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现实背景
在传统的招投标采购业中,招投标方式繁琐,周期较长,同时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信息传播闭塞、人员腐败暗箱操作、内定中标人的情况,使得招投标工作浮于形式,虚有其表,严重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竞标的基本原则。“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互联网技术与招投标方式不断融合,对避免和解决传统招投标方式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电子招投标模式,运用到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建筑行业,还运用到政府采购、企业采购活动中,如政府办公用品、大型医疗用品器械、政府技术服务型项目等。此外,国土资源交易、产权与林权交易及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也均可通过电子招投标系统进行招标、投标以及后续的工作。
21 世纪初至今已有将近 20 年,期间中国政府积极推广与引导电子招投标行业的健康发展。不管是从初期行业形成的阻碍,还是目前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在社会进步下又呈现出新的问题,我国政府与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都能够积极的面对,采取相应的措施。尽管如此,在发展中总会出现风险问题,一方面参与进来的主体越多,风险因素越多,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和不可抗力的因素也是不可预估的,同时在越来越规范的市场化竞争中,招投标的中间平台的功能也需要更加完善。在风险预防上,严格审核和监督各参与方,不仅要内部自我审核监督,也要做好外部审核与监督。采取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减轻等有效措施。
1.1.2 理论背景
由于电子招投标是近几年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新事物,当前对于电子招投标的风险分析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的电子招投标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招投标理论与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除了在电子招投标过程中分析各个阶段产生的风险因素之外,还将这些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分类: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网络风险、信息风险、环境风险、资金风险。这些风险分类是从内部到外部,从自身到他人进行分析与研究。
国内大多数电子招投标的研究都是基于招标方、监督方,甚至是咨询机构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的,鲜少有以投标人的角度分析电子招投标并提出有效化合理化建议。一方面由于国内电子招投标市场发展属于初期阶段,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是因为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尚未进行全国统一化管理,相关数据难以获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中国招投标活动起步较晚,但欧美西方国家和亚洲较发达国家的招投标活动已有较长的历史,通过长期应用与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招投标运行模式与规范,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同时,欧美信息技术领先,西方各国的电子招投标起步较早,在技术、方法等方面相对完善,制度建设更为齐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目前在欧美有加拿大、美国、英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在电子招投标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在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普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招投标体制与市场。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中国招投标活动起步较晚,但欧美西方国家和亚洲较发达国家的招投标活动已有较长的历史,通过长期应用与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招投标运行模式与规范,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同时,欧美信息技术领先,西方各国的电子招投标起步较早,在技术、方法等方面相对完善,制度建设更为齐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目前在欧美有加拿大、美国、英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在电子招投标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在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普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招投标体制与市场。
近几年,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电子招投标的信息化建设。从 20 世纪90 年代初起,美国的一些州就开始在政府采购中应用电子商务来发展网络采购。1994 年欧盟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电子投标日报》(即 TED),包括了欧盟全部的政府招标信息。在亚洲,韩国政府也制订了有关发展电子商务的综合对策,其 5 项重点对策之一就是促进政府活动的电子网络化。日本政府也从 2000 年 3月开始正式启动“电子政府工程”。可见,网络采购在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中已广泛地运用,研究这些国家的网络采购特点,对我国推进政府采购网络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美国:[52]美国电子招投标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来实行网上招标。联邦政府总务管理局建立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向相关机构提供采购、招投标服务,还负责信息管理、数据维护,即建立、更新、维护数据系统和信息系统。
美国:[52]美国电子招投标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来实行网上招标。联邦政府总务管理局建立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向相关机构提供采购、招投标服务,还负责信息管理、数据维护,即建立、更新、维护数据系统和信息系统。
欧盟:[52]2004 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系列涉及电子招投标的会议提案,为现代电子招投标提供了法律法规基础,随后又发布了实施电子招投标法律法规的计划。一是确保欧盟内部市场电子公共采购运转良好。二是提高采购效率。法律法规的实施行为的准则规范,欧盟方面确保法律法规为一切行动指南,新的信息标准格式落地,明确分类产品、服务和工程,公布招投标信息电子系统能够快速定位,并且消除电子签名方面的障碍。因此,欧盟是通过完善政府方面的监控并促使有效竞争,极大的提高了招投标活动的效率。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的概述
2.1 风险管理的概述
2.1.1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风险管理全过程包括项目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三个阶段。
2.1.2 风险管理的步骤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任务是识别项目实施过程存在哪些风险,其工作程序包括:
(a) 收集与项目风险有关的信息
(b) 确定风险因素
(c) 编制风险识别报告
风险识别的方法:生产流程分析法,又称流程图法。电子招投标运用流程图法,是指在电子招投标活动中,从项目招标到项目中标完成备案,通过电子招投标系统对整个活动的控制过程。该种方法强调根据不同的流程,对每一阶段和环节,逐个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
风险调查列举,由风险管理人员对该企业、单位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专家所涉及的面应尽可能广泛些,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的分类标准为:直接或间接,财务或非财务,政治性或经济性等。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是以风险识别为前提和基础的,运用定性、定量或这两者结合的方法对电子招投标可能发生的整体风险,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各个风险指标对电子招投标所影响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出风险应对策略。常用的风险评价的方法有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
2.2 风险识别的方法及其步骤
流程图分析法是对流程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逐一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潜在风险,找出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分析风险产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对整个组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流程图法将一项特定的生产或经营活动按步骤或阶段顺序以若干个模块形式组成一个流程图系列,在每个模块中都标示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从而给决策者一个清晰的总体印象。在企业风险识别过程中,运用流程图绘制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可以将与企业各种活动有影响的关键点清晰地表现出来,结合企业中这些关键点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历史资料,就能够明确企业的风险状况。
流程图法的步骤:
(a) 将电子招投标活动按阶段顺序分成若干个模块组成。
(b) 绘制出电子招投标活动的流程图。
(c) 将电子招投标每个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标示出。
(d) 结合相关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关键环节确定风险因素清单。

..........................
风险调查列举,由风险管理人员对该企业、单位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专家所涉及的面应尽可能广泛些,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的分类标准为:直接或间接,财务或非财务,政治性或经济性等。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是以风险识别为前提和基础的,运用定性、定量或这两者结合的方法对电子招投标可能发生的整体风险,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各个风险指标对电子招投标所影响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出风险应对策略。常用的风险评价的方法有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
2.2 风险识别的方法及其步骤
流程图分析法是对流程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逐一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潜在风险,找出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分析风险产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对整个组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流程图法将一项特定的生产或经营活动按步骤或阶段顺序以若干个模块形式组成一个流程图系列,在每个模块中都标示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从而给决策者一个清晰的总体印象。在企业风险识别过程中,运用流程图绘制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可以将与企业各种活动有影响的关键点清晰地表现出来,结合企业中这些关键点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历史资料,就能够明确企业的风险状况。
流程图法的步骤:
(a) 将电子招投标活动按阶段顺序分成若干个模块组成。
(b) 绘制出电子招投标活动的流程图。
(c) 将电子招投标每个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标示出。
(d) 结合相关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关键环节确定风险因素清单。

..........................
3.1 电子招投标的概念.................................. 17
3.2 电子招投标与传统招投标的区别.......................... 18
3.3 电子招投标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20
第 4 章 电子招投标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24
4.1 电子招投标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的识别.......................................... 24
4.1.1 电子招投标风险识别........................... 24
4.1.2 风险因素的分类....................................... 25
第 5 章 江西省内电子招投标风险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33
5.1 目前江西省内各地市的电子招投标发展情况.................................. 33
5.1.1 在管理下辖地市的交易平台实现了互通互联....................... 33
5.1.2 在信息公开方面实现了电子化............................................... 33
第 6 章 电子招招投标的风险应对策略
6.1 管理风险应对策略
根据对江西省电子招投标风险管理综合评价结果,管理风险的风险值为3.2375,在五个同级别因素中风险值仅次于网络风险 3.6。对投标人来说,电子招投标的管理风险影响很大,我们应该制定有效的应对管理风险的策略。
6.1.1 监管有关部门完善专家库的设置与抽取的制度
根据管理风险的权重指标,得系统专家库的设置与抽取是占整个管理风险的 7/16,是占整个管理风险比值最高的。在电子招投标活动中,评标专家是直接关系到投标人是否中标的。在现有制度之下,如有发现专家与任意潜在投标人有隶属关系应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电子招投标系统的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例如提出设置专家抽取的专业进行现场公开,防止非专业不懂行的专家参与评标以损害投标人的利益,并延长保留质疑权利的时间;提出跨地区专家评审,避免因本地专家库较小而产生“熟人效应”,力求公平公正。
6.1.2 管理者与技术人员做好相互沟通,保持理念一致
根据管理风险的权重指标,得管理者的水平和所追求的理念占整个管理风险的 5/16,占比相对中等。在电子招投标活动中,管理者的水平和所追求的理念是关系到项目取舍的前提。例如,对于企业来说,领导者的理念方向是关系到本企业的未来发展,对于项目前期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精力,后期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本企业的利益。所以,加强管理者的沟通,领会管理者的意图对电子招投标活动中的管理风险是必要的。
........................
第 7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随着我国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招投标行业也越来越智能化,更多的项目都采用电子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招投标活动。基于投标人的角度,对其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研究,对各个阶段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建立关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本人的研究成果如下:
(1) 本文经过查找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并结合自身相关工作经验,对比出电子招投标与传统的招投标的不同之处,总结了电子招投标的特点及风险管理的步骤,识别了电子招投标的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并将其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整理后为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网络风险、信息风险、环境风险和资金风险六大类,建立了电子招投标风险管理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 本文电子招投标的权重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行元素法的基本思想,这种算法要比传统的权重层次分析计算更加简捷。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对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通过数学描述这种量化的标准,能够直观地反映出风险的等级,并结合其描述能够直接找到招投标投标人在电子招投标的关键风险因素。
(3) 由于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发展已经进入一定阶段,其中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风险,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对江西省电子招投标风险的综合评价,可以得出其综合风险等级较高,为保证招投标工作在合理范围内正常工作,避免不确定风险造成损害,须采取必要措施严加控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