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施工与养护管理一体化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93
论文字数:38600 论文编号:sb201406281440239965 日期:2014-06-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经历了起步、加快建设、联网建成、规模适度的发展阶段,1988年建成的沪嘉高速公路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起步,到 1997 年 10 年间,全国建成高速公路 4700 余公里,1998 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了包括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年均通车里程超过 4000公里。到 2003 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 3 万公里,居世界第二。2005 年 1 月,我国发布了高速公路网国家规划,规划了 7 条首都放射线、9 条南北纵线和 18 条东西横线组成的“7918”网,总规模约 8.5 万公里。2013 年 5 月,国务院批准修订后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 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将通达、覆盖 2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和地级行政中心,由原来的“7、9、18”线路共 8.5 万公里,变为“7、11、18”线路共 11.8万公里。短期内大规模的密集建设,缓解了交通“瓶颈制约”,同时带来了巨额的建设投资债务,对后期养护、运营管理也是极大的压力。2012 年,交通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收费公路累计投资总额为 3.65 万亿元,目前债务余额为 2.32 万亿元。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加,交通需求依然强劲,国家批准的 8.5 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目前完成了 6 万公里,还有近 40%的路段没有建成。从发展需求来看,通道能力不足、网络效率不高、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还需要不断调整、补充、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国家批准的新规划中高速公路网里程还要增加,需要新建 2.5 万至3.3 万公里高速公路,静态投资 4.7 万亿以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集中建成的高速公路也将陆续到达大规模养护周期,养护资金也必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诸多因素叠加,迫切需要我们将结合发展需求和投资能力,统筹安排,规划落实具体项目,有序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因此,统筹规划、安排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确保建设期、养护运营期技术方案最优、资金来源有保障,同时深入开展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费用效益分析研究,达到最佳费用效益目标,是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高速公路建设、维护管理的发展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工作的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经历了借鉴、学习、独创,到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建设管理模式的过程,各省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因地制宜,创造了各有特色的建设管理模式。比较典型的传统管理模式是以下 4 个省的模式:一是辽宁模式,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贷统还、统一管理”的“四统一”原则,省交通厅负责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资金筹集,实行“统收统支、统贷统还”。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作为交通厅授权的项目法人单位,进行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全省高速公路收费、运营和管理工作。二是山东模式,山东省 70%以上的高速公路是以公路局为管理主体,负责建设、资金的统贷统还和运营管理;约 20%的高速公路通过合资合作、转让经营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筹资建设,建设阶段由市公路局作为项目业主,运营阶段由公路局按照“条块结合”方式实行托管。此外还有约 10%的高速公路为上市公司自行管理。三是四川模式,由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负责全省高速公路的融资、建设、经营和资产以及日常养护管理等职能,成都市的高速公路,由市交通局独立建设和管理。四是江苏模式,高速公路建设采取“省领导小组决策、省高指监管、公司筹资、市高指建设”的模式,逐渐形成了“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四分开的格局。成立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负责筹资和经营管理。省政府下设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各地市分设市高指,负责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省交通厅负责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监管和验收,对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管。省公路局成立高速公路路政总队,行使路政管理职能。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2.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高速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影响是具有重大决定意义的,无论是政治局面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起伏、法律制度的变迁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前途命运,而且这种影响不论是工程项目国内、国外,还是项目前期、实施过程中、运营管理过程,都随时可能出现。因而,研究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必须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加以考虑。国内国外政治情势的变化往往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决策、实施和安全运营。主要的影响因素有:1.政治局面的稳定性,如有无社会动乱、政权变更、种族矛盾和冲突,以及宗教、文化和社会集团利益的冲突。2.政府对工程项目的态度,提供的服务,办事效率,政府官员的廉洁程度等。3.与工程相关的政策,如对工程建设有制约用途的政策或者促进工程建设的倾斜政策。就国内而言,十年前高速公路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土地、环保等手续的办理相对简单,有些项目先建设后报批手续,或者边建设边报批。随着国家对土地、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重视和加强,土地、环保等手续的办理更加严格,许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往往由于政策的刚性约束而延缓建设甚至搁置。海外工程项目的政治风险相对就更高一些。目前中国的工程承包企业承接的海外工程项目仍然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其中很多国家政局很不稳定,政府更迭、内外战争、恐怖活动等都会对项目的实施造成很大影响。对于战争等很多因素造成的损失,很多是归于不可抗力风险的,无法索赔费用,而即便是能够索赔的项目,其代价也是非常大的。如利比亚战乱导致的中国工人“大撤退”,苏丹、阿富汗的中国路桥项目部“遇袭”事件等等。
…………


2.2 技术因素
前期工作包括投资意向、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阶段,在公路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该阶段将论证建设项目在技术经济上是否可行、建设是否必要和可能,并对建设规模、标准及重大技术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估算投资,进行经济评价,拟定建设工期等。可以说是确定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向,作出决策,这一点与与人类有生态方面遗传、孕育的相似性,不仅对建设过程,而且对将来的运营状况和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该阶段研究质量不高,直接影响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高速公路具有投入资金量大、影响持续时间长、回收慢、风险大等特点,做好前期工作,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项目建成后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前期工作阶段项目构思的成果之一是确立工程建设的目标方向,方向错误必然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图 2-1 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高速公路工程前期工作费用投入较少,主要投入集中在施工阶段,但前期工作对工程寿命的影响最大,稍有失误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而施工阶段对工程寿命影响较小。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一体化管理........18
3.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理念........18
3.2 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20
3.2.1 关键技术.....20
3.2.2 发展方向.....25
第四章 全寿命周期建设和养护管理体系研究......27
4.1 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系统构建......27
4.1.1 综合计划的制定流程和内容.........28
4.1.2 综合控制流程和内容.........29
4.1.3 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构建.......32
4.2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一体化组织.........33
4.3 全寿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质量控制系统.....40
4.3.1 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程序.......41
4.3.2 质量控制保证措施.......41
第五章 工程应用实例分析....43
5.1 青(岛)兰(州)高速公路青岛至莱芜段.......43
5.2 山东省青(州)临(沭)高速公路........47


第五章 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5.1 青(岛)兰(州)高速公路青岛至莱芜段
路线全长 228.1 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标准,青岛段至潍坊孟疃互通立交段设计行车速度 12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34.5 米;孟疃互通立交至莱芜段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5米。路面结构设计组合:4cm SMA-13+6cmAC-20I+8cm AC-25I+15cm LSPM-30+36cm 水泥稳定碎石+18cm(20cm)水泥稳定砂砾(或风化砂)。全线共有桥梁 489 座 41611 延米,其中特大桥 4 座,7637 延米,大桥 66 座,18886 延米,隧道 12 处,15457 延米,设互通立交 30 处,分离立交 48 处,设收费站 14处(均为匝道收费站),服务区 7 处,监控设施 266 处。总投资额约 106.6 亿元人民币,于 2005 年 4 月份开工建设,2007 年 12 月建成通车。
…………


结论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对高速公路在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当前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理念下的多维项目管理模式。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了多维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模型,包括项目系统结构、项目要素组成、全寿命周期过程三个维度,以及各维度之间综合计划、综合控制、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在此模型上,提出了包含决策管理层、实施管理层和操作及现场管理层的三级管理模式,分别明确了任务范围和工作界面划分且,同时对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设立、管理职能定位与协调沟、关键控制环节等进行了重点探讨,提高了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并结合两个工程实例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研究的观点。对于今后高速公路项目的科学决策、周密规划设计、高质量实施、高效益运营,实现高速公路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发挥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鉴于经验和水平所限,研究成果的定量化标准和操作实用性还有待于工程项目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洛龙河生态园景观建筑外表皮形态构设研究
下一篇:牡丹江地区当代烟草农业发展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