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土建筑策划和设计环节引发的使用问题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xxsc 点击次数:104
论文字数:100000 论文编号:sb201301181639415886 日期:2013-01-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建筑的使命和价值
建筑的基本使命在于为人服务,为人的生活生产学习及其他社会活动的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美观,便捷的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使命的内容也不断的扩展,除了满足基本的功能之外,建筑还被赋予了很多层面的使命,这其中括反应文化特征,社会特征,历史信息和艺术追求等方面的内容。建筑的价值在于完成其使命的能力。笔者认为,根据建筑在不同使用阶段的特点,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儿个方面:1)建筑的使用价值建筑达成其建造之初的基本的的能力。一栋建筑被建造起来的原初动机和目的即为建筑的主要使用功能,建筑的使用价值即为建筑实现其主要使用功能的能力,它是建筑的核心价值。2)建筑的社会价值建筑存在于然环境和城市环境中,并不是孤立的,它时时刻刻在和它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这种通过和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作用而产生的价值为建筑的社会价值。一栋好的建筑应力图和其所处的环境产生和谐的系,同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业主和社会创造有形和无形的价值。3)建筑的艺术价值建筑和苦乐、美术一样,除去使用功能外同时还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好的建筑应当主动追求艺术美,具备有艺术价值的形式和空间。4)建筑的历史价值建筑同时还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它所选用的工艺,所表现出的审美取向,所具有的形式都是重要的历史信息,有助T我们了解历史上人类的生活状态,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综上所述,建筑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以及丰富的使命。建筑在从策划到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应准确、有效地完成其使命,实现其各方价值的最大化,这是建筑设计以及建筑使用的基本原则。

1.1.2我国建筑使用现状概述
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繁栄,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建筑领域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在过去的20年里,大量的建设项目改变了城市和乡镇的风貌,在建筑师们的不断努力下,越来越多独具匠心新颖独特的建筑项不断建成,此外,一些国际的建筑设计力量也开始在中国的建筑设计舞台上开始施展才能。中国的建筑市场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态热力是在繁荣背后也隐藏着非常严重的问题。相对于国外的建筑,中国土地上的建筑在建成后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消烛着其价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薪新的建筑在经过短短儿年的使用之后就开始出现大量的使用问题,其中包括了建筑使用方式方法不合理,建筑的快速破损老化,业主擅自拆改建筑等问题。这些问题由没得到妥善的及时地处理和解决,严重消耗了建筑其所应具冇的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的使用寿命。我国在过去的短短二十年内兴建了大觉的建筑,似是这些建筑的生存状态和使用情况却非常不容乐观,建筑“早衰”的现象层山不穷。里然我国现行的建筑标准要求,商务建筑、具备50年的使用寿命,住宅建筑的项则达到70年,而一些重点公共服务建筑使用寿命则、达到100年以上。但从实际情况看,大景建筑在使用20年后就己经进入了破败不堪的状态。(如K图)这不仅仅是建筑个体的悲哀,还给城市的形象和发展带来了大的负担,拆除无晃会带来大的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那么如何改良现有的状况,让建筑进入健康良好的使用状态,更好的实现其价值,延续其使州寿命,这方面的调査和研究变符现实而迫切。
1.1.3国外建筑使用情况概述
国外建筑规范规的设计使用年限与我国大致相同,如欧洲标准Eurocode 1和国际标准IS02394:1998均规定房屋建筑和其它?通结构50年,纪念性建筑、其它特殊或重要结构、桥梁等100年或100年以上。实际使片情况则远远优于我国。通过进行良好的维护和必要的修绪,可以大大延缓结构的衰老期。在英、法等欧洲国家百年以上老宅比比皆是,许多老住宅在显耍位置相醒目的阿拉伯数字标注着建造年代,说叨当时的建造者对它能够经久耐用、代相传充满自信。当今欧洲的届民也以能住上老住宅为栄,并认为其建造年代越久价值越高。吳然,老住宅的门窗、地板、室内管线和设备等都随着时代的进步多次更新,冇时还对主体结构进行修绪,但其室内的现代化程度比新建住宅毫不逊色。(如图1-2)不仅是老住宅,国外大量的新建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状况也正常良好。通过精心的维护和经营,大部分的公共建筑能够延续建成时的风貌,各部分的功能也能够好的运转,为公众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建筑能够充分而长久的发挥其功能和价值。

1.2研究意义和角度
1.2.1选题的由来
这个题的选取,是来自于笔者的老师,崔惜先生的提议。崔惜老师是当代中国最为活跃的建筑师之一,近二十年来一直奋斗在一线建筑设计领域,创作了大最优秀的建筑设计作。这些作的设计水平和完成度之高,处于国内的领先水平,并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和褒奖。老师对于每一个设计项都非常的认真负责,在设计背后倾注了大景的心血,以保证建筑设计水平的持续高水准,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出色的设计能力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公认。崔惜老师一直不懈的超越自己,和严谨细致的态度,为他带来了许多国内外的设计大奖,而他在学术上的不断钻研和思考,也最终让他在2011年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十。所冇的这些殊荣都是对他长期付出的肯定。谈到这觅不得不提到崔愷老师的本:设计理论。老师的建筑创作是植根于对本土环境的观察和思考上的,这其中既仅括了本土社会环境乂紐括了本然环境。在我国设计理论相对薄弱,而国际建筑设计思想现出纷繁复杂的现实中,老师提出的本土设计理论对丁指导我国的建筑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崔惜老师曾经这样描述本土设计:“其一是环境的概念,就是脚K的这片土地。气候的变化,河流的干枯,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消耗都和建筑密切冇关,本设计就是要担负起这样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二是个文化的概念,就是生长丁-这片沃:之上生生不息的文化,塔基代表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乂呈现于今日的现代生活。本土设计,就是要扎根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中,继续创造和延续新的文化。三是空间的概念,就是建筑的地域性和场所感,建筑脱离了这种地域性,就成了流行的时装,城市中充斥着这类时装建筑,就显得浮躁而苍白。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6
第2章 概述 ....................16-25
    2.1 研究对象 ....................16-22
    2.2 研究方法 ....................22-24
        2.2.1 研究流程 ....................22-23
        2.2.2 评价标准 ....................23-24
    2.3 研究框架 ....................24-25
第3章 策划和设计环节引发的使用问题 ....................25-47
    3.1 和规划相关的使用问题 ....................25-27
    3.2 任务书制定中的一些问题.................... 27-34
    3.3 专项设计的缺失或不协调 ....................34-39
    3.4 弹性空间的设计 ....................39-41
    3.5 被设计方案策略性牺牲掉的使用功能 ....................41-43
    3.6 设计控制的不足 ....................43-46
    3.7 小结 ....................46-47
第4章 管理使用阶段的问题 ....................47-67
    4.1 功能调整和置换 ....................47-50
    4.2 建筑入口管理 ....................50-54
    4.3 建筑空间的错用或弃用 ....................54-60
    4.4 过度安全防范 ....................60-62
    4.5 检修、清洗、维护困难 ....................62-64
    4.6 规范验收 ....................64-65
    4.7 小结.................... 65-67
第5章 工程技术问题汇总 ....................67-84
    5.1 保温隔热问题 ....................67-71
    5.2 防水排水 ....................71-73
    5.3 通风问题 ....................73-74
    5.4 室内吊顶 ....................74-76
    5.5 设备及控制 ....................76-78
    5.6 建材老化及损毁 ....................78-82
    5.7 小结 ....................82-84
第6章 使用中的改造 ....................84-97
    6.1 合法建筑改造的操作流程 ....................84-85
    6.2 加建面积 ....................85-88 
    6.3 空间重新分隔 ....................88-90
    6.4 垂直交通改造 ....................90-91
    6.5 内装改造 ....................91-93
    6.6 立面改造 ....................93-94
    6.7 设备管线管道加建 ....................94-95
    6.8 小结 ....................95-97

结论

调查中发现的使用问题多种多样,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建筑学科。前四章分别从建筑的设计和策划角度,使用管理角度,技术角度以及使用改造角度分别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出,使用问题的成因基木上可以分为三部分,设计方在设计环节会有一部分的责任,这其中也括了设计控制深度不足,对一些问题产生了误判等等;还有一部分来自使用方的错误使用方式,对建筑空间价值的误解,保守的管理方式等;而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则在设计方、建设方以及使用方二个群体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导致相互之间出现了误解和分歧,这其中括了任务书制定环节中的问题,缺乏专项设计的问题,错误的使用和武断的改造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具体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这其中括了建筑设计方对于改善现状的责任,建设方和使用方对于改善现状的责任。还存一部分建议则是针对二方面沟通对于改善现状的责任。
建筑设计工作的本质其实和其他的设计工作并无太大的区别:接受业主委托,通过创造性的手段来满足业主的功能需要。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它是一种类似"定制”的工作,建筑本身,也无非是一种功能产品。设计更多在于实现功能的手段,而功能本身更多应该是客观的。

参考文献

[1]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建筑师,1993(5):23-25 .
[2]吳硕贤.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J].南方建筑,2009(1):4~7 .
[3]薄曦,韩冬青.环境设计评估的结构-过程方法[J].新建筑,1990,27(2):66-69 .
4]朱锡佥.居住环境的质量评价[J].城市规划汇刊,1981(4):20-22.
[5]崔惜.崔愷.作室[J].城市住宅,2010,(02-03):42~43
[6]崔惜.老字号的新形象一北京丰泽同饭店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1995,(1):25-28
[7]崔惜.关于外研社办公楼建筑创作的思考[J].建筑学报,1998,(09):19-25.
[8]崔惜.韩美林艺术馆[J].城市环境,2009,(05):32-35
[9]阎平.在动感空间里穿行——走进建筑师崔惜[J].建设科技,2003(11):66~68
[10]崔借,吴斌.泰山桃花峪游人中心[J]城市环境设计,2011(08):32?45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