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域少数民族学生课外阅读调研报告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52
论文字数:35200 论文编号:sb2014082910580910337 日期:2014-08-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课外阅读概述


第一节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课外阅读孕育的土壤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部山区,该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海拔米,有“山原”之称。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特殊地区。著名的“巴文化”和“土家吊脚楼”便发祥于此。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恩施地区个县,两个县级市共有户籍人口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土家族占苗族约占。解放前,中国工农红军便在此建立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国后,恩施以其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以及富饶的物产迅速成长为一个特色的民族城市,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各方面均有了较快的发展,恩施已经发展成为鄂西、湘鄂渝边区重要的旅游城市。年月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月日,国务院又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民族的大交融,人口的大迁移,经济的大复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既富民族特色,又包容外来文化的大都会。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恩施地区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特点,这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事实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特点都是很难抽离出某个固定的概念的,因为它早已融入到人的血液里,缱绪又缠绵。如果非要用某种形式界定它的特性,那就需要从它的源头和根基来考量,寻找一个似是而非、理所当然又值得深情玩味的支撑点。
…………


第二节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
建国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东中部发达兄弟城市的热情支援下,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恩施州人民政府着力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以重点景区项目建设为主的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年至年,恩施州国民生产总值从亿元上升至亿元,年均增幅达,全州各项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突破性增长。随着经济的复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施地区的教育质量也开始迈上新的台阶。据恩施州政府网数据资料显示,截止年,恩施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国民教育协调发展、民族教育特色发展的教育格局。全州现有六年制完全小学所,初级中学所,普通高中学校所,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共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关乎民族兴衰荣辱的大事在鄂西少数民族聚居,原本就荒蛮的恩施地区便显得尤其重要了。恩施地区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相比中东部发达地区还存在着经济落后、教育水平低下的现实困难。基础教育资金投入短缺,教师队伍落后,学科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恩施地区的中小学校。根据年“普九”资料显示,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的比例相比上个调查时期己经提升了将近成,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己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城镇和农村居民因受教育而享受到的文化熏陶正在逐渐形成,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阅读成为恩施地区人们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如何让他们的阅读变得更加精贵,如何通过高水平的阅读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是众多的阅读专家正着力解决的问题。当代阅读教育专家韩雪屏在《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就显露出自己的担忧,她认为“无限增长的书籍数量、无限膨胀的信息社会正对人们有限的阅读思维和理解能力形成挑战,人们迫切需要转换阅读思维,提升理解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
…………


第二章调查的设计、实施、数理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调查的设计
摸清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际情况;从该地区中学生的阅读条件、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阅读认知等方面寻求具体的数据,并形成相关结论;找出该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应对策略,以提高该地区的教育办学水平。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包括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对象的确定参考年恩施州教育局在籍在册中学生名单。同时采取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为了保持本次抽样调查的可信度,根据数理统计的区间估计法,本次抽样调查的误差应控制在以内,置信区间为,通过精密计算,本次抽样调查在恩施每个县市(恩施市、巴东县、建始县、利川市、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的样本量为人。通过随机分配的办法,在恩施地区每个县市随机抽取一个中学的初中学生,剩余的样本量选择在该县的另一所高级中学,调查的对象为该中学的高中生。样本的决定原则上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存在缩小置信区间的随机抽签结果进行了调控。如在随机抽签中选取的初中学校为该县市唯一的一所初高中一体制学校,就人为将初中学校的名额分配至其他乡镇,目的是将同一县市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区分开来;另外在抽签过程中考虑到被选中两所学校在地域上非常靠近,并且在办学模式上具有相似性,予以调换其他学校。
…………..


第二节调查的实施
笔者自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参加教育部“硕师计划”一直执教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某民族中学,对鄂西少数民族恩施地区的教育现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拥有一定的教育资源和广泛的人际交往,为此次调查研究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阶段:制定并发放课外阅读问卷调查,摸清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际情况。本次调查的样本分配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结合抽样调查的科学规范,分别选取了该地区的所初级中学和另外所高级中学作为对象学校。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分别委托各县市一名语文教师作为负责人,并告知负责人在抽取学生时尽量做到统筹兼顾,特别是学困生、特困生及家庭条件特殊的留守学生均应占一定比例,保证受问卷调查的样本群体具有普遍特征。本次调查周期为两个星期,要求各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向被确定的调查对象同时发放调查问卷,并告诫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严肃认真地完成调查问卷。为了比照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调查问卷上需写明相应的地区和学校。如果是高中生,同时还应写明文理分科情况。为了保护到被调查学生的隐私,对于调查问卷上出现的学生姓名、兴趣爱好、职业理想等信息,被调查人可以根据自愿原则灵活处理。第二阶段:走访调查恩施地区中学及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士,了解他们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的关系、教师指导与家长指引、阅读认知与自我意识等方面的认知和意见。访谈法因考虑到笔者在外学习的不便性,因而对本次被确定的名访谈对象分别采取了网络访谈法和委托走访法。名访谈对象包括名县级教育局科员、名中学语文教师、名学生代表、名家长代表(其中个体户人、工人名、农民名)。他们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观点和看法将是重要的外界数据来源,其中必定不乏真知灼见。
……………


第三章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改进对策........27
第一节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应对原则......27
1.固本开源,坚持阅读资源的最大化......27
2.以人为本,促进阅读环境的人文化......27
3. 循序渐进,推进阅读思维的现代化......29
第二节教师正确地指导恩施地区中学生开展课外......31
1.遵循生理机制,充分调动阅读的感觉器官......31
2.学习元认知策略,科学掌控阅读的过程......33
3. 运用建构原理,全面把握阅读的框架结构......34
第三节恩施地区中学生自主开展课外阅读的思路转换......38
1.倡导意义多元,不迷信固有的理解......38
2.坚持读者本位,释放自身的想象力......40
3.学会质疑和交流,在互动中共同进步......42


第三章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改进对策


第一节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应对原则
充足的书籍来源是课外阅读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解决好恩施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课外阅读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好书籍来源的问题,就是要固本开源,坚持学生课外阅读资源的最大化。恩施地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来源主要包括自己或者父母购买、网络下载、校外场馆租借、图书馆租借、同学和朋友处借阅等等,其中自己或者父母购买受家庭条件的限制,所占比例为,一个家庭只有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生存的问题解决了,才会考虑更高层次的发展问题。阅读需求属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按照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它的实现是依赖其他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得以实现的,因而要想让阅读成为恩施地区中学生或者普通群众自发的需求,需要经济条件足以达到温饱,甚至小康的水平,然而这与现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文化的预算和投资是必须的。就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来讲,教育的投资结构必须优化。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经费问题一直停留在“以县为主”的瓶颈里,政府部门对教育的投入一直依靠县级财政,然而县级财政的势单力薄很容易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教育的薄弱,特别对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足。在当今基础教育改革体制内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不足的矛盾还是必须依靠“以县为主”的财政主体,优化资源配置,即在原先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幵辟新的途径,坚持学生课外阅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原则。


………….


结论


接受美学还认为,“作品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在接受美学批评家们眼中,作品只是一堆僵硬的、无生命的文字,阅读的过程就是阅读者给作品以充实的生命的过程,也即读者在阅读时应发扬主人翁的精神,结合自身的经历与经验,赋予作品中的文字以意义。因此,中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时也必须坚持这种自我本位的态度,首先,在摒弃他人意见束缚的同时,学会发现和总结自己的观点。比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既可以从星期五的角度看出社会的剥削与压迫,也可以从鲁滨逊的角度赞赏美国式的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还可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思考人类文明进程对自然环境的征服与破坏等等。其次,正如对接受美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伽达默尔认为:“接受过程不是对作品简单的复制和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气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是为了丰富课外知识和知识的积累,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由于课外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某种程度上,它比课内阅读更能激发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充分释放学生的想象能力,甚至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东西来。比如男学生比较喜欢阅读像《天龙八部》等武侠小说,通过主动投入到小说中,他们在作者勾勒的、虚拟的空间里游荡,随着作者的思维和想象而移动,忽而在西南边陲的大理,忽而在金戈铁马的塞外,忽而在烟雨梦幻的江南,这样无疑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此同时,金庸等武侠小说家在小说中渲染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等优秀品格也会熏染学生读者,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