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主题报道的发展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855 论文编号:sb2021062114155136086 日期:2021-07-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对电视主题报道的发展、内容形式和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的发展挑战以及应该做出的改变进行了简要研究和分析,但限于知识水平的有限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文中的部分观点和建议可能会显稚嫩和不足,仅供交流参考。希望在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呈现出质量更高的电视主题报道,实实在在地为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一、电视主题报道概述

(一)电视主题报道的内涵、特征及发展
电视主题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致力于报道主题的新闻学概念。通常指电视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重大活动以及现下社会百姓关注的舆论热点,而专门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报道。正如郑建武所说的主题报道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报道形式。①这是电视媒体站在主观角度对客观性事实的表达和解读。
在内容选择方面,电视主题报道有如下特点:主题性强,按照既定同一主题进行报道,具有清晰的逻辑性和叙事脉络,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主题始终引导着整篇报道,使得受众获得明确直观的价值信息;题材重大,事件本身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或者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方面有指导作用;宣传力度大,多篇同种类型的报道集中在一起的影响力自然超过单一报道,也能够吸引受众持续关注;多角度分析,媒体记者对同一主题进行多角度的采访报道,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多侧面的形式,使得报道更全面;完整性,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均完整细致地和盘托出,有头有尾。
主题报道通常与事件报道、动态报道相对应,主要表现为静态、不显著、政策性强等特点。如李建平所说“主题性报道往往是政策性新闻,与一定时期的政策方针或者社会思想的宣传相联系,宣传的意味比较浓厚。”②电视主题报道的发展进程与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不断发生调整。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电视主题报道的内容多以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为主,电视媒体行业都遵循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各级电视台在市场化改革前都是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办台宗旨、发展规模乃至节目制作等等都是上级部门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决定。”
........................

(二)电视主题报道的传播内容和功能
1.电视主题报道的传播内容
电视媒体在主题报道内容方面选择范围较窄,通常有几方面内容:一是对党政国家大事的宣传报道,二是结合时下党的方针政策对社会舆论风气进行引导,为公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等尺度标杆,三是对一个阶段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就进行阶段性的宣传展示和经验总结等。
媒体在围绕选取的主题进行报道时,要注意不仅传递国家政策,更要反映民众心声。以央视新闻联播推出的系列报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为例,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全党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主题教育正是大好时机,全国各地将主题教育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深入查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针对性地列出亟待解决的事项,加大整改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如温习入党誓词、参观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研讨会等,深入一线基层,切实解决百姓的实际生活困难。报道涉及了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央企、军队、省、市(县)、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个方面的整改方式,如国务院扶贫办制定了“1+4”方案;宁夏、广西的扶贫党员干部深入到一线贫困群众的生活中,寻找脱贫致富新出路,切实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走向新生活;福建福州根据当地居民反映的河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开通了市民信箱征集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

二、融媒体背景下媒介环境的变化

(一)媒介融合是时代的发展和挑战
媒介间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几种媒介的传播方式随意叠加:从表层现象上来看,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各个组织部门间的合并和重组,机构间的资本融合;从深层意义上来看,还有扩大传播信息量、提升受众影响范围、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利用各媒介的优势形成互补和资源合理流动,降低运营成本,打造核心竞争力,合并经营所有权,发展新形式的媒介集团。新的媒介集团在保留其原有媒介产品的同时发展其他形式的产业,锁定更多更广泛的受众市场,进一步地推动了集团的良性发展。
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有所不同,两种说法看似相似,实则各有侧重点。媒介融合更加重视技术手段的借鉴融通,重视报道形式和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而媒体融合更偏向于突出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传播媒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需要新闻从业人员不断学习新型技术手段的运用。而传统媒体的管理和运行方式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需要在互相博弈中进行更新和完善,进而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①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减弱了对受众的影响力,因此传统媒体要想增加影响力和效果,无论从宣传任务上还是从经营上,都必须跟新媒体融合。
.........................

(二)传播受众思维的变化
融媒体时代大部分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对新媒体的需求性大大增强。受众思维受到新媒体媒介传播方式的影响,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比如有问题“百度一下”,不再固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天气预报,新型社交方式是微信联系,在网上积极主动参与到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和评论当中等等。
1.主体意识提高,主动获取新闻资源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主动获取性概率提高,主体意识增强,参与程度更深入。原因有几点:受众接收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成本降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受众不必拘泥于固定地点和受到接收设备的限制而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大量信息;受众除了作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性增强,自身角色和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收设备的便携性和网络的不间断性弱化了传统媒体强调的“黄金”时间段,尤其是对于在互联网媒体工作的人群来说,他们的生活节奏与普遍“朝九晚五”的工作群体大为不同,所以受众更加注重对日常短暂空闲时间的使用。“过去只接收电视、广播、报纸的传统听众转换为将视、听、消费融为一体的新型用户,这都是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现象。”
2.互动性与参与性增强
面对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单向性输出信息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如果传统媒体依然固守原有的传播方式,继续原有的传播内容,进行单一渠道的传播,不随着网络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那样只会流失更多的边缘受众,甚至连核心的固定受众群体都会受到影响,转而投向更先进的传播形式。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受众在新闻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去网络上根据关键词内容寻找到更多相关信息,全面了解事情的背景和前因后果,拥有更多网络话语权,进而产生同自身价值观相匹配的意见,在网上自由发表对事件的看法和建议,双向沟通成为时代发展主流。那么面对新媒体平台的冲击,传统媒体如何接受媒介融合趋势给受众思维带来的变化和如何保持用户黏度是新闻媒体获得广泛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制胜关键和法宝。
图 1 丽江女子“反杀”案话题分析
图 1 丽江女子“反杀”案话题分析
...........................

三、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主题报道面临的挑战.........................21
(一) 来自新媒体主题报道的挑战......................21
1.受众获取信息速度快、途径多、互动性强..........................21
2.传播内容普适性、形式新颖...............................22
四、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主题报道的创新之路.............................26
(一)内容创新:推动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26
1.服务心态与产品意识................................26
2.精心策划选题,生产高质量内容.........................27

四、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主题报道的创新之路

(一)内容创新:推动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
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对自身的报道内容进行剖析,持续加大新闻信息生产供给侧内容改革,增强信息传播的原创性,保持主流舆论影响力,在不断变化和创新中对受众保持吸引力。电视媒体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克服报道中存在的弱点,需要相关媒体从业者在多次的社会报道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舆论宣传和引导方面,不仅要做到运用更加通俗的语言阐释国家方针政策和主流价值观,更要贴近受众的实际需求,尤其是重视我国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的舆论走向,并及时加以监督和疏导,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要主动参加到整个新闻报道当中,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展现新闻主题的宣传内容。”①并虚心向国内外优秀的媒介同行学习,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制作出更多精良的、符合受众收视需求的、优秀电视主题报道作品。
1.服务心态与产品意识
电视主题报道想要在融媒体环境中继续保持导向力和舆论引导力,就要在内容上从受众思维角度挖掘用户需求,以服务心态解决用户问题,用产品意识为受众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确保持续吸引受众兴趣。要加强同受众之间的互动,多吸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当受众感受到参与度在提高时,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便被充分调动,这无形中加深了报道内容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
首先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内容真实是良好口碑的重要基石,报道全面是深挖事件的重要过程。应以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报道,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立体展示,而不仅仅是围绕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层面做简要叙述,多思考如何运用创新角度进行新闻的报道,可以借鉴新媒体的主题报道方式,对近期新闻热点内容进行结合运用。新闻报道在采访素材时应该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多样化,对于生涩难懂的部分如果加上举例子的方式,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主题报道的发展探讨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主题报道的发展探讨

.........................

结语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面临着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的同时面对着同行业甚至是其他行业的竞争和挑战双重压力。“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是所有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①电视主题报道作为电视媒提升强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报道形式,承担着传递消息、宣传政策、引导舆论、维护稳定的职责。其出发点是对国家大政方针进行解读,对主流价值观进行宣传,对经济建设成就进行报道,然有了国家强大的经济支持、稳定的政治环境,最终的落脚点总是为了提升社会大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毫无疑问,主题在电视主题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应贯穿于报道始终,兼具逻辑性。内容应以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社会影响力的、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为主,在具有人情味儿的同时达到宣传效果。好的主题报道离不开媒体从业人员的精心策划,但策划不代表可以掌控整个报道过程,否则过犹不及。主题报道的主流传播影响力永远站在最中间最重要的位置。
报道中的内容结构和叙事节奏影响着整个报道的质量。平行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各有特色,发挥支撑起报道过程“骨骼”的作用。此外报道中内外部叙事节奏的相互作用,使报道内容更为丰满和富有感染力。“提升主题报道水平,既是媒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需要,更是电视记者丰富报道手法、打牢业务功底的需要。”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出现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时效性和信息量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媒体已日落西山,毫无优势可言,在庞大的受众基础和丰富的制作经验方面,电视媒体依然占据重要位置。电视媒体也可以搭载媒介融合趋势的“顺风车”,提高竞争力。面对“套路”式和“假大空”式的报道,媒体从业人员要加紧提升自身业务水平,脚踏实地地走到群众中去,捕捉生活细节,反应群众心声,才能制作出优秀的报道作品。“因此,做一条好的主题报道要掌握一个原则:见人见事见细节,让静态新闻动起来。”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