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1.1课堂教学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环节未得到应有重视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了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诸多环节。其中,课堂教学是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环节。按照学位条例的规定,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期间,完成课程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是硕士生必须经历的两项学习活动。对于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同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具备以下三方面基础:所学专业领域的学术历史、必备的研究手段(方法)和如何看待专业问题的学科视野,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应当包含于研究生课堂教学之中。然而,现实状况并不如此。以教育学专业为例,张国霖基于对研究生学术论文稿件审阅指出,当前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多以理论概括、总结归纳等为主,即使有部分实证研究,也多是局限于采用列表、绘图等手段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呈现研究的素材或部分成果,鲜有系统的理论假设、模型建构、相关性分析等成分a0因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对于一些实践性的选题,研究者通常是循着“现状与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对策与结论”的路径展开,而每一部分,虽然都析分为多条细目,但明显是研究者主观推理的结果,缺乏实际的数据支撑和有力的逻辑论证。这一现象,揭示了当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对量化方法、实证研究能力培养的不足。因此,深入考察研究生课堂教学实际情祝显得极为重要。对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效果忽视对教师发展评价的反思
对于研究生课堂教学来说,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才算是有效的?多数学者从国家制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认为对于研究生这一群体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体现在学生个体发展程度上,即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有效性主体的评价标准对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种以学生主体有效性的评价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忽视了教育教学的本质所在。②教育的本质是对话,“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牡一。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应当是交互主体间生命的展示与提升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授与学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成长和发展;对于教师而启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十澜先生曾指出:“我们应当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于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生命价值。”③如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仅仅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和发展,而忽视教师教学生命的展示和张扬,无疑是将丰富复杂而又极具创造性的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鉴于此,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生命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对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效果重视量化评价忽视质化评价的反思
现行的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估指标都是量化指标,不能量化的内在指标就被排除在指标体系以外。正如布鲁贝克所讲,“一些人己如此沉酒于科学方法,以至于科学的方法如果测量不出一种现象的价值,这种价值对他们来说就不存在”(4。例如,对研究生学期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常用一篇课程论文或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人格、意志等通过课堂教学这一载体所受的潜在影响,则无法通过量化指标显示出来,必须借助于体验、感悟、知觉、观察等质的评价方式。对被评价者心理状态、生命意义和人文关怀的漠视,使学校很难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深刻地理解学生。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考察不仅在现在而且在将来都应当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任务,但把知识的学习当作教育的唯一目的,就会使课堂变成知识灌输的“生产线”。这种以知识为唯一目的的教学形成了这样一种体制,即为了培养工业社会所需要标准人才,学校教育体制仿照工业体系的理性化模式发展起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灌装”,忽视学术研究过程中学生认知、情感、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个性的发展评估。因此,看似高效的好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参考文献
[1]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S]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9]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 http://sblunwen.com/bsyjslw/ ,2009.
[ 10]「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利「M].刘健芝等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书店,1999
[11]金生缸.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2][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13]〔美]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5]德 马丁·布伯.人与人[M].张见,韦海英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 16]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一一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l7][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一一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18]「法」莫里斯·梅洛一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5-6
Abstract 6-7
引论 8-16
(一) 问题的提出 8-10
(二) 文献综述 10-14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6
一、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及其研究价值 16-22
(一) 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16-18
(二) 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点 18-20
1. 注重对学生研究方法的训练 19
2. 注重对学生研究视野的拓展 19-20
3. 注重对学生学术志趣的培养 20
(三) 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价值 20-22
二、研究生课堂教学失效状况的实际分析 22-28
..................................................................
(二) 研究生课堂教学失效的原因透视 25-28
1. 研究生的学习动机不纯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存有偏差 25
2. 研究生群体内部先有经验差异的影响 25-26
3. 传统教学观念对教师教学的制约 26
4. 教师先有的教学经验影响 26-27
5. 高校现行的师生考评制度影响 27-28
三、增强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28-42
(一) 教师要树立教学学术意识,消除教学与科研对立状态 28-33
1. 教学观念的转变 28-29
2. 教学内容应具挑战性 29-31
3. 师生关系: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 31-33
(二) 体验学习:研究生学习和发展的源泉 3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