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视角下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1565 论文编号:sb2019121321492228857 日期:2020-01-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中国商品凭借着成本优势迅速在世界贸易市场上取得了主导地位。低廉的成本换回可观的收益,而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实行的强制结汇政策又使得中国长期国际收支顺差所获得的大量外汇收入形成巨额的外汇储备。近年来中国迅速增长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为自身贸易逆差辩护的指责对象。而汇率贬值使本国出口受益是国际社会的实践共识。西方发达国家因此纷纷认为人民币汇率处于被低估状态,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之呼声不绝于耳。
1.1.1  人民币汇改历程回顾
人民币汇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杠。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的有机结合,即可以调节中国的国际收支,还可以调控中国的经济增长。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汇率以市场调整为主,但在特殊时期政府也会对汇率进行干预。而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建国早期由于对外交往及对外贸易的局限性人民币汇率改革步伐较小,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较弱。但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在 1980 年代后适时驶入了快车道,以呼应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总体而言,影响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主要有1994 年、2005 年和 2015 年三次。
1993 年 11 月 14 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之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从此明晰。国务院于 1993 年 12 月 25 日发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幕。该次汇改将外汇与货币政策有机协调,根本要义是以汇率并轨的方式促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自 1994 年 1 月 1 日起,人民币汇率并轨制正式推出。1994 年的汇改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规范性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从结果看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
1989年达成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内容之一为采用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其本质为要求汇率自由化。华盛顿共识指出,汇率高于其均衡状态可能意味着外部失衡,低于均衡状态则会导致内部失衡。汇率偏离均衡状态最终结果将是高通货膨胀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巴曙松,2010)。约翰威廉姆森(2006)认为以本国贸易为出发点,各国需要统一的货币汇率体系。汇率应该有足够的竞争力而据此刺激非传统部门的快速增长,并确保这些出口部门在未来也保证竞争力。丹尼罗德里克(2008)使用购买力平价和实际汇率之偏离(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调整)计算汇率。他的观点是汇率偏离均衡状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对称,高估无益于经济增长,低估却大大有益(巴曙松,2010)。保罗克鲁格曼是对人民币汇率最关心的学者之一,他在2010年使用澳大利亚学者斯旺的解析方法证实人民币升值的必要性。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中国无法立刻解决如何提升国内需求的问题,但是中国可以立刻使得人民币升值,这对于中国自身以及其他国家均有益。保罗克鲁格曼还认为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大国汇率政策之中最为扭曲,中国依赖人民币汇率所获得的贸易顺差已经严重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黄益平(2010)从多个方面反驳保罗克鲁格曼的研究结论,他认为人民币急速升值将会破坏全球经济,保罗克鲁格曼的研究并不合理。黄益平的观点是如若中国政府呼应保罗克鲁格曼大幅度升值人民币,全球经济不但不会比目前之增长水平高1.5%,反而可能比现在下降1.5%。胡祖六(2003)指出投行高盛使用世界范围内汇率均衡模型进行测试,结果为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只有15%左右,他认为人民币是被温和的低估。而2009年胡祖六指出保罗克鲁格曼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观点比较偏激。同时他认为为了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更好,中国应该采取更灵活更富弹性的汇率政策,这可以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避免剧烈波动和资产价格泡沫。林毅夫多次就人民币汇率发表看法,他在2005年觉得人民币被低估幅度并不大,而是仅仅被低估了大约5%。在2007年林毅夫表示人民币并未严重偏离其均衡汇率,因此没有大幅度增长的空间。在2009年林毅夫坚定否决通过人民币被迫升值以平衡世界经济的做法。他认为人民币升值将会扼杀全球经济的复苏势头。人民币升值会实质抬高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这将会遏制美国的消费需求。由于中国大部分出口美国的商品都不在美国本土生产,人民币升值并不会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因此,美国消费者需要为进口商品支付更多,即使他们不购买中国的商品,他们也会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在2011年林毅夫提出,1998年到2003年各国对人民币汇率的估值天差地别,很难在学术理论中找到解释。他认为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已习惯从本国视角或意图出发,以政治化的态度来面对人民币汇率。在2017年林毅夫则表态不支持完全放开人民币资本账户。对于当时中国境内出现人民币资金异常流动之现象,林毅夫指出行业内对人民币资本账户应该作必要的管理已达成共识,而从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人民币在长期内应该升值。
.............................

2   中美双边贸易与人民币汇率概况

2.1 中美贸易收支概况
美国与中国一直保持紧密的贸易联系,两国也彼此是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然而,两国对于贸易收支的统计在计价方法、转口贸易及加价等方面存在区别。本文1.2.2中提及天大研究院课题组等国内学者认为基于统计方法的不同美国发布的数据会高估其对华逆差。国内部分研究则使用海关总署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本文以美国商务部及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暂不考虑其是否存在高估逆差的情况。通过美国政府统计局网站摘录数据制成的表2-1显示了自2001年至2017年十七年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出口额、美国从中国的贸易进口额以及美国贸易收支的平衡情况,其中数据的单位为百万美元。

........................

2.2 美国贸易收支概况
通过美国政府统计局网站摘录数据制成的表2-2显示了2017年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出口额、贸易进口额以及美国贸易收支的平衡情况,其中数据的单位为百万美元,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欧洲的德、英、比、荷等国;亚洲的中、日、韩、印度、沙特等国;美洲的加、墨等美国近邻,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其中中、日、德、韩及印度五国均被美国财政局在2018年10月17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中被列入汇率政策监测名单。

.........................
3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 24
3.1 研究设计 ......................................................... 24
3.2 研究方法 ......................................................... 24
4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 27
4.1 数据说明 ......................................................... 27
4.2 OLS 方法下的实证分析 .............................................. 37
4.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0
5 结论与展望 ................................................ 41

4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4.1 OLS 方法下的实证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与美对华的贸易逆差额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不断下降,美对华贸易逆差额将不断增加。这一统计上的负相关关系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将使得美对华贸易逆差额扩大,这与美一贯要求通过人民币升值来缓解巨额贸易逆差的观点相反。其可能的原因如下:贸易平衡与否取决于进口和出口的综合作用。宏观来看人民币升值确实会冲击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和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传统产业,但同时也会以市场化方式倒逼中国的产业转移、调整与升级。微观而言人民币升值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获得更优质的资源、技术与知识,进而反向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进而扩大出口。此外,部分中国产品如光伏组件等在世界市场的份额较稳定且已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人民币升值在小幅提升终端售价的同时还可以使得企业减少面对西方国家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或反补贴审查的压力,从而稳固出口份额。
(2)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造成美对华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有多个,其中美国方面其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居民消费支出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国内私人投资GPDI(Gross private domestic investment)与政府消费支出及投资GCEGI(Governm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and gross investment)都对美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其关于美对华贸易逆差的弹性均大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关于美对华贸易逆差的弹性。因此抛开其他可能的原因,单纯的将美对华贸易逆差归咎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不合理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