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 国家节能减排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随之而来的是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31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耗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10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Petro)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2011》显示,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耗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能耗总量20.3%.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虽然有大量储备,但人均储量小,且我国的能源消耗速度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资源储量问题十分严峻。此外,作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己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根据英国梅普尔克罗夫特公司(Maplecroft)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近年来更是呈高速增长的趋势。尽管我国人均排放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但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带来的国际压力日益剧增。因此,“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的重要战略。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0年在2005年基础上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
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国家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健全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体系,而且投资十大节能工程,总计500余个节能项目。2008年4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将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这一重要制度创新有利于扭转少数地区、部门存在的正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政绩观。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细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在节能方面,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 “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在减排方面,提出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分别下降10%。
1.1.2 合同能源管理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即EPC)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渐兴起,这种节能新机制旨在克服制约节能的市场障碍。EPC是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1996年,中国首批示范节能服务公司成立于北京、辽宁和山东三地。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EPC在中国迅速发展。2006年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总产值只有18.92亿元,2010年则达到了 287.51亿元,“十一五”期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累计达683.95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2242.68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6106.7万吨。合同能源管理的蓬勃发展依托于整个节能服务产业的兴起,但近年来的数据分析显示,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速度远落后与整个节能服务产业的速度。作为“克服市场障碍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认可度仍有待提。
自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公布第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开始,截至2012年1月29日,一共公布了 2354家节能服务公司的名单(其中第一批461家,第二批523家,第三批750家,第四批620家),只有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才有资格享受合同能源管理相关的财政和税收优惠。对节能服务公司资质的审查,标志着节能服务产业的准入标准和资质审查制度已基本形成,改善了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龙蛇混杂的局面。
1.1.3 高校建筑节能减排
目前,建筑能耗占我国所有能耗的27%以上,而且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随着我国建筑居住环境的改善,这一比例最终将上升到40%左右。因此《能源法》将建筑节能同工业节能、交通节能一起,被列为我国的三大节能领域。我国大型公共建筑面积仅占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的4%,但是能耗却占到了建筑能耗总量的22%,其每平米平均能耗比居民楼高5~10倍。2010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政府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建立问责制,把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本部门“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高校建筑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减排工作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学生、教工数量的增加、高耗能实验设备的购置、教学楼和宿舍条件改善、新校区的高标准建设,高校能源消耗不断增加。这不但有违国家节能减排、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国策,也使得高校能源费用支出迅速增长,加重了高校经费压力。此外,校园是肩负着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重任的基地。因此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据悉,北京市已对各行业“十二五”时期节能指标进行分解,明确了教育系统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65万吨标准煤,人均能耗下降率达到17%。面对新的节能任务,以及政府和全社会对高校节能减排的关注,不仅仅需要加大的人力、物力投入,还需要引入新的节能机制——EPC,以克服目前高校节能融资困难等问题,促进和保证高校节能减排的进程。根据2008年上海高校能耗统计数据,高校建筑能耗占高校总能耗的83.2%,降低建筑能耗,将成为高校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因此应该大力促进EPC在高校建筑节能的应用。
1.2 研究意义 ....................1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6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思路及关键问题 ....................16-19
第二章美国高校应用合同能源现状及经验总结 ....................19-24
2.1 美国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现状 ............19-20
2.2 美国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经验总结 .........20-24
第三章我国高校节能减排现状及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应用 ........24-35
3.1 高校建筑能耗现状 ....................24-25
3.1.1 高校建筑能耗概况 ....................24-25
3.1.2 高校建筑能耗基本特点 ....................25
3.2 我国高校节能减排工作现状 ....................25-29
3.3 我国高校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现状 ....................29
3.4 高校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29-33
3.5 我国高校应用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35
第四章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研究 .............35-47
4.1 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运作模式分析 ....................35-36
4.1.1 节能量保证模式 ....................35
4.1.2 节能效益分享模式 ....................35
4.1.3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35-36
4.2 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运作模式的选择研究 ..............36-47
第五章促进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建议 ...........47-51
5.1 促进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47-48
5.2 高校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建议 ....................48-50
5.3 促进节能服务公司承接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建议 ..........50-51
5.3.1 与高校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50
5.3.2 完善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对策 ...............50
5.3.3 争取高校综合型节能项目 ....................50-51
结论
(1)介绍美国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现状及经验总结。首先介绍了美国节能服务产业概况,然后介绍了美国最常用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SPC,即节能量保证型模式,接着介绍了美国高校参与节能减排和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情 况及3个具体案例,最后总结了美国高校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经验。
(2)系统的介绍了我国目前高校建筑能耗现状与节能减排现状。首先描述了我国高校能耗较大和各高校间能耗差异较大的事实。接着分析了高校的用能特点和节能潜力。然后从高校节能减排政策现状和政府推动,高校节能减排的组织和信息平台,高校参与节能减排现状,以及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四个方面系统的呈现了高校节能减排工作现状。接着引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高校应用的必要性和应用领域。最后介绍了同能源管理在高校应用时面临的问题。
(3)对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运作模式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节能量保证型、节能节能效益分享型和能源费用托管型三种基本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然后分析了高校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影响因素。通过实例对分析了影响高校选择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运作模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运作模式选择综合决策评判模型。
(4)提出促进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建议。分别从促进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建议、高校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建议、促进节能服务公司承接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建议三方面提出促进高校建筑节能减排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建设科技.2011(4):17-25
[2]Vine E, Nakagami H and Murakoshi C.Evolution of the US energy service company (ESCO)industry: From ESCO to Super ESCO.Energy. 1999.24(6) :479-492
[3]BertoldiP, Rezessy S and Vine E. Energy service companies in European countries: Currentstatus and a strategy to foster their development. Energy Policy. 2006.34(14): 1818-1832
[4]PainulyJP,Park H, Lee MK and Noh J. 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 financing and ESCOs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echanisms and barrier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3.11(6):659-665
[5]VanRensburg JF,Geyser MF,Kleingeld M and Mathews EH. Developing ESCo proceduresfor large tele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using novel simulation techniques. Journal of Energy inSouthern Africa . 2008.19(1): 43-54
[6]0'DrainMary. Are ESCO's a change agent for market transformation?. Proceedings ACEEESummer Study on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2000. USA: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ouncilfor an Energy-Efficient Economy. 2000.5: 5243-5251
[7]GoldmanCA, Hopper NC, Osborn JG Review of US ESCO industry market trends: an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ject data. Energy Policy. 2005.33(3): 387-405
[8]Okay E, Okay N, Konukman AES,Akman U. Views on Turkey's impending ESCO market:Is it promising?. Energy Policy. 2008.36(6): 1821-1825
[9]ShonderJ, Ashrae. The Economics of Energy Savings Performance Contracts, AshraeTransactions. Albuquerque, NM, United states. 201 O.Atlanta, United States. Amer. Soc. Heating, Ref.Air-Conditoning Eng. Inc. 2010: 394-400.
[10]SorrellS. The economics of energy service contracts. Energy Policy. 2007. 35(1): 507-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