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论文-《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引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建立了以培养学术型学位为主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教育制度,为我国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输送了大量人才,推动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进程,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己时隔30余年,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前单一的仅以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越来越迫切需要那些在某一领域中具有较高层次学术水平,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一。因此,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选题背景
从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至今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已发展二十年有余,从最初的萌芽,到创建,再到快速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基本是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基本己经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学位培养机制。
众所周知,教育应不断的改革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专业学位培养机制也应不断的修正自身,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专业学位培养机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何种专业学位培养机制和政策更适合我国国情;高校如何改变传统培养理念,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我国输送更多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等等。
针对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导师队伍及论文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希望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借鉴他国经验的方法,发现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力图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2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教育只需要提供具有职业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的人才就能够满足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对教育人才一的输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前的高等专科职业院校输送的专科层次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在某一职业领域有专业性,且具有较高层次学术水平,能够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经过20年的发展,各高校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各自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在2009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如何在原有培养机制上做出科学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内涵的理解,从而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理论研究,丰富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2. 2实践意义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创新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探究,将有助于解决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理论构建也对提高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从宏观层面来看,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一的需要,缓解研究生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丰富我国研究生培养类型,促使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样化,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则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不同兴趣和优势,扩大教育的范围,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2相关概念界定2. 1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共同构成了我国学位制度的整体,学术学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位类型,通常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侧重于理论研究,旨在培养理论性和研究型人才,是授予个人的一种学术称号。如法学、理学和文学。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77一278
[2]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论[[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http://sblunwen.com/ssyjslw/ 2011. 4^121
[3]茶世俊.研究生教育制度渐进变迁[M] . .I匕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 . 53
[4]符娟明,迟恩莲.国外研究生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93
[5]骆四铭.中国学位制度问题与对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0). 91
[6]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 . 239
[7]隋红建,管载麟.推开另一扇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访谈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158
[8]吴本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创立及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106
[9]谢桂华,许放.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4) . 245
[10]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广西:广一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92
[1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 :47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摘要 4-6
Abstract 6-7
目录 8-11
1 引言 11-20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3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4
1.3 文献综述 14-17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7-18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8-20
2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20-27
2.1 萌芽阶段(1983-1990年) 20-21
2.2 创建阶段(1991-1995年) 21-22
2.3 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22-27
3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现状调查 27-38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27-30
3.2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30-38
4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存在的误区与不足 38-44
4.1 对专业学位存在误解与偏见,在入学方式上过于单一 38-40
4.2 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地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自身特色 40-42
4.3 导师组结构失衡,校外导师师资力量不足 42-43
4.4 论文内容偏重学术性,质量有待提高 43-44
5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借鉴与启示 4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