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国外学者关于分析师股票评级是否具有价值尚无定论,那么在中国的股票市场情况如何呢?中国股票市场的若干特征使学术界对于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的投资价值持怀疑态度。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操纵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而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价值进行合理估值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如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同时,中国股市存在着浓厚的投机气氛,股票的价格而并非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合理估值。
尽管如此,上述理论只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师股票评级的价值,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证券分析师股票的评级的投资价值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但由于缺乏国内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数据,关于分析师股票评级价值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国股市经历了 2005 年至 2008 年一个牛熊周期之后,产生了大量的分析师股票评级数据,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利用丰富的数据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在中国 A 股市场,分析师股票评级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何种因素使市场对股票评级结果做出更大的反应?
第 2 章 中国证券分析师概况
2.1 证券分析师的定义、类型及职能
2.1.1 证券分析师的定义
证券市场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上市公司也日益增多,新的交易方式不断出现,新的交易品种不断产生,这使得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越加复杂。面对着越来愈多的上市公司和日益复杂的证券交易方式,即使投资者拥有较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投资知识,也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全面了解市场的经济形式、行业的发展状况、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更不必说在前者的基础上去分析证券交易的特征和趋势,更何况在我国绝大多数投资者依然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基于上述原因专业的分析师队伍应运而生。一般情况下,证券分析师任职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或其他投资机构,他们在对特定行业、公司、证券进行全面调查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以此为依据形成研究报告,将研究报告作为投资建议的依据。因此,从狭义上来讲证券咨询行业从业人员包括证券分析师,但并非所有证券分析员都可以称之为证券分析师。在不同的国家证券分析师有不同的称呼,并且名称也在不断的变化。证券分析师是最传统的称呼,现在美国一般称其为金融分析师,而在英国,或者受英国影响较大的国家,如爱尔兰,通常称投资分析师。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称证券分析师为投资专家,但不论称呼如何其含义基本相同的。在本篇论文中我们采用证券分析师这一称呼。在我国,外界通常称证券分析师为“证券研究员”“市场人士”、“股评家”、“股评人士”、(按使用频率从低到高排列)。因为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至今不到三十年代的时间,发展历程比较短,因此目前对证券分析师还没有严格的定义,还有待将来严格的加以界定。本篇论文中采用狭义证券分析师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证券分析师是指依法取得证券执业资格和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在证券投资领域,运用投资专业知识与分析技术方法,收集各种有价信息,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咨询和投资管理服务的从业人员。按照这一定义,本文中所称的证券分析师与我国传统所称呼的“市场人士”、“股评人士”和“股评家”、不完全等同。
2.1.2 证券分析师的类型
根据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用途,国外学者将证券分析师分为三类,分别为:独立分析师、卖方分析师和买方分析师。独立分析师,他们自称不依附于有利害关系者,与证券承销商等没有任何关系。其收入主要靠出售自己的报告和分析获得。卖方分析师(sell-side analyst),他们通常受聘于证券公司或投资咨询公司,研究报告公开发布,主要供机构投资者下载和个人投资者使用。由于证券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通过股票承销(IPO)等业务和经纪业务的佣金获得收入,其分析师往往向投资者免费提供分析报告,通过吸引投资者购买其承销的股票或通过其所属的公司进行证券交易来提高公司的收入,因此称其为“卖方”分析师。卖方分析师(sell-side analyst),他们通常受聘于证券公司或投资咨询公司,研究报告公开发布,主要供机构投资者下载和个人投资者使用。由于证券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通过股票承销(IPO)等业务和经纪业务的佣金获得收入,其分析师往往向投资者免费提供分析报告,通过吸引投资者购买其承销的股票或通过其所属的公司进行证券交易来提高公司的收入,因此称其为“卖方”分析师。买方分析师(buy-side analyst),他们主要受雇于投资理财的机构,比如共、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这些机构通过投资证券获得资金增值回报。受雇于该机构的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主要供公司内部使用,因而称其为“买方”分析师。在本文中如无特别指出,所提及的分析师皆为卖方分析师。
2.2 中国证券分析师的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证券分析师的发展与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发展息息相关,根据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行业本身的发展这个标准,大体上可以把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发阶段(1991~1998)。沪深两地的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此时也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证券分析师”。这是分析师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管理部门的真空监管阶段。在证券市场刚刚成立的时候,在证券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下,证券咨询部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早的是券商客户服务部门,准确而言就是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对股民进行“入门指导”,跟严格意义上的证券咨询还有相当的差距。证券市场是个全新的事物,投资者对投资还比较陌生,证券分析师在此时更多是对投资者起到入门指导作用。很快,市场规模和交易者参与数量都大幅增加,我国的证券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是,跳不出其他国家成立之初证券市场的怪圈,投机气氛弥漫了当时的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更多的是建立在“庄家”、“政策”、 “内幕消息”等概念上,各种“股评家”、“股评人士”、“市场人士”、“证券研究员”为迎合各类投资者的投机需要,在各券商营业部和各类新闻媒体上异常活跃。在监管缺失的市场环境中,新闻媒体也对市场的投机气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证券分析师行业则不断爆出“黑嘴”、“恶庄”等各种违规乱象。第二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1998~2005)。相继出台了各类管理法规,对分析师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引和规范作用。199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和后来的的《实施细则》,开始审查证券投资咨询的从业资格,另外,《证券法》也对证券分析师做了部分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于 2000 年 7 月 5 日成立,并发布实施《中国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2002 年 2 月 13 日,成立了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带动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管理逐渐趋于规范和正规化。但是,分析师整体素质偏低以及短期的投机炒作心态已经在长期监管的缺位下深入人心,很多证券分析师未能长期深入的研究行业,投资者对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广泛需求还远未形成。第三阶段是蓬勃发展阶段(2006 至今)。
第 2 章 中国证券分析师概况……………10
2.1 证券分析师的定义、类型及职能……………10
2.1.1 证券分析师的定义……………10
2.1.2 证券分析师的类型……………11
第 3 章 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的理论基础……………17
3.1 有效市场理论……………17
3.2 信息经济学理论……………17
第 4 章 假说发展与理论模型……………20
4.1 假说发展……………20
4.2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21
结 论
本文主要考察了市场对分析师评级做出的反应,并且检验了影响市场对分析师评级做出反应的因素,通过事件研究和回归分析,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分析师股票评级价值的证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
(1) 在中国 A 股市场,分析师评级能够对市场产生影响。
(2) 在五种评级类型中,市场对买入评级做出的反应最为强烈。
(3) 分析师做出的买入评级总能够带来超过大盘的收益。
(4) 经济商类型、上市公司规模和行业同样能够影响市场对评级做出的反应。
(5) 小经纪商发布的投资评级比大经纪商发布的投资评级更具有投资价值。
(6) 不同趋势下,市场对买入评级做出的反应程度有很大不同。
参考文献
1. 林翔. 对中国股券咨询机构预测的分析. 经济研究,2000(2):111-167.
2. 朱宝宪, 王凯怡. 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 2001(4):51-57.
3 .丁亮, 孙慧. 中国股市股票推荐效应研究. 管理世界, 2001(5):31-33.
4. 徐谡, 曾勇. 我国证券分析师选股效益的实证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12):52-63.
5 .吴东辉, 薛祖云. 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投资价值:来自深沪 A 股市场的证据.会计研究,2005(8):37-43.
6.肖峻, 王宇熹. 我国证券分析师推荐评级调整的经验研究. 统计与决策,2006(6):11-18.
7. 王征, 张争, 刘力. 分析师的建议是否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 财经问题研究,2006(7):36-44.
8 李雪. 中国证券市场分析师推荐投资价值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2007,11 期.
9.于静, 陈工孟, 孙彬. 最佳证券分析师能战胜市场吗? 财经科学, 2008(4):57-61.
10 .杨红婕 , 徐永龙 . 上海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