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研究生都要面临一项重大考验,那就是毕业论文写作。要想保证写好的论文得以通过审核,就必须按要求来进行写作,格式必须规范好。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在字数上也有一定要求,学生们必须了解清楚,否则很容易出现字数过少,不达标等低级问题。而要想写好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除了要满足字数要求,各步骤的格式也要规范好,必要的写作技巧要学会灵活运用。论文写完之后,还要进行适当的修改润色才行。那么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多少字?要求3万字是什么概念?且看笔者下文详解。
学员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院校的相关要求来严格执行,切不可盲目的增加论文字数。有的学员认为,字数写的越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样通过的概率也就越大。其实并不是如此,学员一定要按照院校规定的字数来,当心画蛇添足。除字数要求外,学员在论文写作时要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安排内容的结构要合理,界面排版也要整洁明了。
学员在答辩时,一般会拥有两次机会,不必过于紧张,给考官一个自信的形象,这样印象分会大大提高。在回答问题时,要思路清晰,回答问题有理有据,让人感觉很有条理性。这样通过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在职研究生论文的答辩流程如下:
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论文答辩应有详细的记录。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如果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
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每年的答辩时间:
其实论文答辩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职硕士研究生答辩前做好充足的努力一般都可以通过。因为在职相比于全日制来说,难度已经有所下降。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答辩时间。
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每年有两次,一次是6月份,一次是12月份,所有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的学员必须在5年内完成答辩,否则就不能获得硕士文凭,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学员有一般只有20--30分钟的时间阐述自己的论文,所以要抓住重点部分,把论文主要内容讲述清楚。
要求3万字是什么概念?容易写吗?
在职研究生论文字数是有限制的。该要求是与学员们所报考的院校有关的,不同学校要求也就不一样,但是一般要求在2-3万字,也有要求达到4-5万字的。
院校规定:在职研究生论文字数一般都是根据学员们所报考的院校以及专业来规定的。而且学员们在论文创作阶段时,所报院校肯定会对毕业论文有一个文字性的说明,学员们一定要认真的阅读该文字上面的要求,严格执行。
严格按照字数规定:学员们在创作论文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院校的相关规定进行。一般院校对于学员们的论文字数要求还是非常的严格的,必须达到所规定的字数才可以,学员们在创作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有良好的论文框架,这样才能有美观程度。
不要大幅度增加:对于有的学员来说,总是以为自己写的字数越多通过的概率也就越大。其实不然,学员们写的多了,问题相对也就出来了。所以学员们不要想当然的写更多的字数,当心弄巧成拙。
对于很多在职研究生来说,论文是最为头疼的。那么,在职研究生论文好写吗?
据在职研究生招生老师介绍到,在职研究生论文还是比较容易写的,只要在职研究生具有清晰的思路,对论文结构框架了解清楚,还是很快将在职研究生论文完成的。在职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要点如下:
首先,在职研究生要学会写标题。好的标题要简明扼要,并且文章内容与标题风格一致。
其次,要有清晰论文的理论框架。论文的论点在阐述的时候一定要有清晰的理论框架,这样才能体现论文的价值。
再次,严格把握论文的结构。在职研究生往往不知道怎么把握论文的结构,可通过查看论文范文或者搜索国内外硕士研究生论文,借鉴写作方法,然后依据自己的写作思路构建自己论文的结构。
最后,要重视摘要写作。在职研究生在撰写论文的时候,有很多人员不会写论文摘要,甚至有的不重视论文摘要。摘要对于论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反映了在职研究生的学术能力。
在职研究生在撰写完自己的论文后,一定要审核一下,根据导师的建议修改后一定要再次的重新读一遍,避免出现语句不通顺或者错别字的现象。
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技巧要点
一、慎重选题
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开端。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对于整篇毕业论文写作是否顺利,关系极大。好比走路,这开始的第一步,具有决定意义。第一步迈向何方,需要慎重考虑。否则,就可能走许多弯路,费许多周折,甚至南辕北辙,难以到达目的地。选题要遵循这样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价值原则,即论文的选题要有价值。论文价值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之分,选题时,要把应用价值摆在首位。学员写的毕业论文不是毫无实际意义的“空对空”的文字游戏,而是来源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的。衡量一篇论文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之大小,应当首先看它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如何。我们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题目,写出文章来最好能指导现实,为当前的现实服务。第二条是可行原则。选题时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是写作的时间、地点、环境;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的才能、学识和所掌握的材料等。学员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必须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即要选择那些客观上需要,主观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题目。
二、搜集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写文章不能没有材料。毕业论文如果缺少翔实的材料,就会像八股文那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像个瘪三,瘦得难看”。
写作的材料从哪里来?
第一,来自生活与工作。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文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鲁迅曾对青年作家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学员多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都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要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从自己的“生活仓库”中摄取写作材料.。
第二,来自书本,包括各种文献资料、报刊杂志等。宋朝朱熹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的是读书的好处。书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写作者如能经常向书本请教,文章的材料就像“源头活水”那样源源不断。
第三,我们的授课老师和导师平时博览群书,浏览各种报刊,拥有大量的材料,也是论文写作的材料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导师的指导,更是导向成功之路的指向标。
第四,材料的收集方法。材料要靠自己去搜集。学员应先制定一个搜集材料的目录,如果是调查材料,可按时、地、对象拟定目录;如果是文献资料,可按书刊名称和发行年月安排目录。要着重搜集第一手材料,对第二手材料要查明出处、核对原著。
三、格式规范
形式为内容服务,规范的格式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混乱无序的文章使人难以从阅读中获得快感。论文的体例结构的安排,字体排列,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等都是论文形式合格与否的标志。好的论文在内容上不能说无可挑剔,但在形式上应该是完善的。如果一篇论文在内容上很好,结果由于格式不好而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岂不更为可惜。综上所述,“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在职研究生要写好毕业论文,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基础,因此,肩负学习和工作双重重任的在职研究生们面临重大挑战,好在事在人为,我们相信已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与经验的在职研究生们,能在自己的人生之书上写上精彩的又一笔!
四、认真起草
起草初稿是写文章最重要的步骤,是按照设计“蓝图”进行“施工”的阶段,是以文字形式实现作者构思的过程,也是对作者的构思进行再现的过程,它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而是必须遵循预定的规则。
五、悉心修改
修改是文章定稿前必不可少的步骤。文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客观事物是曲折、复杂的,不大可能一次就反映正确。因此,就需要不断地修正并加以完善。
第一,斟酌主题。主题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主题要正确、鲜明、深刻、集中、新颖。主题如果有问题,就非改不可。
第二,评估材料。论文的材料不可太少,也无须太多。材料翔实,论据充分,论文才有说服力。材料太少,就会使文章显得内容空洞;材料太多,淹没观点,理论性不足,也是弊病。因此,学员初稿写成后,教师要指导学员,对材料重新估价,加以必要的增删。
第三,调整结构。要检查文章结构是否合理。所谓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头绪繁多而杂乱,层次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或重点确定有误,内部次序颠倒,首尾缺乏照应,等等。要通过调整,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第四,锤炼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我们不提倡玩文字游戏文字。但是毕业论文如果文笔优美,肯定会给文章增光添彩。反之,文字粗糙,语言拉杂,句式单调无变化,空话套话一大堆,也会给别人尤其是参与论文答辩的老师留下恶劣的坏印象。因此多在文字上下工夫仍然很有必要。
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按要求进行写作,格式上,内容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加以规范好,而论文的写作字数同样也有要求,切不可掉以轻心。平时大家要注重写作锻炼,才能提高写作水平,不至于出现论文字数不够这一情况。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过程是怎样的,包含哪些步骤和技巧要点,文中都做了详解,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