1 研究目的 ..........................................22
    3.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2-24 
    3.3 结果分析 ..........................................24-32
        3.3.1 访谈长度差异分析 ..........................................24-25
        3.3.2 胜任特征重要性核查结果.......................................... 25-32
    3.4 小结 ..........................................32-33
4 研究二..........................................33-54
    4.1 研究目的.......................................... 33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34
        4.2.1 研究对象 ..........................................33-34
        4.2.2 研究方法.......................................... 34
    4.3 预试结果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4-54
    4.4 小结.......................................... 54
5 研究三..........................................54-56
    5.1 研究对象.......................................... 54-55
    5.2 研究方法 ..........................................55
5.3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55-56


结论


本文的目标是在对电力员工的安全心理行为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供解决事故人的因素的综合技术管理对策。为了实现研究目标,进一步研究员工的心理行为规律,建立基于安全心理学和安全行为学的安全管理方法,笔者在本研究中主要完成了下列任务:
(1) 构建了电力员工安全心理测评指标体系;
(2) 开发了电力员工安全心理测评工具;
(3) 针对重庆电力公司进行实际测评,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4) 提出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员工安全心理干预方法及对策。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