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古以来,“居者有其屋”就是百姓的期盼,住房是有关民生的大事,近年来不断上涨的住房价格,使得住房这个生活必需品变为许多人眼中的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得。我国房地产市场已今非昔比,2018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除一线城市外,多数城市住房价格保持较快增长,2018 年 6 月份房地产数据显示 142 个城市住房价格平均环比上涨 1.62%,其中 119 个城市环比上涨,占样本总数的 83.8%。纵观 2006-201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由 3119.25 元/m2上涨到 8544.11 元/m2,房价高速上涨。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人口迁入或者迁出,当住房成本大于迁移成本时,会导致大量企业和人口的流动,如 2010 年富士康将大部分生产线从深圳迁移至河北廊坊;2018 年 7 月 1 日和 8 月 11 日,华为共计 8100 人搬离深圳,前往东莞松山湖;2018 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 2154 万,比 2017 年减少 17 万人,人口出现负增长。
图 1.1 和图 1.2 分别为 2017、2018 年我国 35 个大中型城市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和年末总人口。从图 1.1 可以看出,我国住房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其中以北京、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的一线城市的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增长最快,以重庆、南京、杭州和济南为代表的的二线城市的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增长较迅速,以西宁、海口、银川和乌鲁木齐为代表的三线城市的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增长较缓慢;而从图 1.2 年末总人口来看,一线城市总人口数量仍保持增加趋势,但是增长率在减小,甚至呈下降趋势;而二、三线城市总人口增长率较高,整体呈上涨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房价的高速上涨会导致人口的大量流动,一线城市人口仍保持流入态势,但增长率在减弱,而二、三线城市人口总体保持流入态势,且增长率在升高。

............................
1.2 研究意义
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补偿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的消极作用。通过研究住房价格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政府能够制定有效的政策调控住房价格,优化区域间人力资本配置,促进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因此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理论意义
①丰富人力资本理论。基于目前的研究,住房价格波动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暂无定论,通过分析住房价格和人力资本的现状和区域差异,以及住房价格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对于丰富人力资本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
②引入空间因素分析住房价格对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在空间权重矩阵下研究问题,使得估计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2)现实意义
①研究住房价格与人力资本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本文意在通过定量分析我国当前人力资本水平和变化趋势,研究住房价格变动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
②在住房价格宏观调控和人才引进政策上,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住房价格对不同层次人力资本的筛选作用,有利于政府针对性制定政策去调节因房价波动而导致的人口迁入和迁出问题,比如大中型城市可以适当保持较高的房价去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调整人力资本结构,提高城市总体的人力资本水平,平衡分配社会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异于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一种特殊资本,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具有价值的资本,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9]。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期,保罗·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相继提出以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为基础的内生增长理论,并系统地分析知识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0]。马歇尔(1983)指出社会和国家中物质财富和知识财富相比较,知识财富的更重要,个人对教育和培训的支出对于人力资本来说是一种投资,他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41]。Becker Gary(1990)指出人力资本是一种特定资本,是通过对个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其中人力资本既包含技能、才干和知识,还包含健康、寿命和时间等要素,其中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加劳动力的收入[42]。
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国内学者比国外学者晚。冯子标和焦斌龙(1999)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促使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包括知识、技术、信息和能力等要素,通过投资,可以提升为高级劳动力,同时指出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存在的商品,参与市场交易[43]。姚树荣和张耀奇(2001)指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人力资本是指依附于人身上多种要素组合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力资本不仅包括人力方面也包括资本方面[44]。王金营(2001)通过总结前人对人力资本的定义,分别对个体人力资本和总体人力资本进行定义,其中个体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凝结在个体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总体人力资本是指地区或国家各个个体人力资本的整合[45]。王勇和许庆瑞(2002)指出人力资本包括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这里知识指隐形知识,包括教育、经验、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和遗传等因素[46]。夏光(2008)指出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产,认为人力资本通过投资形成蕴含技能、知识和经验等的无形资源,强调使用人力资源可增值,同时指出人力资本按照层次的等级可划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和高级人力资本[47]。邓玉林和王文平(2009)通过分析知识型人才的激励政策,发现人力资本包括技能、能力和知识,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与载体不可分割的特殊主动资产,该种资本的使用权、开发权和利用权由载体决定[48]。
.........................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迁移理论
在一定期间内,两个地区的人口在地理或空间上的移动被称为人口迁移。影响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关键要素是人口迁移,而人口的合理迁移能够推动人口的合理分布和有效利用。人口迁移规律是人口发展规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国外学者对于人口迁移的研究较早,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大量研究,著名的理论有拉文斯坦的“迁移七大定律”、推动—吸引理论和期望收入理论等。
(1)拉文斯坦的“迁移七大定律”
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详尽研究的人是拉文斯坦(E.G.Raven stein),拉文斯坦在深入研究英国 1871-1881 年间的人口迁移记录与其他国家的相关资料,归纳出以下迁移七条定律:第一是距离定律,迁移者大部分更倾向短途迁移;第二是阶梯定律,从偏远地区迁移过来的居民填补了由于移民迁移至吸引中心而造成的人口空隙,这种流动顺序一直波及到最偏僻遥远地区;第三是年龄定律,年龄不同,人口迁移意愿也不同,迁移意愿最大主体是青年人;第四是双向定律,迁移流向是双向的,每次迁移都存在流向和反流向,即迁移人口的回流补偿;第五是经济定律,经济因素为主导因素,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和环境而迁移;第六是城乡定律,从迁移意愿看,农村住户高于城镇住户;第七是性别定律,迁移意愿女性要高于男性[52]。
(2)推动—吸引理论
博格 1969 年首次提出推动—吸引理论,赫伯尔 1983 年第一次系统总结推动—吸引理论。推动—吸引理论假设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迁移者先充分了解当前当前居住地和后迁入地的信息,后决定迁移[53]。该理论从迁移原因入手,认为人口的迁徙是在迁入地的吸引力和迁出地的推动力同时作用产生的结果,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而劳动力决定是否进行迁移是在权衡两者推动力和吸引力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的。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当前居住地的各种消极因素,如居住环境恶劣、交通水平低、收入不高和发展前景差等;吸引因素主要是指迁入地的各种积极因素,如工作就业机会多,未来发展前景好、公共卫生服务齐全和各种基础设施完善等。
...........................
第三章 住房价格和人力资本现状分析...................18
3.1 住房价格......................18
3.1.1 住房价格现状............................18
3.1.2 住房价格区域现状...................20
第四章 住房价格变动对人力资本影响实证分析...................29
4.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29
4.1.1 指标选取..........................29
4.1.2 数据来源.....................30
第五章 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47
5.1 结论.................47
5.2 政策建议................................48
5.3 研究展望..........................49
第四章 住房价格变动对人力资本影响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指标的合理性,选取全国 2006-2018 年 35 个大中型城市 13 年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普通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住房价格变动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4.1.1 指标选取
一是解释变量:住房价格(hp)。选取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作为解释变量,原因是本文主要是研究住房价格变动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而在社会中受住房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的是社会中就业人口,因此住宅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能够最大程度反映住房价格的变动对人力资本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文献综述中,发现住房价格与人力资本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因此引入住房价格的二次项。

...........................
第五章 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5.1 结论
首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 2006-2018 年我国 35 个大中型城市各个指标的原始面板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然后分别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 Hausman 检验,建立普通面板模型,得到回归结果;最后,通过加入空间权重矩阵 W,从空间角度研究住房价格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检验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性,经过 LM 检验和 Robust-LM 检验初步确定本文应选择空间误差模型(SEM),通过 Wald 检验和 LR 检验结果,最终确定空间杜宾模型(SDM)不可以简化为空间误差模型(SEM)或者空间滞后模型(SLM),即选择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经过联合显著性检验确定应该选择时间和空间双向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可得到时间和空间双固定效应下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
实证部分检验结果表明:第一,通过在普通面板模型中引入住房价格的二次项,得到住房价格二次项、住房价格与人力资本水平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住房价格与人力资本水平之间存在正 U 型关系,即住房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区域内人力资本水平先下降后上升。在控制变量中,人均 GDP 和环境绿化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为正相关,即人均 GDP 和环境绿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区域内的人力资本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区域内的人力资本水平,但结果不显著;交通运输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为负相关,即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提升区域内人力资本水平。
第二,分别对住房价格和人力资本水平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发现,我国住房价格和人力资本水平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正向相关性,即住房价格较高的城市与其邻近城市的住房价格也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与其邻近城市的住房价格也较高,由此也证明引入空间计量模型的合理性,证明前文只做普通面板回归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为更进一步验证住房价格和人力资本水平局部是否存在空间聚集性,分别对住房价格和人力资本水平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城市都处于第一象限(HH)或者第三象限(LL),其中第一象限以东部城市为主,第三象限以西部城市为主,说明我国住房价格和人力资本水平呈现较强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即存在空间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